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解析中國石油:有多少精彩值得期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7:35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中國石油是中國利稅總額最大的公司,是亞洲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如今,這艘游弋海外八年之久的石油航母,正在籌劃上演著國人眾心所向的“王者歸來”。投資者不禁要問:回歸母國資本市場后,中國石油能否繼續為國內投資者續寫以往的輝煌?還會有更加精彩的財富故事向我們展現、給我們驚喜嗎?

  第一部分

  中國石油的現實競爭優勢

  2006年,中國石油以高達1300多億元的凈利潤蟬聯《亞洲金融》“亞洲最盈利公司”,占A股1500多家上市公司年凈利潤總額的30%以上。

  截至2006年底,中國石油的油氣儲量為20,530百萬桶,位列全球油氣上市公司第二名。截至2007年10月16日,中國石油總市值達到4200余億美元,已超過通用電氣,位列全球上市公司第二名。預計A股上市后將為市場至少貢獻3萬億元市值,并使金融股比重下降5%以上。

  全球能源領域權威機構普氏能源公布的2006年全球能源企業250強中,中國石油名列第六位,連續五年居亞太區第一位。美國《石油情報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中國石油綜合排名第七位;2006年度《商業周刊》亞洲50強企業中,中國石油排名第一位。

  支撐這些顯耀的數字與排名背后的,顯然是中國石油長期形成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一、穩步增長的油氣資源儲備

  中國石油是中國油氣資源的主要擁有者,肩負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截至2006年底,中國石油油氣探明儲量突破205億當量桶,其中:原油探明儲量為116億桶(約16億噸),占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總儲量的71%;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5141億立方米,占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總儲量的86%。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石油是工業的糧食,正因為有了中國石油豐富的油氣資源儲備,國家才能安心搞建設,我國經濟才能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社會才能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才能不斷提高。

  中國石油在油氣勘探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果。近三年公司的平均儲量接替率高達164%,遠遠高于國際同行的83%,這還不包括最近發現的冀東南堡油田和龍崗氣田。加上其海外和海上勘探潛力,未來平均儲量接替率將遠遠高于同行。

  2006年,中國石油的原油探明儲量保持平穩,接替率達1.097,天然氣探明儲量顯著上升,2006年接替率為4.37。換言之,中國石油每開采1噸原油,就能通過勘探增加1.09噸的原油儲備;每開采1立方米天然氣,就通過勘探增加4.37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

  豐富的油氣資源,較高的油氣儲采比,牢固確立了中國石油作為我國最大油氣生產和供應商的市場地位,奠定了公司長期競爭力的基礎。

  二、高效運營的一體化油氣公司

  中國石油是一家實現了上下游一體化的油氣公司,其原油產量與其煉油能力大致相等。這種業務模式使公司可以在中國當前的成品油監管機制下獲得相對穩定的盈利,而無論原油價格是否波動。

  中國石油的經營涵蓋石油石化行業的各個關鍵環節,從上游的原油天然氣勘探生產到中下游的煉油、化工、管道輸送及銷售,形成了優化高效、一體化經營的完整業務鏈。公司注重發揮一體化的結構優勢,利用上下游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使上游的勘探與生產業務得到了穩定和可持續的市場,中下游的煉油以及化工業務也取得了穩定的原料來源,幾大業務在此消彼長中有效地抵御了原油價格波動的風險,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同時,一體化的業務鏈條實現了不同板塊間的協同效應,極大地提高了經營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強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整體抗風險能力。

  1、業績輝煌的勘探與生產業務

  由于中國石油在陸上油氣田領域占據領導地位,將成為中國勘探成功率回升的最大受益者。其持有的勘探許可所覆蓋的總面積達184.0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0%。

  從油氣產量看,2006年中國石油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為8.3億桶和449.5億立方米,油氣當量產量合計為10.6億桶,約占我國三大石油公司總產量的69%。中國石油擁有大慶油區、遼河油區、長慶油氣區等國內大型油氣區。這些油氣區的穩定高產保證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了連年油氣產量屢創新高。

  2、逐步優化的煉油與銷售業務

  1998年,國務院宣布重組我國石油工業,變分業經營為混業經營,組建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石油集團。中國石油業務重點一直在上游勘探與生產領域,隨著國內石油行業的開放、競爭加劇,中國石油開始投入巨資打造煉油與銷售業務。中國石油在原油加工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根據公開披露的資料,中國石油原油加工量的83%來自于其自身勘探與生產業務,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較小。如今中國石油的煉油能力已得到大幅提高,2006年加工了約7.9億桶原油,約占全國的37%以上。

