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與環保:雙重擠壓下的日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9:24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張帆 山西定襄,閻錫山的故鄉,有著中國鍛造之鄉的美譽。但如今,那些從清代乾隆時期就開始打鐵,進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法蘭制造和出口基地的企業們日子卻越來越不好過。 在他們的成本單上,從2005年2月開始,原材料就不斷上漲,像2006年,鋼材就比上年上漲24%,這種升勢今年還在持續。煤、電、油的價格同樣在上漲,出口退稅額卻由原先的21%降至目前的5%。而法蘭價格卻難以水漲船高,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者正后來居上。像印度的法蘭產業就以其人力資源豐富、加工原料充足、價格較低的優勢發展迅猛。加之人民幣匯率的上揚,法蘭盤出口量大為減少。 在這里,一場大洗牌正在進行,小的死掉,大的忙著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降低成本。一位企業家說,這是市場的倒逼機制在起作用。而這一切皆是因為資源。盡管資源短缺的警示已有多年,但在這里,沒有切膚之痛,那些只是說教。 定襄正在發生的一切,可以放之整個中國。資源,正在變成真切的壓力。承受者不僅是企業,所有人都在為之付出更多的成本。與資源緊密相關的,還有環境。如果說,資源漲價目前已經成為顯性因素,那么環保就是下一個企業、國人要為之付出最多代價的因素。無論是主動應對,還是被動承受,現實已然。而且毫無疑問,這樣兩個因素也將程度較深地影響到中國經濟、社會的未來走向。 然而,這個現狀,在CPI指數連創新高的當下,確實讓人為難。資源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方向已經確定,但實施卻困難重重。在目前的體制下,市場化很容易就變成漲價的代名詞。環保情況也是一樣,多年累積的問題處于集中暴發時期,人類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 2008年態勢將會怎樣?民眾的普遍預期已經形成,能源價格將會繼續上漲,在企業看來,環保的壓力勢必也是越來越重。這是大勢所趨,而其間政府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 資源方面,從體制上說,不能因為市場取向就聽任價格上漲,要分清哪些漲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最好是能讓民眾加入到價格制定的過程中來,弄清真實成本,這樣也會讓民眾對漲價心服口服。在此基礎上,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讓他們不致因為煤價上漲而取不起暖,不致因為油價上漲而付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而在環保問題上,對國際中國應該承擔起一個大國的責任,對內則同樣要以民為本,讓民眾參與到環保的決策制定與實施過程中,畢竟是涉及到百姓生存的大事,還是讓民眾參與更有效。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