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魁興
在國際油價繼續保持低位時,從上周開始,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下轄59個加油站的93號汽油零售價竟從每升4.66元調高到每升4.95元。由于當前成品油零售市場整體疲軟,這一舉措在業內看來頗不尋常。東方油氣網首席經濟學家鐘健指出,這次中石化上海公司不惜付出可能縮小自身市場占有率的代價,“反季節”率先調高價格,目的就是為消弭價格戰向中石油拋出一顆和解的“探路石”,以觀察中石油反應(2月8日《上海證券報》)。
如果真像石油專家分析的那樣,逆勢提價是為消弭價格戰向中石油示好,那么中石化逆勢提價透出的信號可夠“危險”的。目前在我國成品油市場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市場份額最大,一旦二者形成價格聯盟,對消費者是極為不利的。特別是在國際油價繼續保持低位時,中石化向高油價的中石油示好,分明是在以壟斷地位侵害消費者的利益。在刺激消費保增長的今天,中石化不惜以自身市場占有率縮小為代價向中石油靠攏,實在不能算是和諧的信號。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且是一個石油輸入國,低油價有利于中國的經濟發展。作為國家的供油企業,在國際油價高時馬上要與國際接軌,油價下降時,又以種種理由延緩降價,實在是有違國企應有的社會責任。
只是壟斷國企的美夢難圓,因為低油價還沒有看到抬頭的曙光。一是全球金融海嘯的發生,導致各國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國際社會需要低油價保持下去,以支持經濟發展。二是美國奧巴馬主政后重組全球分工的核心不再是石油霸權,以美國內需為核心的能源產業革命將以可再生能源等逐步替代進口石油的總體需求。這個戰略轉型不再支持高油價。可以推測,在一段時期內低油價不會走高。也就是說,油企想將價格推高的主觀愿望注定是無法轉變成現實的。所以,油企還是識時務的好,不要做無望的抗爭,徒讓消費者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