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
7月23日這個黑色星期六,“甬溫線動車追尾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瞬間震痛國人。35人遇難,192人受傷,傷亡數字讓人無比揪心。新華網一則消息稱,24日凌晨4時,溫州康寧醫院的急救室,護士從福州人趙立松的遺體上找到了7張身份證,護士說,他們一家7口都在車上。幸存者、8歲小男孩趙竹的父親不幸去世,截至記者發稿時,其母還在搶救。
在發生事故的動車里,還有些乘客,也像趙竹這般舉家享受旅行快樂的,卻沒想到遭遇如此不幸。事故發生后,有網友感慨:“以前出門總想著全家人坐在一起,現在如果全家出門乘坐的不是同一列動車同一節車廂,有時候倒是一種幸運。”“幸運”的背后其實是一種后怕,害怕出門旅行時,安全得不到起碼的保障。
“7·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是偶然事件,卻在偶然中潛伏著一定的必然。比如,有關事故原因的分析中,“雷擊”的解釋能否站得住腳,調度為何沒起到應有作用?所有這些追問,不僅僅基于此次事故的嚴重程度,更基于鐵路部門過去面對安全質疑時的自信滿滿。
2007年就有媒體問,信號是列車運行的眼睛,萬一系統出現故障怎么辦?南昌電務段工程師楊曉東說“應付雷擊有雙套設備”。京滬高鐵開通前夕,有記者采訪有關專家,問如果高速運行的列車,當前面某段鐵軌被沖毀或被破壞了,列車如何能及時獲知?高鐵網絡控制系統專家常振臣表示“高鐵可停車避讓”。中國北車集團唐車公司總工程師孫幫成也曾向媒體表示,動車高鐵“脫軌的可能幾乎不存在”。
當然,一場特大事故的發生,并不能完全否定中國動車的安全性,但當曾經的承諾在事故面前灰飛煙滅時,公眾不得不擔心,我們到底有沒有為追求速度而犧牲安全保障?動車和高鐵到底有沒有安全隱患?在追速度爭第一的路上,到底存不存在“賭”的心態?
按照“海恩法則”,每次嚴重事故背后都有著幾十起甚至上百起輕微事故或未遂事故。中國動車及高鐵開通以來,我們常常引以為豪的是它的建設速度及運行速度。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高鐵的建設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武廣線曾有一個電機的端蓋飛出來;北京到沈陽的CRH5次列車,多次因為中途故障而停車;太原到石家莊的石太線才建了兩年即出現沉降,據說線路沉降最大處達到40厘米。
高鐵發展的大方向不會因一起事故的發生而改變,但應該謹記“安全是鐵路運輸的永恒主題”。日本新干線開通44年,因列車事故死傷的乘客人數為零,所以,它被稱為全世界最安全的高速列車。在日本的鐵路安全文化中,發生事故后必須一查到底,并且相同的錯誤絕不允許犯第二次。這些經驗,確實值得我們借鑒。
保障乘客乘車安全,這安全不是“賭”來的。這次動車追尾特大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公眾對動車、高鐵的信任,當乘客需要為自己的出行安全祈禱時,再快的速度又有何意義?如何彌合公眾對高鐵、動車的信任,需要鐵道部門付出更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