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手記:
民族品牌換民族了
朱總別忘給個解釋
匯源賣給了可口可樂,乍聞之下,匪夷所思。記得年初采訪匯源創始人和董事長朱新禮時,他神采飛揚地說了不少,時時注意彰顯自己的“民族精神”。“要做民族品牌、做百年老店”,朱新禮的話擲地有聲,可惜九個月還沒過,“民族品牌”就改姓美利堅了。
民族品牌又少了一個,這對一直鼓吹“民族概念”的商界精英們無疑是個打擊。不過,更受打擊的,是一貫響應號召、支持民族品牌的消費者們,這個群體也許沒想象中大,但在匯源此前多年的愛國攻勢下,還是增長了不少。
長期以來,“國貨”時時被企業家拿出來說事兒,說來說去,擠走了不少外資企業和外資品牌,也成就了不少今日的民族企業和民族企業家,匯源和朱新禮就是其中之一。匯源這一賣,朱新禮輕松了,甩手就賺74億港元,大可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可口可樂是家值得尊敬的大公司,匯源賣了個好價錢,朱新禮實現了個人價值,挺好的一筆買賣。唯一需要反思的,是那些動輒就會對“民族品牌”、“民族企業家”肅然起敬的消費者與媒體。
除了這個,還有一個令人關心的問題,匯源品牌會不會隕落?對此,一向關注外資并購的專家李肅表示,可口可樂根本沒有必要買一個中國品牌來做,比起經營匯源這個品牌,不如說可口可樂在購買渠道和市場,“一旦在國內果汁行業站穩腳跟,品牌被丟棄的可能性很大。”目前,部分人士還在期待“反壟斷審查”,不過,李肅表示,審查很難改變結果,匯源是朱新禮一手創辦的,“如果他自己鐵了心要賣,國內企業也沒誰開價要買的話,肯定就成了。”
記得去年春節,匯源果汁發布了一個新廣告,廣告詞這樣寫道:“有匯源才叫過年呢!”今年匯源改過圣誕節了,別忘了修改一下廣告詞。
晨報記者 周治宏
小調查 |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