|
中國糧食凈出口是暫時現象(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1:45 經濟觀察報
本輪國際糧價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干旱等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糧食產量出現下降,而全球糧食需求卻穩步增長,導致供求關系趨緊,這是漲價的根本原因。海運費用增加也是推動糧價上漲的一個原因。此外,一些國家生物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消耗了大量的糧食供給,已顯著推高了糧價。美國農業部估計,2007年美國收獲的玉米中有27%被用于生產燃料乙醇,這給糧食市場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面對當前糧價的持續上漲和庫存的逐漸降低,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迪烏夫已于去年12月召開新聞發布會,呼吁世界各國立即采取措施應對糧食危機。 當然,我們也沒必要對當前的糧食形勢過于擔憂。國際方面,一些國家尚有大量土地處于休耕或待開墾狀態,當糧價達到有足夠驅動力的水平時,這些土地就會被投入耕作,因此世界糧食生產仍有較大潛力,國際糧價的上漲空間是有限的。國內方面,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保障本國的糧食生產能力,產需缺口會被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同時我國現有的糧食儲備比較充裕,大大高于國際公認的安全水平。因此,近期內中國完全有把握保障國內的糧食供求平衡。 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表明,最近中國的糧食出口已出現下降趨勢,例如去年12月的玉米出口量同比減少了91%,而2007年全年的出口量仍較上年增加58.7%,這很可能是控制糧食出口的措施已初見成效。但綜上分析,筆者認為,要在國際糧價高位下維護國內糧食市場的平衡,仍必須主要依靠國內生產,增加本國的供給能力。由于國際貿易中的“大國效應”,中國已在鐵礦石等大宗原材料的漲價中面臨“輸入型通脹”的威脅,而糧食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更不應過多地依賴國際市場。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