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09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評選 > 正文
中國驕傲——2009年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20強
從中海油到中鋁、從李東生到柳傳志、從非洲到澳大利亞……
希望和絕望交織的這5年,已不可逆轉地改變了中國商業國際化的風貌和心態。
現在,誰是經濟不景氣下的全球化贏家?
文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 《環球企業家》專題研究部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是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一個側面,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經濟以驕人的速度實現著快速的增長,中國企業在面臨國際化競爭的同時也必須迎接走出去的挑戰。從我國經濟對外投資的增長來看,我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在過去五年中呈現出高速的發展,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以上。我國企業的并購規模在過去五年中快速上升,尤其在過去三年間都保持了年均復合增長率100%以上的增長。在總體并購中,海外并購的規模增長尤為迅速,2008年海外并購在規模上首次超過了中國本土的并購。
而且,從并購的金額來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規模在全球跨國并購中的比例大幅上升,由2000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8年的8%以上,中國企業的聲音在全球市場越來越響亮。
但是,與發達國家的數據相比,我國對外投資占全部GDP的比重仍然相對較低,僅為3%左右,這表明中國企業仍然非常依賴國內的市場和資源。
并購重點行業剖析
從行業來看,中國企業在過去10多年間的并購尤以三大類行業最受關注:資源類(包括鋼鐵、采礦和油氣)、金融類和高科技類。
資源類: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對大量上游原材料的需求擴張,以銅為例,我國的銅資源消費量占全球的30%,且預計2020年將超過40%,但是我國的銅礦產量僅占全球的5%不到,導致我國銅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持續快速上升。而且,由于中國經濟未來仍將保持快速發展,因此重要資源類產品的價格在一定時期內仍然處于上行的大周期內,未來的供求關系不平衡必然會為中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海外資源的獲取和擴張將成為必然的選擇。
金融類:金融企業的國際間并購從來都是重要的主題,但是我國金融企業的海外并購才剛剛開始。借助外資金融機構的網絡、產品和經驗從而為國內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重要的動因之一。以商業銀行為例,“二八原則”是絕大多數商業銀行的普遍現象,因此強化對高端客戶的服務和爭奪已經成為國內零售銀行市場的重要態勢,這也可以從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在過去短短幾年中的蓬勃發展得以體現。高端客戶本身的金融需求更為復雜,并要求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國內的金融機構在這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因此通過海外并購實現海外布局成為重要的解決途徑。
此外,近年來各類金融機構都致力于發展成為金融控股集團,通過海外并購進入更多元化業務領域、獲得更多的金融牌照也是重要的考慮之一。當然,通過國際并購可以實現金融機構的規模增長并進入國際市場,但是我們認為中國市場自身仍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中,以單純的規模擴張為目標的海外并購短期內無法成為金融機構海外并購的重要驅動力量。
高科技類:在所涉及的行業中,高科技行業所受的地域局限最小,即使在特定區域市場內,任何企業都要面臨來自國際競爭對手的壓力。在高科技行業中,中國企業的技術優勢并不明顯。因此在此類并購中,獲取技術和品牌的領先優勢成為中國并購企業的重要考慮。
并購成功要素解讀
走出去需要勇氣和決心,但是更需要實力和智慧。國際化的道路布滿荊棘,即使對于歐美成熟經濟中的成熟企業,國際化也同樣充滿挑戰。對于中國企業則更是如此。對比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我們研究認為要想取得國際化的成功,中國企業還必須在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關注:
A。制定明確的國際化戰略
缺乏清晰的戰略定義必然會導致國際化過程中的方向迷失,在戰術的決策點中難以形成準確的判斷。以五礦集團為例,在國際化拓展前,公司制定了清晰的戰略方向:要改變純粹的交易商角色,而成為覆蓋整個產業價值鏈的綜合化金融集團。在此戰略指引下,五礦在國際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國際投資以獲得上游的礦石資源和下游的分銷渠道,從而為實現全產業價值鏈的覆蓋奠定了基礎。目前,五礦已經在五大洲擁有了20多家分公司。
再以海爾為例,海爾始終致力于成為國際化的品牌,在區域拓展中以銷售收入為重要考慮維度,按照區域市場的重要性程度進行先后的投資安排,而且在區域市場中以擴大銷售為前提實現投資建廠。同時,為了支撐“國際化品牌”的樹立,海爾在全球建立研發中心,以更好地對不同的區域市場做出快速的反應,并設計出符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從而實現品牌形象的提升。這是與眾多中國企業所截然不同的道路選擇,但符合公司打造真正國際化品牌的戰略目標。
B。做好國際化的實施準備,尤其是組織和人員
