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抑制部分行業復蘇,中國亟須更大話語權
40美元、50美元、60美元、70美元……2009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在企穩的道路上步履蹣跚,作為經濟“血液”的國際原油價格卻一路上行。
而就在2009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國家發改委將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每噸分別上調600元。這已是上半年第三次上調成品油價。國內油價上調之頻、幅度之大,成為人們關注和爭議的焦點。
經濟整體低迷,而油價一路走高,背后有何原因?對正在企穩回升的中國經濟造成哪些沖擊?應對的出路又在哪里?
玄 機 背離經濟基本面和正常供需
從經濟學原理上說,決定價格漲跌的因素是供需關系,但國際油價的走勢從來都沒這么簡單。
2008年,國際油價經歷了“過山車”式行情,上半年漲至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高點,下半年又跌至每桶30多美元。
今年初,國際油價從又迎來一波震蕩攀升的行情:從40美元到70美元,一個個關口不斷被突破。
“去年上半年國際油價瘋狂上漲,投機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而這一輪油價漲幅這么大,其核心可以用一個詞來代表,那就是‘預期’。”長期關注國際油價走勢的社科院亞太所所長李向陽說。
去年底以來,為了挽救處于低谷中的經濟,世界各國相繼推出前所未有的刺激計劃,特別是采取了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
“經過一番努力,世界經濟自由落體式的下滑基本結束,一些國家出現了好的苗頭。雖然需求并沒有恢復,但市場向好的預期,推動油價開始反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
除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看好的預期外,市場上充裕的資金加劇了投資者對未來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的預期,為了規避風險將資金大量投入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市場。而歐佩克有關減產的表態和行動,也給需求者一個市場供應可能減少的預期。
從整體上看,世界經濟繼續下滑、更加惡化的趨勢似乎止住了。“但世界經濟復蘇將較為緩慢且易于反復,原油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經濟基本面基礎。”人民銀行原駐紐約投資戰略師彭俊明博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石油需求的增加是季節性因素大于基本面因素。
沖 擊 部分紡織企業被迫停購石化產品
實施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后,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波動,越來越牽動著我國經濟的神經。
經濟中的微觀個體和相關行業,對油價的波動十分敏感。
于近日投產的中海油惠州煉油項目,是中海油獨資興建的第一個大型石化下游項目。工程建設項目組副總經理趙巖告訴新華社記者,中海油惠州煉油剛一上馬,就面臨煉油利潤能否保證以及下游市場需求萎縮兩大難題。
6月30日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煉油企業的經營壓力。但圍繞著整個石化產業鏈條,生產經營困難的情況在包括化工、輕工、紡織等在內的下游行業普遍出現。
珠海新際玩具有限公司是跨國企業麥當勞的供貨商。公司經理潘先生告訴記者,生產塑料玩具的主要原材料塑膠價格近期比年初上漲了20%至40%,而提供給客戶的產品價格并沒有提高,公司的利潤大幅縮減。此外,由于企業主要面向出口,今年以來油價幾次調整后,運費成本也比年初增加了20%左右。
再看紡織行業,其30%以上的增長靠出口拉動,行業利潤率微薄,僅有2%至5%,企業自身消化原料價格上漲的能力較弱。今年4月份,石化產品價格上漲一度使得一些紡織企業被迫停止購買。
與2008年油價上漲主要帶來成本壓力不同的是,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更大壓力是全球經濟下滑以及總需求萎縮。
“當前市場的信心仍非常脆弱,如果油價繼續攀升的話,剛顯現復蘇苗頭的一些行業將受到更多沖擊,對經濟整體走向復蘇有著較大的不利影響。”李向陽說。
應對
我國在油氣領域頻現“大手筆”
“國際油價劇變和高位運行的時代,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成為我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周大地說。
6月24日,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總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達成協議,擬現金收購該公司全部股份。此前幾天,中國石油子公司完成了對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的收購。
除海外并購外,我國今年在油氣資源領域的國際合作也頻現“大手筆”:與俄羅斯、巴西、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國簽署了一系列“貸款換石油”協議;在中俄貸款換石油協議的基礎上,談判十余年的中俄原油管道也“修成正果”;中緬原油管道項目亦于近日簽署諒解備忘錄。
“構建石油來源的多元化,是增強我國石油供應的安全性,增強在國際石油市場的話語權的重大嘗試。”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表示。
爭取更多的話語權,除了從提高石油供應方面去努力,更要在生產、銷售、運輸、冶煉、儲存、儲備等各環節提高戰略應對能力。
2008年底,我國規劃的首批四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庫容達2680萬立方米的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工程規劃也已經出爐,今年將陸續開工建設。
“加速發展石油儲備,能夠緩沖國際油價的異常波動。除了強化政府儲備,也應考慮如何利用好商業儲備。”李向陽建議。
祝昉認為,我國可以考慮在國內建立自己的期貨市場,這對提高我國石油話語權有很大意義。
“推進新能源技術研發,發展綠色產業和低碳經濟,是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最應該抓住的機遇,也是應對能源‘瓶頸’的根本之策。”彭俊明說。
(新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