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邢佰英
國資委日前宣布大唐集團公司主營業務進行調整。調整后,大唐集團主業除電力生產、熱力生產和供應及相關專業技術服務外,增加了與電力相關的煤炭資源開發生產。此舉意味著國資委試圖以推進電力央企煤電一體化的方式來緩解當下膠著的煤電矛盾。
然而,如果試圖通過鼓勵電力央企開采煤礦來解決煤電矛盾,進而間接擴大政府對煤炭資源的控制力的話,良好的初衷或難以立竿見影地兌現。
國務院國資委一權威人士認為,煤電矛盾難以調和,很大的原因是國資委對兩大行業央企的控制力有所不同,國資委有關部門也曾考慮過讓煤炭行業的央企帶頭聯合降煤價,但由于國資委對煤炭行業的控制力總體較小,話語權不夠大,手中的煤炭央企資源不足以在整個行業中形成決定性影響。
這一觀點也得了到行業人士的普遍認同。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由于煤炭資源出現供應緊張,企業煤電聯營被廣泛鼓勵,后來煤炭產能大幅擴張導致煤炭價格暴跌,大量煤炭央企因此被下放到地方,導致了如今所說的“政府對煤炭資源控制力偏低”的局面。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局長王曉齊介紹,由于去年的行業性虧損,五大發電集團的負債率水平進一步上升,平均達到84%,集團的財務費用上升很快,對企業效益產生重大影響。如果電企能把煤炭供應的30%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不容易受到煤價波動的影響。在目前的煤炭、電力兩大行業利潤分化嚴重的情況下,電力企業增加煤炭主營范圍無疑能夠穩定煤炭價格,也能保障部分煤炭供應。
大唐集團有關人士表示,事實上公司早就從事煤炭業務了,此次主業調整短期對公司沒有什么實質影響,只是開采煤礦變得“名正言順”了。
在去年煤炭資源緊張、煤價受制于人的背景下,包括五大發電集團在內的眾多電企都在加快煤炭業務的開展力度,煤電聯營并不是新鮮的事情。然而,鼓勵煤電聯營能否迅速收到實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原因是,短時間內打造類似神化集團的煤電運一體化綜合企業并不容易。
一方面,目前優質煤炭資源基本已經被瓜分完畢,電力企業需要去發掘煤炭資源,還要沖破技術、經驗等方面的難題,而且必須承擔煤礦開采投資周期長的風險,短期來講,主業調整的政策對緩解煤電矛盾難有實質進展。另一方面,煤炭企業的日子好過,誰都不愿意“下嫁”,如果電力企業選擇直接收購中小煤炭企業,成本也依舊居高不下。因此,國資委的此次主業調整有望在長期平衡煤電利益、促進綜合性企業的誕生,但短期難以對該政策在緩解煤電矛盾上給予太高期望。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