在清晰的戰略下,能否在企業內部建立實施國際化的實施基礎則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缺乏充分的能力和組織準備。這包括四個步驟:
・明確分析國際化對內部資源的要求(組織、人員和資金等);
・建立專門的組織和團隊負責國際化的拓展,并定義清晰的職責;
・進行關鍵人員的招聘和培訓(本地化人才的拓展);
・定義清晰的組織機制(包括業績評估的標準、決策匯報的機制等):我們發現很多中國企業對于國際化往往有過高的預期,而且通常會較為短視的、以利潤為核心的預期目標要求,但真正實施后又會出現嚴重的預期不符。因此,建議企業必須清晰定義自身對未來業績評估的要求,而且能夠兼顧到短期和中長期的戰略要求。
華為是中國企業國際化中成功的代表,而華為的成功國際化不僅得益于清晰的戰略——以新興市場為主要切入點,先易后難,更依賴于其成功的組織保障和實施準備。在人才方面,華為充分吸納優秀的人才并給予優厚的工資待遇以保證較高的吸引力,同時自從2000年開始在銷售團隊中部署核心的人才以支撐國際市場的開拓。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銷售團隊不僅有能力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贏得業績,同時對公司的文化也恪守承諾。
C。建立對國際市場的深刻理解
由于文化、理念和市場環境的不同,中國企業在海外拓展中經常會出現無所適從的情況。因此,建立對當地市場的深刻理解至關重要。而且,必須強調的是,對當地市場的理解不僅包括對客戶需求的理解,還包括對市場環境和當地企業的運作機制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對考慮國際并購的中國企業更為如此。
D。制定有效的并購后整合策略
如前所述,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飛速發展,并購已經成為重要的實現國際拓展的手段。但正如多數分析所提到,從全球來看并購本身的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如何管理并購,尤其是并購后整合才顯得尤為重要。聯想并購IBM PC業務之所以取得了較好的協同效應,可以說與并購后整合的巨大努力息息相關,對于缺乏海外經驗的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這是個不可逾越的難題。
根據羅蘭·貝格在全球的研究,我們認為成功的并購后整合需要遵循以下八大原則:
・清晰的并購整合戰略和目標:
整合戰略和目標不僅要回答為什么并購,更要回答,通過并購整合,期望達到何種業績目標和協同效應(如成本的降低、銷售業績的提升等),而且必須包括定量化成果和定性化的成果。同時還必須制定清晰的實施這些目標的時間表要求。
・來自高層團隊的承諾:
并購后整合是一項最高管理層的議題,需要最高管理層的深度參與,以提供明確的指引并在短時間內做出迅速的決策。在并購整合中,很有可能短時間內需要制定成千上萬的決策,它們中的每一條可能在常規時期都需要花幾星期的時間分析和討論;而只有最高管理層才能對流程進行溝通和監控,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在問題或沖突可能發生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揮作用;同時在動蕩環境中,人們可能失去他們通常工作的參考標準并要求最高層清晰明確的指引。
・建立過渡型的組織:
這對于重建中高層管理者的信心和推動決策流程都至關重要。通常在并購中直接轉變為未來組織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有過渡組織協助完成在并購整合中的諸多協調工作,并逐步建立新的共同的規則。
・把握并購前100天的寶貴時間:
在并購整合過程中的前100天對于價值的創造具有重大影響,需要在短期內明確關鍵行動。包括: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任命新的管理團隊并為管理團隊定義清晰的愿景和目標;建立客戶和關鍵利益相關方的信息,建立專門的并購整合團隊并開始切實的行動。同時,還需要建立速贏方案并推進實施。
・積極的變革管理和文化溝通:
在整合過程中,要積極管理員工和經理們的“情緒曲線”,以保持雙方員工積極的工作狀態。并購整合的過程本身也是變革管理的過程,對建立員工對未來企業和組織的信任至關重要。在整個過程中,項目團隊必須清晰定義重點的溝通時點和策略,通過及時的信息釋放和溝通使人們從獲得信息到理解并購、到確信并購的目標、到最終積極的參與。
・良好的項目管理和過程控制:
為保證并購整合過程的順利進行,必須成立項目辦公室,以負責制定明確的目標并監控成果的實現。
・速度!速度!速度!:
兵貴神速,對于成功的并購整合,協同效應必須在短期內達到;等待長期的效果必然會損失價值創造。因此,并購企業必須在清晰的方向指引下,以高層的積極承諾和深度參與,并通過合理的項目管理來實現快速的并購后整合。
天道酬勤,企業的長久成功必然來自企業長期不懈的努力和耕耘。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道路還很長,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挑戰,但是如果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和方向,有充分的組織和實施保障,有對國際化市場的充分理解和準備,有成功的管理策略,我們相信至少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成功機會會大大提升。
11邁瑞醫療
武常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
學院副院長)
國際領先技術和中國市場的有效結合。
佩德羅・雷諾(Pedro Nueno,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執行院長)
增長,國際化,透明(紐約上市),企業家精神,創新。
10振華重工
陳彤(新浪網總編輯)
全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制造廠,以2008年岸橋產品訂單額計算,在國際市場約占78%的份額,遠遠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創新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
