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志強:華遠集團總裁
十年一個輪回,2008年的房地產業,跌入1998年以來的最低谷。但憑借2007年的大豐收,不少房地產企業能熬過2008年,2009年能不能挺過去,就很不好說了。
2007年的供給增長,讓2008年的房地產開復工總量暴增,但實際的施工量卻是下降,這表是大量的工程并未按正常的施工進度建設,或停頓,或延后。
另一組數據是,2007年全年銷售商品房7.7億多平方米,而2008年估計不超過6億平方米,相差約20%,這中間必然出現大量空置。
供需失衡,資金緊張只是出現房地產爛尾潮的前提,但并不是必然現象,真正能夠增加必然性的是房地產的特殊性。對于傳統行業來說,如服裝、食品,現金流緊張時,企業可以降價促銷,消費者會非常買賬,但房地產不同,它不僅是大宗消費者,還兼具投資功能,你越降,消費者反而越不買,因為他還會期待你再降,而你真再降時,很可能出現樓價暴跌,就像2007年的美國房地產,最終不僅房地產企業倒閉,連銀行都被拖進去。
當年海南與北海的爛尾造成了近千億元的銀行壞賬,要警惕這一幕在今年重演。
1993年6月23日的調控,讓大批企業在釜底抽薪的政策之下橫尸遍野。不僅在海南、北海兩個重點地區出現大批的爛尾樓和爛尾地,在其它城市中也產生了大量的爛尾、糾紛與死亡。
眼下,相關部門已經想辦法讓房地產市場回暖,但即使房地產銷售高漲達到了2007年的水平,大約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消化存量并平衡供求關系,如果再無新政房地產商翻身的好日子就會更長。
決定未來房產質量的是開發商,但決定開發商命運的,卻是政府的新政,以及消費者是否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