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商務部以“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為由,正式否決了可口可樂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的申請。這是反壟斷法自去年8月1日實施以來首個未獲通過的案例。(3月19日《新京報》)
并購失敗誰來幫助匯源發展
不管如何,匯源并購案已經落下大幕,因此,更為重要的是,透過這起爭議激烈的并購案,不妨認真地思考一下,匯源作為一個公認的民族品牌,在并購失敗之后,如何才能在國內市場上繼續發揚光大,使它活得比現在更好?
但是,正是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匯源的繼續發展不能讓我們足夠放心。匯源在去年為什么動了把企業賣給可口可樂的念頭?一個直接原因是可口可樂愿意向匯源支付24億美元的高價,匯源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于,匯源可能出現了某種發展的障礙,導致掌門人朱新禮希望通過此次并購得到可觀的現金收入,而且有報道稱,朱新禮期望在并購完成后實現事業的轉型。
但并購案被否決后,匯源的企業發展戰略也面臨新的考驗,如果朱新禮的轉型計劃是真實的,那么現在由于缺少資金支持,這個計劃顯然已無法實施。擺在匯源面前的現實困難是,它首先要面對股票市場上越來越大的拋售壓力,這將使它很難再現并購事件發生前的市場競爭力。這對它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因此,“保護民族品牌”,不能僅僅是一個口號,更重要的是建立起適合民族品牌發育發展、做大做強的環境。匯源之所以能夠從一個普通的民營企業發展成一個知名品牌,企業家的努力、勤勉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改革開放以來日益寬松的政策環境,特別是市場經濟體系的確立,也給它開拓了廣闊的發展舞臺。但是,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當它們睜開眼來面對國際市場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惑,這已經影響到了它們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在保護、扶持民族品牌方面,政府要做的工作,遠遠比阻擋國際資本并購重要、艱巨。
誰來幫助匯源進一步發展?誰來幫助匯源克服并購流產帶來的危機?這不僅是匯源需要的答案,也是所有在此次匯源并購案大聲疾呼保護民族品牌的人們需要的答案。
□周俊生(上海 編輯)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