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評論 > 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 正文
作者:方翔 選稿:包晶晶
中國商務部18日正式宣布,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未獲通過。商務部經過審查認定,該項收購將對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競爭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是自2008年8月1日中國實施反壟斷法以來,首個遭到禁止的案例。
如果在十年以前,世界飲料巨頭能夠看上匯源這樣一個企業,絕對可以被認為是外資大鱷“看得起”中國企業,但是今天的情況已經不同了,隨著反壟斷法的實施,我們對于收購將看的更多。正如此次商業部依法禁止收購所闡述的原因,可口可樂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軟飲料市場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綁銷售果汁飲料,或設定其他排他性交易條件,集中限制果汁飲料市場競爭,導致消費者被迫接受更高價格、更少種類的產品;同時,因既有品牌對市場進入的限制作用,潛在競爭難以消除該項收購帶來的限制競爭效果;此外,收購還擠壓了中國國內中小型果汁企業的生存空間,給中國市場競爭格局造成不良影響。
近年來,外資對于中國民族品牌“蠢蠢欲動”:2006年,高盛以10億人民幣購得漯河市國資委所持雙匯集團所有流通股份,入主雙匯集團。這一收購為雙匯引入了國際化管理經驗和雄厚的資本支持,理清了產權體系,打通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通道;2007年,股權投資巨頭凱雷與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品牌——徐工集團草簽協議,以18.01億人民幣收購徐工機械45%的股權。雖然在2008年7月,這一協議由于未獲監管部門批準而自動失效,但這一跨國收購受到廣泛關注,引發了諸多爭議、質疑與批判,堪稱外資并購中的風云事件。至于歐萊雅整合小護士和羽西、SEB入主蘇泊爾、TESCO購下樂購,以至當年莊臣“斬首”美加凈,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當年,在高盛、鼎暉聯合發起的“雙匯并購案”中,有人就聲言,肉制品行業并購與經濟安全關系不大,商務部很快就會批準高盛并購雙匯集團。但現在看來,肉制品行業與經濟安全關系甚大,因為這是中國民眾生活富裕后必然要大量消費,且帶有一定剛性需求的領域,也是能創造大量國民財富,并對民眾福利提高有助推力的領域。
外資垂涎三尺的巨大消費市場,我國理應扶持一些本土大型骨干和龍頭企業,以便通過他們的整合來提高產業集中度,進而提升整個產業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和影響力。如果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被外資完全占據,如果這些行業中的中國龍頭企業都被外資說收購,很難想象最終的結果會怎么樣?成功的價值型收購有助于被收購的民族品牌的價值提升,而“斬首型”收購則是對行業價值的損害。作為收購對象,我們的民族企業無法左右外資收購者的行為模式。因此只有靠有關部門依法進行判斷。此次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并不意味著中國在外商投資領域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相反,這證明了中國正在走出外商“超國民待遇”的誤區,力求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