  中國石油的煉油廠布局合理,大多靠近原油儲存設施,位于油品輸送管道沿線,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在完善以上煉油設施的同時,中國石油還加大了對獨山子、撫順等煉油基地的建設,使公司的煉油布局進一步優化,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目前,中國石油擁有若干個大型煉油廠,其中千萬噸級煉油廠3個,2006年這些煉油廠生產汽油、柴油、煤油的總量接近7000萬噸。

  在成品油銷售方面,中國石油加大了對成品油銷售網絡的建設,加油站繼續向大中城市、城市新區、高速公路和交通要道擴展。目前,覆蓋全國、布局合理的成品油批發渠道已初步形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從2004年的29%上升到2005年的31.8%,2006年這一指標又刷新為34.7%。2007年煉油與銷售業務的發展潛力已開始顯現,上半年實現經營利潤3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扭虧170多億元。一旦成品油價格放開,中國石油的煉油與銷售業務盈利必將大幅提高,整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將大大增強。

  3、持續發展的化工與銷售業務

  作為上下游一體化的綜合性石油石化公司,中國石油的化工與銷售業務處于一體化業務鏈的末端,是增加石油石化產品附加值的重要環節。公司的化工廠絕大多數為煉化一體化企業,與煉油廠處于相同地點并通過管道相連,這有利于確保原材料供應,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生產的靈活性,從而增強競爭力。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石油的化工與銷售業務發展迅猛,各類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和產量均有大幅提高。其中,公司生產的乙烯、合成樹脂等化工產品在我國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

  4、潛力巨大的天然氣與管道業務

  2006年底,中國石油擁有和運營的油氣管道總長度超過32000公里,覆蓋全國26個省、市及自治區,其長度可以繞中國邊境1圈半。作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運輸和銷售商,中國石油擁有顯著的資源優勢,在我國天然氣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天然氣骨干管網,在我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區域天然氣供應網絡。

  天然氣與管道業務已成為中國石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處于大發展的重要時期。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石油將抓住我國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機遇,規劃建設西氣東輸二線等一批重點油氣管道,使公司的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將進一步增強,發展基礎將更加牢固。天然氣與管道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初具規模的國際化布局

  2006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47%,預計一到兩年,對外依存度將超過50%。國際原油價格的正常或非正常波動將更深入地影響我國油品以及相關生產資料的價格,甚至影響國民經濟安全。

  為了從根本上尋求解決石油資源短缺的問題,早在十年前中國石油就前瞻性地邁出國際化步伐,制定了國際化戰略。2001年成立中國石油國際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海外油氣開采業務。2005年取得重大突破,通過收購中國石油集團下屬中油勘探50%的權益,中國石油藉此擁有了中油勘探分布在11個國家的多項油氣資產;2006年中油勘探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67%股權,海外油氣業務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中國石油正在實現從國家石油公司向市場化的跨國公司轉型,逐步成為石油石化行業國際化的新興力量。

  按照資源、市場、技術和資本相結合的思路,針對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階段、合作重點各有側重的合作方式,中國石油國際化戰略布局逐步展開。2006年境外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占中國石油的6%和3%。其成功關鍵的因素不僅在于其能充分借助我國政府在國際舞臺強大的影響力,處理國際市場開拓過程中的政治、經濟問題;還在于其能嚴格遵循互利雙贏的原則,從合作國獲取資源的同時,反哺東道國,給予資金、技術上的支持,從而贏得東道國政府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積極進取的海外業務,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國際化水平和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開辟了保障我國油氣資源供應的多元化渠道,提升了我國油氣資源供應的保障水平。集海外平臺、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于一身的中國石油,海外業務的發展必將大有作為。

  四、國際領先的技術研發優勢

  中國石油在油氣勘探、開發與生產方面擁有50余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擁有3家總部研究機構,47家地區研究機構,以及重點實驗室和試驗基地構成的研發組織體系。技術支撐企業發展,企業發展催生技術。科技資源整合為科技創新搭建了創新平臺。中國石油高揚自主創新旗幟,催生出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支撐起中國石油的經濟大廈。

  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科技進步史。"十五"以來,中國石油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組織完成了一批國家級重點科技項目和自主創新項目,特別是油氣田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體系和領先的技術優勢,為公司各項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勘探開發科技攻關取得重要突破,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煉油化工領域取得新進展,特色技術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工程技術與裝備研制取得突破,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技術集成配套和應用創新成效顯著,有效保障了國際業務的跨越式發展;積極參與國家科技攻關、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一大批原創性成果;實施技術創新戰略管理,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科技管理理念;整合科技資源,構建了新型的科技研發組織體系;完善科技管理,創新了科技管理運行機制。

