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達到鐵礦石進口全國一個價,筆者認為,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工夫:一是要增加與礦業巨頭的談判力量,掌握需求方強大的主導權;二是要對中鋼協進行改革,將其改造成為獨立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商業協會;三是改革目前的進口代理制度,成立一個獨立的進口組織,統一國際采購,然后公平地向國內所有企業拍賣或者協議銷售
“應當確定,中國2009年的進口鐵礦石價格即為全國統一價格。”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日前召開的中鋼協三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上表示,所有中國鋼鐵企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全都實行一個價格,以逐步結束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混亂局面,形成中國進口鐵礦石新模式。
看到中鋼協“進口全國一個價”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振奮,而是無奈。事實上,幾年來類似的口號已是老生常談,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今年中方與礦業巨頭的鐵礦石談判團隊“一把手”,由寶鋼首次轉變為中鋼協。中鋼協接手后就試圖力挽狂瀾,一是不認同日韓與力拓達成鐵礦石價格下調33%的談判結果,中鋼協要求礦業巨頭價格下調40%;二是提出鐵礦石進口全國一個價格,扭轉過去進口價格混亂的局面。
眾所周知,我國鐵礦石進口價格混亂問題由來已久。長期以來,鐵礦石進口長協礦價格一直低于現貨礦價格,其間存有巨大套利空間。一些具有進口資質的大型鋼企和貿易商在進口了便宜的長協礦以后,在現貨市場轉手倒賣給不具進口資質的中小鋼企,牟取巨額利差。一些大型鋼企的利潤甚至主要源于倒賣長協礦。那些具備進口資質的大型鋼企,自然希望將長協礦量最大化。
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落千丈,國內許多大型鋼企和貿易商趁機囤積居奇,于是鐵礦石現貨礦大行其道,進口鐵礦石量月月創下新高,種種動機造成了我國鐵礦石需求強勁、長盛不衰的景象。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現貨礦價格低于長協礦價格,飽受大型企業倒賣長協礦之苦的中小鋼企私下大量進口鐵礦石。盡管中鋼協屢屢公開譴責,并于今年2月推出《鋼鐵行業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自律公約》,但收效甚微。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與日本、韓國等國家不同,長協礦與現貨礦并存是我國鐵礦石市場的一個獨有現象,長期以來誕生的大型鋼企和貿易商成為鐵礦石“倒爺”,正是他們一直推動著現貨礦價格高于長協礦價。事實上,我國具有計劃經濟色彩的鐵礦石進口代理制以及衍生出的價格雙軌制,是這些問題的源頭。
近幾年來,為了淘汰能耗高的中小型鋼企,我國采取了礦石進口資質的限制政策,通過整合,我國現存有112家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的企業,而這些企業主要是大型鋼企和貿易商。目前,我國有1200家鋼鐵企業,大量中小型鋼企只能從這些具有資質的大型鋼企購買鐵礦石,這實際上鼓勵了大型鋼廠增加長協礦進口量倒賣礦石,從中獲取暴利。
這種具有尋租特權的制度造成了一個嚴重后果:無法獲得長協礦的中小鋼企往往私下與大型鋼企或貿易商簽訂供貨協議。即使大型鋼企不會高價轉賣長協礦,所有進口鐵礦石都集中在少數擁有長協資質的大型鋼企手中,他們很可能將指標分給代理商去做,鐵礦石倒手程序越多,被層層加價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到達使用者手中時,可能又成了天價礦。
在當前形勢下,中鋼協要取消鐵礦石現貨貿易,鐵礦石進口全國只有一個價格,其主觀愿望是好的,但是否行得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卻是另外一回事。設想一下,如果現在中鋼協一道命令下發,要求進口全國一個價,實際上就停止了鐵礦石現貨貿易,進口只剩下長協礦,那么最容易從中受益的是誰?無疑是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的那些大型鋼企或貿易商,中小鋼企仍只能從他們手中購買鐵礦石。
實際上,不管是削減擁有進口資質企業的數量也好,還是取消鐵礦石現貨市場也好,并不能解決價格混亂的問題。只要存在多渠道進口鐵礦石,大型鋼企與中小鋼企也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進口全國一個價就很難得到實現。而一味要求進口一個價而沒有足夠的監管,甚至可能因為進口權的集中造成更大的權力尋租和炒作倒賣的空間。
如何達到鐵礦石進口全國一個價,筆者認為,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工夫:一是要增加與礦業巨頭的談判力量,掌握需求方強大的主導權;二是要對中鋼協進行改革,將其改造成為獨立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商業協會;三是改革目前的進口代理制度,成立一個獨立的進口組織,統一國際采購,然后公平地向國內所有企業拍賣或者協議銷售。(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