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康能否為茅臺解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 11:48 華夏時報
李志起(北京CBCT品牌營銷機構 董事長) 早在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便對杜康酒發出過由衷贊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如今,最想講這句話的,恐怕是茅臺集團的負責人了。 根據各種消息來看,杜康可能會成為茅臺兼并的新對象,這是茅臺屈指可數的跨省整合行動的重要一步。 茅臺為什么要開始發力沖擊? 因為茅臺集團曾經確定了一個“百億集團”的發展計劃。它的規劃是,通過7年-10年的努力,建成一個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以目前茅臺酒的市價,若2010年茅臺酒產量實現兩萬噸,可使茅臺酒銷售收入達到近70億元;此外,茅臺集團計劃2010年茅臺啤酒銷量達10萬噸,銷售收入可望達4億-5億;茅臺干紅要做到國內前三名,銷售收入完成5億-6億;茅臺習酒系列產品2010年實現產值20億元。 但是,從茅臺目前的現狀來看,盡管在今年茅臺實施了萬噸茅臺酒工程二期,在今年要新增 2000噸茅臺酒,基本可以接近70億元的銷售收入,但近兩年來頻頻斷貨的現象,仍然給茅臺帶來了不少隱患,要進一步上量是不太現實的。 而茅臺的其它品種如啤酒、紅酒等在市場上的表現仍然乏善可陳。啤酒、紅酒都不是茅臺的強項,而且強手如林,要實現這30億的銷售額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如此看來,支撐茅臺高股價的幾根柱子其實是并不穩固的。從現實出發,茅臺仍會將自己的發展目標鎖定在白酒市場上,用這個板塊的業績來證明自己物有所值。畢竟,這是它最大的根據地市場,渠道、終端、隊伍都是現成的。 那茅臺為什么又要重走兼并之路呢? 這是茅臺的品牌戰略決定的。前幾年茅臺也曾經搞過茅臺王子、茅臺迎賓等等副品牌,但銷售規模始終上不去,而且由于定價不一,還使消費者產生了對茅臺品牌的質疑。所以,經過實踐摸索,茅臺想以“茅臺”來發展副品牌、通過品牌擴張來實現規模化的想法基本被證明是不可行的。 既然品牌擴張不可行,又必須上規模、沖擊百億,那茅臺只能走資本運作之路了,兼并重新提到日程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為什么茅臺偏偏看中了“杜康”呢? 除了杜康現在深陷困境,嚴重資不抵債的客觀事實外,事實上,現在在白酒市場,我覺得那些老國酒品牌的價值一直是被低估了的。比如西鳳,比如四特,一直是活得不太好,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資金實力的限制。它們大多由于體制問題,錯失了發展良機,而淪為地方品牌、區域型企業。 但是,這些品牌的含金量其實非常之高。以杜康為例來說,如果在市場運作上得當,以它的知名度而言,以它地處中原這個地利優勢來說,其潛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歷史上真實的故事是,1972年9月訪華的日本國首相田中角榮也贊譽:“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因此,在我看來,杜康其實是有“茅臺第二”的“國酒”之相的。茅臺如果拿下它,并且將它定位在中檔酒的話,當然是相得益彰的,而且現在它的商標所有權的問題也最終解決了。 可以預料,如果茅臺整合杜康成功的話,它的眼睛一定還會盯上更多類似品牌的。 我認為,茅臺走兼并之路來完成規模擴張的道路是正確的,這不僅是對自身發展戰略的修正,能鞏固茅臺自身的品牌形象,也最終能形成規模優勢,形成相互補充的多條產品線,這才是股市上茅臺高價的最大支撐點。 華夏時報訂閱電話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局訂閱電話:11185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