  目前,公司已研發出一系列陸相盆地勘探開發、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在很多領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過強化精細三維地震勘探、配套應用整體連片疊前時間偏移地震及解釋技術、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鉆井技術等等先進勘探和開采技術的應用,2007年5月,勘探業務取得令人振奮的突破,在渤海灣冀東灘海發現一個整裝、優質、高效、儲量達到11.8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

  中國石油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體系一覽表

  五、科學規范的公司治理

  中國石油擁有一支執行能力卓越、經驗豐富且具有國際視野的管理團隊,管理經驗豐富,平均擁有超過25年的石油行業工作經歷,政治過硬,心系國家能源安全,情牽百姓能源供應。

  自公司成立,尤其是2000年在海外上市以來,公司穩健經營、規范運作,不折不扣地執行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據統計,境外上市以來累計分紅(含2007年中期股利)3400多億元,是公司股本融資額的4.5倍,分紅比例一直維持在45%的高水平,股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六、高度負責的企業典范

  作為國家石油公司,擔負起保障國家油氣資源供應的重大使命,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無疑是中國石油最大的社會責任。同時,踐行社會責任、爭做社會典范,也是中國石油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對國有大型企業使命清醒認識和深刻把握基礎上做出的自覺選擇。

  蔣潔敏總裁的一番話,道出了中國石油對承擔社會責任的認識:“社會各界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必須擔負起各種不同的責任,并付諸堅實的努力:持續穩定地為社會供應能源,保證生產運營過程的安全清潔,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關注民生,支持作業所在地社會經濟發展,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實踐中,中國石油具體在以下三個方面踐行其社會責任:

  一是安全清潔生產。“HSE”是記者在一線采訪時多次聽到的一個名詞。簡單來說,“HSE”就是健康、安全與環保,中國石油追求零事故、零傷害、零污染,把保障人的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自然資源,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作為應盡的社會責任,近年來用于治理安全環保隱患的資金累計達310.5億元人民幣。

  二是促進員工發展。公司始終秉承人本理念,倡導平等和非歧視的用工政策;承認和尊重員工的個人利益,珍視員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重視人才培養,努力搭建員工健康成長的職業平臺;積極建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企業,讓員工在學習培訓中終身受益;不斷將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員工,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三是支持社會公益。“十五”以來,企業累計投入公益資金25億元,進行定點扶貧、賑災救助、捐資助學及社區建設等社會公益活動。積極倡導"綠色奧運,綠色石油",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合作伙伴之一。

  第二部分

  中國石油的未來亮點

  采訪中了解到,中國石油已經確立了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全球綜合能源公司的目標,制定了明確的發展戰略,并積極有效地運籌著具有前瞻性的新的業務布局,正在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

  一、國際競爭日益加劇,海外擴張勢在必行

  如果沒有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將蒙上濃重的陰影。中國石油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敢于且善于大規模地加入對國外油氣前景非常優秀的地域的投資競爭,最大限度地分享海外資源,以購買油田股權的方式,積極參與世界各產油國及周邊國家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并利用地緣優勢共同建設周邊國家至中國的石油天然氣輸送項目。

  目前,海外業務雖說對中國石油的收入和利潤貢獻有限,但海外業務的發展潛力不可低估。對于我國石油公司而言,相比從國際市場買油,自己的海外產油地進口石油可以節省更多成本;此外,不管國際油價漲到多高水平,全球供應如何緊張,這些海外資產都能夠保證石油的長期穩定供應。

  中國石油的海外油氣業務在"十五"期間發展迅速,已實現了由單一合作開采向跨國并購、風險勘探和上下游一體化的跨越。“十五”期間,在海外累計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l4.8億噸,年均增加近3億噸,5年累計實現收人853億元,利潤總額173億元。目前,公司正在執行20多個海外石油合作開發項目,海外原油產量已突破每天37萬桶,天然氣1億立方英尺,標志著其海外油氣業務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發展前景廣闊。

