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曉華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是早晚的事。”回顧三鹿奶粉事件,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痛心疾首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在他眼中,監管體系漏洞、標準滯后、多頭管理弊病和奶源布局不合理等種種問題早已存在。它們的綜合作用令本應生效的食品安全鏈條各個環節逐一脫落,最終釀成大禍。
如今,三聚氰胺事件已成過去,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的探索卻依然在繼續之中。
偶發中的必然
2008年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此前突擊檢驗的結果,并公布了22家乳業的產品中含有不等量的三聚氰胺,真相由此大白于天下。
“高難度的操作規則、低水平的實際操作、很復雜的機構設立、極簡單的鴕鳥監管,監管和執法部門缺乏協調,甚至老死不相往來。”一位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如是描述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執法分成若干段,基本農畜禽產品原材料歸農業部,進口的檢驗歸質檢總局,生產段歸質檢總局,但只管到廠門里;消費歸工商;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衛生部出面協調;日常協調又歸食品安全協調辦公室。
此外,基層監管人員奇缺亦是突出問題。一基層質檢人員表示,在縣級執法機構,去掉領導及其他機構人員后真正的質量安全監管人員也就十數人。以某小城為例,3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監管人員只有寥寥12人,且有3名還是臨時借調人員。
“2人一組平均要監管上千家各類企業,即使24小時不休息也無法巡查完,這樣的查處數字可信度是多少?”他反問記者。
而且在免檢的招牌下,很多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更減少了送檢的力度,成為了游離于質量監管體系之外的“自由人”。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后,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從2008年9月18日起,停止所有食品類生產企業獲得的國家免檢產品資格,實施了8年之久的《產品免于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被廢止。
探尋長效機制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后,國務院對三鹿牌嬰幼兒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立即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響應機制,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并對乳品企業派駐駐廠監督員,同時對乳品批批檢查,以此保證乳品的安全性。
“這個只能說是應急措施。”王丁棉對記者表示,“原本質檢體系的人員就不多,監管的種類范圍又大,工作量很大,再抽出去駐廠,這是不現實的事情,另外,目前要求乳品批批檢查,這更不現實,我們做不到批批檢查,國家要求從檢查這個層面做到安全,是耗費人力、物力,應該去建設一個長效機制才是最可行的。”
事實上在此之前,相關部門就已對食品安全監管作出諸多努力。2004年國務院曾出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衛生部門制定了《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規范食物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置,各省市政府也制定了《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將食物中毒作為其中一項。
2008年12月29日,衛生部聯合農業部、國家標準委等有關部門在京召開乳品質量安全標準工作第一次協調小組會議。會議宣布乳品質量安全標準工作協調小組成立,審議協調小組工作職責和《完善乳品質量安全標準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完善乳品質量安全標準相關工作。
協調小組副組長、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表示,應針對乳品監管體系薄弱環節,在科學借鑒國際標準基礎上充分考慮我國產業發展現狀,盡快完善乳品質量安全標準。
“單純靠政府的力量無法做到的事,應該讓市場去做。例如一旦抽檢出不合格的產品立即公布,讓消費者去選擇,讓市場來決定。這就給企業生存的壓力。”王丁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