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冰洋下的石油之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9:40 解放日報
近年,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帶來的冰川消融,使得去北極尋找石油的夢想變得慢慢靠近。如今,各大國間已經打響北極能源爭奪戰,這對中國來講也意味著機會。 日前,在2007上海海洋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指出:俄羅斯科考隊下潛到北冰洋北極點下4261米的深度,在海床底部插上了一面一米高的特制俄羅斯國旗。這一“插旗”舉動,立即引起加拿大、美國、北歐各國的強烈反應。因為這不僅顯示了俄羅斯海洋科技的實力,更是對北冰洋下資源所有權的一種宣告。沉寂多年的北極資源爭奪戰再次風生水起。 踏冰尋油 汪品先指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于1994年生效以來,約占全球海洋面積30%的1.09億平方公里的近海,被沿海國以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形式劃為有管轄權的海域,該國對此區域范圍內的資源享有勘探、開發權。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世界大洋競爭的第一焦點是能源。 一直以來,地質學家都認為北冰洋下面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2004年8月,歐洲聯盟3艘破冰船在北極進行大洋鉆探。它們在北緯88度,水深1200米處鉆探發現,5000萬年前,北冰洋曾是個淡水湖。在大約長達80萬年的期間,水面大量生長蕨類植物滿江紅,沉積物中有機碳高達5%。雄辯的事實再次證明:北冰洋具有生油潛力。據估計,北冰洋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范圍內,蘊藏著大于90億噸的油氣,大約占世界未開發油氣儲量的25%。 據估計,在假定勘探開發和運輸都不成問題的情況下,開采北極原油的成本在30美元/桶左右。如果北冰洋原油儲量大,產量高,噸油成本還會下降。在目前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開發北極油氣更是誘惑無限。近年來日益加劇的溫室效應,使人們“北極找油”的夢想更快地靠近了現實。據統計,北極冰蓋在過去20年間減少了20%,一些凍土地帶已經在開始解凍。從現在起的25年到30年內,北冰洋的海冰將有可能在夏天消失。 屆時,油氣開發、運輸都將是不成問題的問題。隨著低溫鉆井技術的發展,開發極地地區油氣資源在技術上已不成問題。 這些訊息,讓那些對北冰洋油氣垂涎三尺的國家更加按捺不住。俄羅斯聲稱,北冰洋底部綿延近2000公里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是俄北部地區大陸的自然延伸,并由此要求享有該區域的主權權益。這顯然不會被同樣認為擁有北極權益的國家認可。加拿大已在北極圈內舉行一個多兵種的聯合軍演,以此來顯示捍衛北極權益的決心。而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希利”號重型破冰船已經從西雅圖港悄然起錨,開赴北冰洋進行“科考”。北極周邊國家,如挪威、芬蘭、冰島等,也已紛紛行動,參與到這場“踏冰尋油”的爭奪戰中。 分羹北極 當這些國家都在為霸占北極油氣資源摩拳擦掌的時候,他們或許忘了,北極地區并不是專屬某一個國家的“后院”。 國家海洋局專家認為,北冰洋是沿海國管轄海域之外的海洋,是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海。公海的海底為 “國際海底區域”,即《公約》中所說的“區域”。依照規定,“區域”及其資源屬于“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不論是沿海國還是內陸國,都享有對“區域”及資源的權利。 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中國有權分享“區域”及其資源的權利,有權進入北極公海地區行使包括海洋科學研究在內的公海自由。 然而,專家并不特別看好中國“分羹北極”的機會。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盧長利認為,海洋經濟競爭的實質,是海洋科技的競爭。不具備一定的海洋科技實力、先進的海洋裝備產業,參與海洋經濟競爭的我們,就是聾子或瘸子。美國視海洋為“地球上最后的開辟疆域”,聲稱未來50年開發重心要從外層空間轉向海洋;加拿大把發展海洋產業作為擴大就業、占領國際市場的砝碼;日本借助科技優勢加速海洋開發,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國際間的海洋科技競爭已然白熱化。 新世紀的海洋開發大量依靠高科技的投入,尤其要求發展海底觀測系統。汪品先認為,自從有了從高原到海邊的氣象站進行實時觀測,人類對大氣圈才能深入了解,實現科學預報。同樣,只有對海洋進行長期、實時的現場觀測,人類才能真正了解海洋,才能有效地開發海洋資源。美國提出發展海洋科技舉措:從2007年起,用6年時間、耗資3.3億美元,建設海底觀測系統,這就是有名的“海王星計劃”。歐洲各國也紛紛提出“把‘顯微鏡’放到海里去”、“海眼”等計劃。與各國探尋海底“黑暗世界”方興未艾相比,我國在海底觀測系統建設方面尚屬空白。可喜的是,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獲悉,近期“數字海洋”示范區項目獲得國家海洋局批準,上海將率先建設一套海洋立體觀測系統,這意味著我國的海洋觀測將向前邁出一大步。 中國機會 儲油豐富,這只是藍色海洋豐富資源的“冰山一角”。 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表總面積71%的海洋,看似空曠,實則孕育了富饒的藍色寶藏。全球海洋僅天然氣儲備就達140萬億立方米,而海水溫差能、鹽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盡的綠色能量。就連咸澀的海水淡化后,也是人類飲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解決了1/5的人口供水問題,而且這個巨大的市場還以每年10%的速度膨脹。海洋生物繁多,地球上80%的物種在海洋,90%的動物蛋白質在海洋。 “藍色經濟”已顯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專家溫泉介紹,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海洋經濟總值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長,2000年總值已達到10000億美元,占世界GDP總值的4%左右。據預測,到2010年世界海洋經濟總值將達20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30000億至35000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值的10%。 與世界主要海洋國家相比,我國海洋經濟絕對總量達到世界海洋國家中上水平。據國家海洋局數據,2006年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已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13.97%。2007年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為1.134萬億元,同比增長13.5%。根據《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我國海洋產業增加值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以上,逐步使海洋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但我國還不是一個海洋強國。我國“藍色經濟”起步晚,整體投入少,技術含量低,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例如,海洋石油產量僅為近岸經濟資源量的0.2%,海港港址資源利用量不到10%,淺海養殖面積只占淺海資源面積的0.5%。海洋經濟總產值中,大部分是科技含量相對較低的傳統產業,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很少。專家指出,上海擁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的自然條件、技術條件及人才優勢。在中國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框架下,上海有能力也有責任走在前面,主動承載國家戰略。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