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IMF總裁之位爭奪戰 > 正文
選誰當IMF總裁
IMF執行委員會應公開遴選流程,摒棄地域限制,以業績為基礎,選出正確的人來
理查德·庫珀
5月,斯特勞斯-卡恩辭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稱IMF)總裁,事發突然,令人震驚。但即使不是這樣,卡恩也很可能于夏季辭職,以參加2012年法國大選,與薩科齊競選總統。因此,無論何種情況,IMF總裁都將出現空缺。這一國際重要職位,必須尋找繼任者。
過去60多年,按慣例,IMF總裁一職由西歐人擔任,其選舉常取決于歐洲內政的錯綜變化。這種傳統乃是歷史使然。20世紀40年代后期,紐約作為惟一可發行國際債券的資本市場,世界銀行既然要在紐約籌集資金,那么行長就應由美國人擔任。歐洲各國接受了這一規則,但作為交換,就主張IMF總裁一職應由歐洲人擔任。
60多年過去了,無論這個規則在當時多么有說服力,現在也早已失效。如今,世界銀行可以在多個國家以多個幣種發行債券。并且,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合適的人選,勝任世行和IMF的這兩項頂級職位;其中,許多人曾供職于這兩大機構。
人們普遍認為,IMF下一任總裁不應是個歐洲人(也暗含不應是美國人)。這種觀點并不正確。正確的觀點是,下一任總裁不一定非得是歐洲人,且不應當由歐洲國家單獨選出人選,應得到其他國家批準。二十國集團在多倫多峰會上聲明,日后這兩大重要機構的領導人,應據其業績公開選舉產生。
就目前來看,IMF應當組建專項小組,公正評判候選人,并確定其是否有意為之服務。IMF執行委員會由24人組成,分別代表各成員國。委員們將討論潛在的候選人,可能是與之面談,然后基于候選人的學識、經驗、聲望及精力做出選擇。而候選人來自哪里,不應納入相關甄選標準。
有觀點認為,IMF80%的貸款撥給了歐洲國家,因此,由歐洲人出任下一任總裁比較合適。盡管這種說法有些道理,但并不成立。20世紀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爆發時,總裁是歐洲人。20世紀90年代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時,總裁也是歐洲人。
沒有理由認為,一個合適的非歐洲人選就無法主持對歐洲國家的援助。并且,IMF的關鍵決策由代表全體成員國的執行委員會做出,而非總裁一人決定。此外,在今后五年中,許多非歐洲國家很可能會向IMF尋求資金支持和技術性建議。
盡管2010年IMF重新分配了配額和投票權,但歐盟27個成員國所持投票權仍達32%,占總投票權的近三分之一,這依然超出其配額(美國所持投票權則略低于17%)。但是,IMF各成員國是獨立的國家,歐洲各國無需投票給同一候選人,更無論此人是否歐洲人。
誠然,歐盟成員國中,有17個國家屬于歐洲貨幣體系,擁有共同的貨幣和貨幣政策。但當其與IMF往來時也存在利益分歧。其余十個成員國擁有自己的貨幣和宏觀經濟政策,這些正是IMF的主要關切所在。因此,不管歐盟各成員國資本儲備各異,如果被迫投票選舉同一個(歐洲)候選人,無論是從歐洲各國還是從全球角度看,都是不可取的。
合適的總裁人選有很多。人們提及的有,印度的蒙特克·辛格·阿盧瓦利亞,加拿大的馬克·卡尼,墨西哥的奧古斯丁·卡斯滕斯,以色列的斯坦利·費希爾,南非的特雷弗·曼紐爾,新加坡的尚達曼,及新興的歐洲候選人,法國的克里斯汀·拉加德。
我認為,候選人名單還應加上即將卸任的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他也是法國人。盡管他已經65歲,但只要有充沛的精力,能承受長時間的工作和頻繁旅行,年齡也不應成為衡量標準。提拔代理總裁約翰·利普斯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無疑,還會有更多人加入競選。希望IMF執行委員會公開遴選流程,摒棄地域限制,以業績為基礎,選出正確的人來。
作者理查德·庫珀(Richard Cooper)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波士頓聯儲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