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光明乳業股份公司總裁 郭本恒
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國乳制品行業最黑暗、最恥辱的事件,但這絕非偶然。
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中國乳業已矛盾重重,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中國很多乳業公司管理與設備都還停留在全球的三線水平,但在銷售收入上已經急于比拼全球老大。是雷早晚都要炸的,但沒想到會炸死炸傷我們那么多祖國的花朵,至今讓人痛心疾首。
中國乳業是集體犯下新原罪的行業,理應受到市場的嚴懲,但向過去懺悔的同時,我們也要更好地規劃未來。
其實無論是平和的方式,還是激烈的方式,中國乳業肯定都要經歷一個調整期。這樣的調整以前就有,以后可能也不會停止,回想一下近十年來前3名排序的大起大落,這一點就不言自明。
但與以前不同的是,以后的調整將主要限于二線隊伍的晉級與淘汰,一線品牌,尤其是前三甲此次穩定之后,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目前許多二線、三線的乳業企業,在央視和地方媒體加大投入,希望利用這次調整與洗牌的機會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我個人認為,二三線的乳業企業要成長為一線企業可能性不大。因為目前的二三線乳業企業的市場規模多在10億元左右,而一線企業都已接近百億元,要跨過這個門檻很難。
中國乳制品行業通過兩年調整就可以恢復到事件發生前的水平。目前的市場狀況證明了我的觀點。
在未來的10-20年時間里,中國乳品的市場規模完全可能從現在的3000多萬噸增長到7000-8000萬噸。在規模繼續保持增長的同時,品牌集中度也會進一步提高。
此文刊于三聯《競爭力》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