  二、陸相發現貢獻巨大,海相發現前景光明

  所謂海相,就是在淺海里面、海洋環境中沉積下來的地層,海相生油是世界油氣勘探的主要趨勢。所謂陸相,就是海水從中國大陸推出去了以后,剩下河流、湖泊和沼澤。

  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世界的石油都是在海相地層里找到的。當時全球學術界都認為,只有在海相地層里才能找到油氣。但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的第一次創業是陸相生油,即在湖泊、河流和沼澤里形成的陸相地層里找到石油。1937年,石油地質學家孫健初探明并開發了玉門油礦,年產12萬噸原油。1959年中國發現了大慶油田,年產5000萬噸。1963年,發現了勝利油田,1965年找到遼河油田,產量最好時前者達到3300萬噸,后者2000萬噸。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原油的年產量達到1億噸。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原油年產量達到了1.67億噸,占世界第5位。所有這些都是在陸相地層里找到的石油,因此陸相石油理論對中國油氣有巨大的貢獻。

  中國原油產量和實際需求存在的落差很大,光靠陸相生油是遠遠不夠的,而海相勘探理論的突破可能是挖掘中國油氣資源潛力的關鍵所在。長期在中國海陸地區從事油氣地球物理研究的劉光鼎院士告訴記者:“其實,中國的石油跟天然氣的資源潛力都很大。據評估,中國石油的總資源量是940億噸,現在只發現了其中的22%;天然氣總資源量有38億萬立方米,僅探明了7%。還有大量的油氣資源有待開發,尤其海相殘留盆地,是我們亟待開拓的。中國油氣資源的二次創業,要把主戰場鎖定前新生代,即中生代、古生代甚至于元古代地層。千萬不要用陸相找油的思路去勘探海相,而應具體分析我國的地質條件”。

  前新生代海相殘留盆地地質理論的建立,為中國油氣勘探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新領域,前景十分光明。海相勘探理論是一個前景光明的新領域,可以幫助緩解中國的能源緊張局面,盡管難度很大,但依靠科學技術,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三、陸上勘探技術成熟,海上勘探異軍突起

  中國石油是在2004年7月獲得

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在中國沿海進行勘探及開采的許可證的,據悉,海上勘探是中國石油“
十一五
”規劃的重點之一。

  灘海勘探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石油以其敏銳的發展眼光,逐步加大海上勘探的投入。2007年,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開始實施海上發展戰略,加大了海上勘探技術裝備更新和改造力度。隸屬于該公司的海上勘探事業部是由原大港物探公司和原物探局海龍公司重組成立。該事業部已進行過大量淺海勘探,形成了比較成型的淺海勘探技術系列,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淺海作業的管理模式。重組后,海上勘探事業部的灘海勘探能力得到提高。該公司現有9支熟悉水域作業、作風頑強的海上勘探隊伍,有4艘氣槍船、兩艘海底電纜作業船,有國際先進的408ULS、BOX、TELSIE-STAR等儀器設備,還有氣墊船、空氣船、掛機艇等多種灘海運載裝備。圍繞海上勘探,該公司還進一步完善了海上檢波點二次定位技術,推廣應用了高分辨率勘探技術,開展了海上多波多分量勘探技術和M4C資料處理、解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已實現海上地震勘探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

  冀東南堡油田的發現就是很好的例證。2002年,冀東油田公司收回南堡灘海探礦權,大發現就出現在冀東的這片灘海。此前,公司曾與兩家外國石油公司合作勘探此區塊。但兩家國際著名石油公司最終帶著遺憾離去。事實上,冀東油田公司在灘海打的第一口探井,也就是南堡油田的發現井-老堡南井1號,就在外方勘探井的同一位置。外方擁有先進的技術與裝備,但為什么與大發現擦肩而過?因為外方的目標是深層,所以外方錯過了。2002年收回探礦權之后,2003年,公司對以前的陸地資料進行綜合研究后發現:在三百多口井中發現大批以前漏掉的油層,而這些油層都位于中淺層。簡單估算有上億噸的儲量。很快,陸地經驗被復制到海上,中淺層成為冀東海上勘探的主要目標。2004年5月23日,第一口預探井老堡南井1號開鉆。在此之后,僅用兩年半時間,一個規模儲量達10億噸的南堡油田浮出水面!

  四、傳統能源中流砥柱,新型能源未雨綢繆

  在繼續鞏固和強化石油天然氣優勢和主導地位的同時,中國石油致力于發展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綜合能源公司,已形成了到2012年累計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合成原油生產規劃,將按照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有效發展的原則,重點發展煤層氣、燃料乙醇和地熱利用,開展生物柴油生產試驗,同時進行砂礦、油頁巖的資源普查和開發試驗等,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撫今追昔,展望未來,我們情不自禁地慨嘆:中國石油回歸,有多少精彩值得期盼?!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管理利器 ·新浪郵箱暢通無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