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三公經費別人不知道罷了 財政部長竟不清楚

2015年03月06日 19:54  新京報 微博 收藏本文     

  “三公”到底多少億,讓數據擊倒“胡扯”

  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6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有人說是3000億,那是胡扯。”

  “全國三公經費3000億”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官方一直未置可否。這次財政部長一句“胡扯”,被輿論解讀為官方的正式辟謠,還被賦予強烈的感情色彩。其實這個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因為樓繼偉并不是專門回應“3000億”的說法,記者也沒有問,記者問的是“三公經費節省出的錢都去哪兒了”。

  樓繼偉回答了記者的疑問,他表示對全國的三公經費并不是很清楚,因為“中央是代編地方預算,地方自己編預算,中央來作匯總”,他拿中央來舉例,說去年比前年少的8個億收回總預算平衡,“這是一個財政上的常識。”“全國三公經費400多億”的說法,只是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附帶估算的,他還特意加了一句“我只給你估算啊,不知道全國到底是多少”。

  樓繼偉用“收回總預算平衡是財政常識”,回答了“節省出的三公經費去哪兒”這個問題。但輿論關注的焦點在“胡扯”,這并不算輿論失焦,也不能怪媒體斷章取義。因為與節省出來的三公經費相比,全國三公經費總額由于一直是個謎,顯然更值得關注。而官方的首次回應,哪怕是附帶的,自然也極有傳播力。

  “400多億”準不準?

  樓繼偉是這樣推算全國三公經費的:中央財政三公經費,去年是71億多。中央財政2萬多億支出,地方財政15萬億支出,按這個倍數來估算,全國的三公經費大概是400多億。

  400多億與流傳已久的3000億相差太大,許多人表示不相信。筆者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于是檢索了一下新聞,發現了一份“成績單”。

  這是2014年10月07日新華社的一篇報道,題為《一份實實在在的作風建設成績單》: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十月,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尾階段。反映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專項整治工作成果的材料陸續匯總到中央。“這些材料都要由省區市和部門單位的‘一把手’簽字負責,誰在成果統計上作假,誰就要受到問責。”成績單顯示:“三公”經費較活動開展前壓縮530.2億元,下降27.5%。

  壓縮530.2億元,下降27.5%,這賬很好算。簡單一除,可知壓縮之前的總額是1928億元;壓縮之后是1397.8億元。

  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這是15個月,按比例折算,一年12個月的三公經費總額至少也在1000億元以上。這與“400多億”相差甚遠。

  三公經費總數應該一查便知

  我的推算可能不靠譜。但財政部長的算法也很粗糙,只是簡單地乘除了一下。為什么沒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數字呢?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竟然財政部長都不清楚,只能現場推算。于是,“財政部長不了解三公經費有多少”就成了輿論關注的終極核心。

  近年來,隨著“反四風”等活動的開展,中央和地方的三公經費逐年都在壓縮。這顯然是可喜的現象。但突然人們發現,壓縮了幾年三公經費,竟然連總數都不知道。這就意味著,既不知道從哪里出發的,也不知道現在走到了哪兒,未免感到茫然。

  不應該再讓全國三公經費像謎一樣沉在海底。用數據擊倒“胡扯”,才是最有說服力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包括三公預算越來越公開透明,統計出一個總數在技術上應該沒有太大的難度。未來的理想狀態,應該是讓三公經費的數字人人一查便知。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新浪財經

文章關鍵詞: 樓繼偉三公經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關閉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聞中紀委:蘇榮家從老到小都有涉腐
  • 體育NBA-威少30+11+17雷霆勝猛龍 視頻
  • 娛樂央視主持人:電視節目被綁架 有人買收視
  • 財經國產智能馬桶蓋多出口日本 國人高價買回
  • 科技發燒ke|日本村田:從機器人到智能家居
  • 博客馬未都:中國文物在法國被盜是誰干的
  • 讀書優劣懸殊:抗美援朝敵我裝備差距有多大
  • 教育調查稱67%學生曾因室友間矛盾想調寢室
  • 葉檀:深港通不能再象征大于實際意義
  • 艾經緯:賣地能擊落地方債灰天鵝嗎?
  • 張明:亞投行如何拿到AAA評級
  • 劉姝威:格力與“破格”誰是贏家?
  • 易憲容:住房需求能釋放的三個前提
  • 天天:毛大慶拋棄萬科的“核心秘密”
  • 許一力:西鐵城不是中國引資的滑鐵盧
  • 毛大慶:寫在告別萬科即將創業之際
  • 余豐慧:抓住互聯網金融的大投資機會
  • 占豪:2015股市的機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