9無錫尚德太陽能
項兵(長江商學院院長)
無錫尚德目前的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其采取的全球資源整合策略值得關注,這是未來全球化競爭的主流戰法。
17招商銀行
高群耀(新聞集團全球副總裁)
招商銀行給人一個簡明但卻醒目的競爭力特色,是其客戶體驗價值模式具有超群的創新速度和其本地化落實效率。這是一個“異類”后來者在巨子林立的金融服務業中得以脫穎而出的重要法寶。
1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項兵(長江商學院院長)
能夠在主流市場和主流行業中與跨國公司展開正面競爭的中國公司為數不多,華為在這些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
Klaus Spremann(圣加侖大學教授、瑞士銀行金融協會會長)
華為正處在逐步擴張、提高其海外網絡和收入的道路上,在突出技術重要性的同時保持了收益率。
Michel Bon(法國電信前CEO)
可能在一個高度競爭的高科技領域成為世界第一。
Joerg Wuttke(中國歐盟商會主席)
技術強,服務好,專注客戶需求,好的決策流程。
武常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國際競爭力具體體現在,在國際通信設備市場占有率高。
張文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華為技術公司的產業報國理念,華為技術公司以專注和執著著稱的基本法,以及其永不放棄的狼性文化,都足以令國際上任何一個跨國公司生畏。
高群耀(新聞集團全球副總裁)
中國出海企業的國際化競爭力晉升標志已從財力和物力等要素層面深入到“以人為本”的核心級別,華為貴在“超越民族情緒和母國情緒”的用才待賢之道,證明華為已真正觸及并握有國際化競爭力可持續增長的一大密碼。
沈顥(21世紀報系發行人)
在三大維度和八大標準上的整體表現較好。其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與解決方案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得到了國際一流運營商的認可。它在持續競爭能力、海外拓展表現及創新研發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引人注目。
王煒(鳳凰新媒體副總裁)
3G時代的來臨給在各個制式上全面開花的華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全球銷售額的迅速擴張讓世界通訊巨頭們意識到,中國的高技術產業并非只有單純的價格優勢。
楊福(《環球企業家》執行主編)
靠對技術的不懈投入,強大的危機文化自律,對內生性增長的篤信,華為在海外市場積極進取,在與世界級企業同臺競技的過程中,不但贏得了同業的尊敬,更樹立了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并不僅僅建立在低成本之上的全新形象。
3海爾
Joerg Wuttke(中國歐盟商會主席)
向創新開放,品牌發展強勁,市場定位準確,聚焦而不過度分散。
沈顥(21世紀報系發行人)
海爾是比較典型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公司的代表,尤其在海外拓展表現和品牌塑造能力等方面表現不俗。
12中遠集團
李佳怡
(寶潔大中華區總裁)
我很早就知道“COSCO”——中遠集團,這是因為他們的貨輪在我到過的世界上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令人印象深刻。中遠集團有許多卓越之處,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其在業務整合方面的遠見,產品范圍覆蓋了整條物流價值鏈,這不僅讓其規模效益最大化,也讓它的核心競爭力和資源優勢得到最大發揮。它打動我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家企業始終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節能、環保、勞工保護和社會事業等方面的杰出貢獻。
Joerg Wuttke(中國歐盟商會主席)
在港口上投資激進,風險管理極佳,對市場發展理解深刻,關注企業社會責任。
20上汽
楊福(《環球企業家》執行主編)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權力轉移,中國正在加速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在這一過程中,與國內眾多本土汽車廠商相比,上汽已積累了充分的市場運作、規模制造和技術開發經驗,其自主品牌戰略也初見成效。
14中國石化
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兼CEO)
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經銷商,在中國的油氣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司業務覆蓋石油和石化產業所有關鍵領域,在國際化戰略上積極進取。
Michel Bon(法國電信前CEO)
具有全球擴張的宏大戰略。。
[入圍獎]
中信
Michel Bon(法國電信前CEO)
一個中國還只是低調玩家的產業內最主要的進取者。
[入圍獎]
中國移動
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兼CEO)
最大的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最大的亞洲電信運營商,在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依靠優秀表現和極大的發展潛力成功從國際資本市場吸引投資。
李佳怡(寶潔大中華區總裁)
