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盤者中航信
我們看到,在推動新的機票銷售模式的過程中,中航信一直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設計推出新的運價體系的是它,發文通知各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商的也是它。這家企業究竟在國內機票銷售市場中居于什么位置?
根據香港聯交所文件顯示,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旗下的大型國有科技企業,是中國航空旅游業信息科技解決方案的主導供應商,中航信于2001年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696。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多家國內航企共同持有中航信65%的股份。據了解,該公司最重要的一項業務是向航空公司、機場及旅行社提供訂票系統及客票掃描系統,目前在國內擁有超過6500家的旅行社及58000多臺客票銷售終端。數據顯示,2007該公司中國電子旅游分銷系統處理航班訂座量突破2億大關,而國家民航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各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為38758.6 萬人次,由此可見,當前國內航線訂票和離港系統絕大部分由中航信控制,只有春秋航空等極少數航空公司不使用中航信系統。而且,如果機票代理商要獲得營業資格,必須使用中航信系統。
很多航空公司把新的運價系統稱為“銷售新模式”,并且認為,新方法與國際接軌,提高了折扣的精確度,但外界卻對此作出了不同的解讀,認為是變相漲價。那么,作為事件的始作俑者,中航信又是如何理解這個新運價系統的作用呢?我們記者也聯系了中航信。
在中航信的官方網站,按照上面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撥打了電話,結果卻是無效號碼。
“您撥的號碼是空號。”
網站上公布的傳真號碼同樣無效。
“您撥的號碼是空號。”
于是記者輾轉找到了中航信的總部聯系采訪。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有限公司:“你們應該采訪航空公司。”
記者:“我們現在想了解一下這里網絡公司與漲價有沒有關系。”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有限公司:“我們這一塊沒有關系。”
記者:“這次機票漲價,和占據市場絕對壟斷地位的中航信公司究竟有沒有關系?如果有,有多大的關系?是什么原因推動了這次價格上漲?誰是倡導者?誰是推動者?而誰又是獲益者?有關部門對這次漲價是怎樣進行審批的?但這些疑問,我們目前都沒有答案。在這些疑問背后,我們更關心的話題是:一項涉及眾多人切身利益的價格變動,變動的原因及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消費者毫不知情,而且至始至終被蒙在鼓里。先是有傳言機票將于4月20日漲價,隨后民航管理局在3月20日否認這一傳言,但這個傳言最終竟然成真,從傳言到否認再到今天的漲價,這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公眾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誤導?誰應該為此承擔責任?我們期待著真相能盡快水落石出。”
漲價影響更多地是針對個體消費者
三四月一向是民航業的淡季,也是低折扣機票比較多的時候,中航信新運價體系實行后,今后不但按新的方法計算折扣,而且機票銷售的電腦系統里也不再顯示幾折,只顯示機票價格,這種種變化,會對坐飛機出行的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在藝龍旅行網,機票業務部高級總監薛蔚告訴記者,從3月20號,他們已經連續收到了多家航空公司調整折扣率的消息。
那么新的折扣率對普通消費者出行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據了解,目前國內航線的票價由基準價和上浮票價組成,基準價每人每公里平均收費0.75元,上浮價不得超過基準價的25%。以前的機票定價規則是:賣打折票是以經濟艙全價(基準價+上浮價)為基礎,再乘以相應折扣。而新票價系統運行后,賣打折票僅僅在基準價上打折,上浮價不再打折。正是按照新的折扣率計算,國內航線機票折扣率浮動基準,已經悄然由原來的0.5調整為了0.4。
藝龍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機票業務部高級總監薛蔚:“它實際上這個調價是往上調了,而沒有往下調。”
薛蔚也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上海至北京經濟艙票價為例:基準價904元,上浮價為226元,全價票為1130元。以旅客購買此航線經濟艙9折票為例:按以前的算法,9折票價=(904+226)×0.9=1017元。而新的運價系統運行后,算法變為:904元×0.9+226元=1039.6元,比原先上漲了22.6元。我們對上海飛北京的一折票做了測算,卻得出了這樣的結果:原先的1折票為113元,新的1折為316.4元,上漲了203.4元,而原先上海飛北京的三折票價為339元,和按新計算方法得出的1折票價格幾乎持平。
薛蔚:“從定價上來看,所有的價格都在往上走,你看9折提升率是0.2,85折0.3,8折0.4,75折0.5,7折0.6,65折0.7。”
薛蔚告訴記者,藝龍網的網上訂票業務覆蓋全國400多個主要城市,而眼下正是旅游黃金期,這次的折扣率的調整讓他感到了一些擔憂。
薛蔚:“給消費者一個感覺確實是提價了,這種感覺可能會影響他的購買情緒,這種情緒會變成一個消極的,可能說,我可走不走的,我就不走了,對行業來說,至少我感覺不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要素,可能會產生某種不好的影響。”
和個人消費者相比,對機票價格最敏感的,要數旅行社。機票對它們來說,是一筆重要的成本。新的運價系統會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一旦機票價格普漲,對于在金融危機之下,刺激旅游市場消費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我們今天也采訪了旅游企業。
在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盡管國內機票要執行新的計算方法,但是他們的旅游業務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內公司執行總經理田玲:“從目前來說的話影響不是很大,因為就是目前航空公司的調整主要是針對散客市場的,那么對于我們旅行社,團隊價格到目前為止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如果是旅行社去航空公司預訂10人以上的團隊機票,它的計算方式是不變的。”
田玲告訴記者,對于團體出游的機票價格,航空公司有一個專門的優惠政策,只要旅行社單次訂票人數超過十人,就可以沿用以前的方法確定機票價格,所以團體游機票價格并沒有太大變化,游客即使改簽也不會受影響。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由行部執行總監張紅:“這個價格是可以去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之間是可以去再議的,去商定的,通過雙方的那種溝通商議確定一個價格,這個價格的話是不受這種表面價格浮動的調整的。”
記者得知,除了團體游,自由行的業務在中青旅也占了20%的比重,按照與航空公司的協議,這部分散客出行的機票,要執行新的計算方法,價格會比之前提高一到兩成,不過旅行社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對公司的成本并不構成壓力和影響。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內公司執行總經理田玲:“那么即使說就只是收到了10人以下的散客的話,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與其它的合作伙伴共同的拼票,這樣的話也能夠享受10人以上的政策。”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中青旅各旅行線路的總體價格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部分線路甚至比去年同期要低。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由行部包卿:“我們的訴求還是保持著維持不變的,如果能夠有更好的一個,就是比較好的一個價格的話,我們是先要能夠采購價的話,我們希望能夠讓這個價格降得更低一點,然后以滿足更多的客人的旅游需求。”
記者:“有上漲的可能性嗎?”
