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在武漢逝世,享年98歲。
張培剛也許是老一代經濟學家中最接近世界級水準的人物。他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農業與工業化》不僅是當年度(1946-1947年度)最佳論文(獲大衛·威爾士獎),同時也被認為開啟了發展經濟學的脈絡,是一篇無法繞開的文獻,無數后進者都從中獲得滋養。這其中包括諾獎得主劉易斯、庫茨涅茨和舒爾茨。
命運弄人。張培剛1945年回國,不久西方經濟學被打入“冷宮”,張培剛相當長時間從事的是華中工學院建筑監理的角色。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是,曾有幾位研究發展經濟學的拉美經濟學家風塵仆仆趕到中國,要見自己的偶像張培剛,最終會晤的場所卻是灰塵漫天的建筑工地。
改革開放,學術春天出現,張培剛已經66歲。在隔絕30多年之后,國際經濟學發生了極為重大的變化,數理大幅度入侵經濟學,“國家起飛”理論挾持了發展經濟學的全部——強調國家要有強大的動力起飛,發展中國家需要工業大量“剝奪”農業的剩余。但是上世紀80年代,這個理論破產了。很多新興發展國家陷入困境——它們既沒有發達的工業,同時又將農業弄得凋敝不堪,證明經濟學必須回到它的主流話題:增加自由、擴大選擇、穩定產權、提高激勵。張培剛復出之后,雖有著作,卻沒有能力和機緣應和新的潮流。學問之事,實非簡單學問之事。
什么是工業化?
20世紀初去西洋留學的中國人的博土論文,多以研究中國現實的或過去的問題為主題,這是討巧的路徑。因為對西洋學界而言,這是新穎的“獵奇”,但對于本國的認識系統而言,卻少有理論上的創新和適用價值,不值得納入思想史之中。
張培剛的《農業與工業化》打破這一慣常。當時的先進國和落后國之間的劃分方式,就是“工業國和農業國”。如何讓農業國工業化?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即使到現在,經濟學者仍會對《農業與工業化》所表現出來的不凡思考感到驚異。那個時代最大的偏見是“工業是比農業高級的,農業必須要順從工業、服務工業”。張培剛的認識則更接近于雅各布斯或舒爾茨的后來觀點,“農業并不低級”,“城市創造了鄉村”,“工業創造了農業”。
雅各布斯說,過去的城市就是“集市化的存在”,農民在集市中交流種子以及耕種的方法,從而推動農業,故“沒有城市,很難有農村”。“工業創造農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張培剛寫道,只有工業才能改造農業的邊際效應快速遞減的現象。如果沒有制造農用機器的工業,則農業機械化無從發生;如果沒有現代運輸系統以及消毒冷藏方法所形成的現代倉儲設備,則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和大量的農產品輸出海外是不可能實現的。工業是服務于農業的手段,工業其實也“順從農業”。
張培剛另一個非常偉大的見解在于,他非常看重農業國工業化的過程,他采用的研究方法,更像是后來的“動態非均衡方法論”:一方面,農場或鄉村家庭,往往沒有完備的市場知識,其信息不對稱,遠遠超過于城市經濟單位。所以,農民對價格變化是遲緩的,而信息不對稱則形成了農業和工業間的博弈不均衡。
張培剛將工業化看作是“一系列重要的生產函數連續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突破性變化的過程”,突破了習慣的工業—農業二分法,也就是說,“所要實現的工業化,不但是要建設工業化的城市,而且還要建設工業化的農村。”
假設奉行張培剛的理論……
如果我們的農業和工業政策奉行張培剛的理論,那么結果會有什么不同?
首先,張培剛絕不會贊同“剪刀差”的工農政策。歷史已經證明,這一政策非常值得懷疑,如果采用張培剛提倡的“農業和工業有機聯系的方法”,也能為工業提供快速的資本動力。
工業品因為其競爭和規模效應,使得壟斷力量更早地出現。相比之下,農產品市場不能形成對應的談判能力,農民其實是廣泛的不完全競爭的受害者,工資報酬低,所以需要對農民和農村的“反向哺育”。
張培剛敏銳地察覺到,伴隨現代工廠制度、市場結構及銀行制度之興起而來的“組織”上的變化,必將對農業生產結構和組織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的確,鄉鎮企業的崛起及隨后的衰落、農村的“田底權”(所有權)和“田面權”的分離及后者的流轉、農村金融的合作化出路……張培剛認為,農業問題,根本不是一個落后的問題,而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問題。
張培剛最精彩的論斷,是關于工業化對農村勞動力的影響。工業化進展到一定階段,即形成“拉力”(工業對勞動力的吸納)和“推力”(農業對勞動力的排斥),拉力主要是由于城市的貨幣工資高于農村使然,“推力”主要是農業的機械化造成機器代替農場勞動力。按照“拉力”和“推力”觀點,用農業解決所謂農村失業問題就是錯誤的政策,不要認為有幾分田就可以讓農民有依靠,農業如果工業化,將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來“驅逐”農業人口,18億畝紅線不是“糧食或者勞動力穩定的保障”。
所以國家必須要加大對農業勞動者的培訓,否則將會出現“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很多,另一方面卻存在用工荒”的“結構性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大規模地出現了,如果我們能較早地理解張培剛的思想,這個問題就會緩解很多。
可惜斯人已逝,這種追思往往顯得徒勞。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45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