我首推中國移動作為最具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公司,該公司基于全球最大的用戶注冊量而創建了最先進的創新服務體系。在寶潔公司,我們的理想就是親近生活,美化生活。因此,我對于中國移動親近、改善中國人生活,溝通八方、四海一家的美好愿景感同身受。在我生活過的國家中,中國的手機信號覆蓋范圍、通訊質量非常好,這無疑為中國在知識經濟時代取得發展提供了基礎驅動力。中國移動的理想與實踐對那些志在親近、改善百姓生活的企業來說都會是一個鼓舞。
中國移動還擁有非常優秀的客戶服務系統,通過多元化的產品、服務和價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憑借優異的業績表現在行業內拔得頭籌。中國移動正以泰然之勢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的領軍人物。
[入圍獎]
神華集團
陳彤(新浪網總編輯)
世界領先的以煤炭為基礎的一體化能源公司,具有世界領先的煤炭采洗系統,也是國內唯一擁有礦山、鐵路、港口全產業鏈的極具競爭力的公司。
[入圍獎]
三一集團
李稻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具有清晰的國際化戰略,并在穩健地執行。
中國公司全球競爭力指數
在金融海嘯帶來的全球經濟下滑中,中國企業自然無法獨善其身,不過,中國企業的全球擴張步伐卻表現強勁。羅蘭·貝格與《環球企業家》雜志今年第二次編制和推出“中國公司全球競爭力指數”,經嚴格計算,獲得的綜合指數為140,去年為110。
編制方法為:以“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入圍50強為指標企業,以年度企業總銷售收入、最近4年企業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年度企業海外銷售收入、最近4年企業海外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和年度企業海外銷售收入與總收入之比組成五大指標;同時,我們將2007年的指數基準定為100,從而編制出今年的中國公司全球競爭力總指數。這一指數將從整體上反映和跟蹤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表現及進步。
從今年的中國公司全球競爭力指數來看,企業年銷售收入和海外銷售收入的復合增長率均出現小幅下降,但令人欣慰的是,本年度的50強企業在整體銷售規模和海外銷售規模上都勝于去年。毫無疑問,中國經濟長期以來所依賴的外貿拉動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即使全球經濟逐漸回暖,但中國經濟單純依靠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實現增長的發展模式在未來將受到限制,如何實現競爭模式的升級從而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占據有利位勢,已成為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子榜
“海外之星”——2009中國企業最佳海外子公司
歐洲之星
新興市場之星
北美之星
中國化工集團之安迪蘇集團
格力電器(巴西)有限公司
(空缺)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
三一集團
美的集團
格蘭仕集團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公司
中國中信集團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中化集團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
山西焦煤集團
中煤能源集團
江西銅業集團
中鋼集團
江蘇沙鋼集團
武漢鋼鐵集團
新希望集團
比亞迪股份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山東玲瓏橡膠公司
三角集團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公司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
“最具全球競爭力中國公司”評選高級評委會名單
學者專家群:
項兵 長江商學院院長
張文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李稻葵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
武常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跨國公司群:
張亞勤 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總裁
李佳怡 寶潔大中華區總裁
范安德(winfried Vahland)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
高群耀 新聞集團全球副總裁、星空傳媒中國區CEO
伍德克(Joerg Wuttke)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
蔡洪平 瑞銀投資銀行部亞太區主席
沈南鵬 紅杉資本中國創始合伙人
唐銳濤(Tom Doctoroff) 智威湯遜東北亞區總裁
常博逸(Bouee, Charles-Edouard)羅蘭·貝格大中國區總裁/執行合伙人
海外評委群:
Bernard Ramanantsoa 法國高等商學院院長
Klaus Spremann 圣加侖大學教授、瑞士銀行金融協會會長
佩德羅•雷諾(Nueno, Pedro)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執行院長
Felix Oberholzer-Gee 哈佛商學院教授
Michel Bon 法國電信前CEO
文森特•梅歇(Vincent Mercier) 羅蘭•貝格全球執委會成員、法國與比利時公司總裁
Arno Balzer 德國《經理人》雜志首席主編
傳媒界評委群:
沈顥 21世紀報系發行人
陳彤 新浪網總編輯
王煒 鳳凰新媒體副總裁
楊福 《環球企業家》雜志執行主編
(排名不分先后)
聯合主辦機構
《環球企業家》雜志社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