包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
專家認為,變相漲價與《反壟斷法》精神相抵觸,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對新的運價體系所帶來的漲價效應,受影響更多地還是個人消費者,而旅行社并沒有受到新折扣辦法的影響。這次調整以國際接軌的名義,而記者了解到,這種接軌只是在售票終端顯示方式的接軌,在定價機制方面并不是如此。那么,這次運價體系的改變背后,是否存在價格同盟的嫌疑?我們也采訪了相關的法律專家。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今天開始運行的這種新的民航運價體系呢?”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經濟法室主任王曉曄:“我認為,首先它肯定與《反壟斷法》的精神是相抵觸的,因為《反壟斷法》它的目的,它的第一條明確的規定,就是為了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反對壟斷,保護市場競爭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我們才需要反壟斷,而現在就是說這樣,政府統一抬高產品的價格,它首先,我覺得是損害了市場競爭,第二,它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當然它也損害了企業的定價自主權,也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我認為這個和我們《反壟斷法》的精神,明顯的是相違背的。”
記者:“我們也了解到,對于這次調整運價體系、改變機票打折的規定,民航局、航空公司,表示說是為了跟國際接軌,您認為呢?”
王曉曄:“我認為我們中國的航空,就是民航的飛機票,我覺得是不便宜,我剛才跟您說了,我說我從不萊梅,從德國的不萊梅,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我買了10個歐元的飛機票,在歐洲飛機票打折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就是因為存在著普遍,老百姓可以買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機票,我認為這樣的打折對老百姓是非常有好處的,所以我想說,沒有任何人去反對飛機票去打折的這種現象,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競爭,因為我們既然是搞市場經濟,為什么不允許企業搞市場競爭?不允許他們搞價格競爭?”
記者:“我們在旅行社采訪的記者,還了解一個情況,就是這回機票折扣政策的變化,只是針對于普通的消費者,像旅行社的話,他們跟航空公司簽了協議,打折的方式是不變的,你怎么看待這個情況?”
王曉曄:“我覺得,就是說這樣的話,它就是比方說,它這個優惠是五花八門,特別復雜,那么對于普通的,它的透明度就比較差,那么對于老百姓真正,你就不知道票價應該是多少錢,那么我想這個它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半小時觀察:價格同盟是飲鴆止渴
從城市水電費、到郵政資費、到景區門票、再到只漲不跌的成品油價,借與國際接軌之名,行漲價之實,這些年博弈的結果,已經讓消費者對這樣的舉動不再感到一絲驚詫,現在機票價格也搭上了“接軌”這趟車,走上了漲價路。
揭開了接軌這張皮,我們再來看看,到底是誰在幕后推動了這個所謂“全新銷售模式”的誕生?表面上看,中航信只是一家信息公司、上市企業。但相關部門規定,航空客貨運輸價格必須通過中航信的信息系統公布。而查查它的大股東名單就明白了,國內所有大航空公司都赫然在目。中航信站在了漲價的前臺,它背后實際上是幾大航空巨頭的身影。如果說,中航信的身份讓它難脫利益聯盟的嫌疑,它這個全新銷售模式的設計更是讓人懷疑它真實的動機。
就在新運價體系緊鑼密鼓走向前臺的時候,我們還注意到一條關于民航業的重要消息,去年國內三大航空公司業集體虧損近280億元,創下歷史記錄,從數額上說,幾乎占全球民航業虧損額的一半。雖然,我們無法斷定,三大航巨虧與這次變相漲價有直接關系。但我們難免會追問,為什么機票定價著急與國際接軌的同時,航空公司的業績卻不能與國際接軌?
我們注意到,有網友分析說,這次變相漲價是三大航空公司希望能夠以此彌補虧損,其實每個人都很清楚,在一個競爭的市場中,任何一個行業的虧損都不可能靠一廂情愿的漲價來彌補。想要改變航空業虧損的局面,只能靠改革民航體制、提高管理水平,不管以前的惡性競爭還是現在的價格同盟都是飲鴆止渴。(文章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