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0億美元競購力拓只是一種新聞炒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12:56 新浪財經
邱 林 面對試圖通過收購力拓,加強對鐵礦石市場壟斷的必和必拓,中國決定不再沉默。消息人士透露,剛剛組建的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將與中國鋼鐵企業一起,加入競購力拓的隊列。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原先財政部計劃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幫助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購買約2000億美元的外匯,作為組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目前到位的資金還沒有那么多,所以中國大鋼廠必須要參與到競購中來。”(11月26日《中國經營報》) 近幾天來,國內相關媒體對我國鋼鐵企業可能出資2000億美元,參與競購國際礦業第三大巨頭——力拓公司一事炒得很火。這件事的關連新聞是,國際最大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公司日前提出,愿出價1430億美元收購力拓公司。如果交易得以完成,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占據全球鐵礦石市場近38%的份額。因此,一些專家認為,為了避免必和必拓收購力拓成為事實,我國鋼鐵企業應出資2000億美元參與力拓的競購交易。 的確,必和必拓和力拓兩大礦業巨頭如果實現并購、重組,對于我國鋼鐵業來說,將形成巨大壓力,特別是在今后的鐵礦石談判中處于更加困難的境地。因此,部分專家強烈呼吁,我國鋼鐵企業必須有所行動,而參與競購似乎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前,力拓已經拒絕了必和必拓最初提出的1430億美元報價。那么我國出多少錢合適?有關專家給出的答案是至少2000億美元。這一數字把必和必拓出價整整提高了570億美元。 基于此,近日外界盛傳某家中國集團正對力拓提出競購報價。國內一家媒體明確指出,“它是唯一有可能的介入者”,報道進一步說,拋開資源安全等其他因素,單純從經濟角度來看2000億美元競購力拓也應該是劃算的。從表面看來盡管收購價格要飆到2000億美元,但如果除去銀行貸款,企業需要籌措的實際資金只需600億美元就可以。如果收購成功,將在戰略意義上能夠保持我國鐵礦石的供應,穩定鋼鐵價格。因此,我國企業競購力拓何樂而不為呢? 但根據有關分析人士對國際礦業多年發展狀況的觀察,發現我國參與競購力拓的可能性不大。現在,鐵礦石價格正處于價格周期頂端,并且我國企業缺乏海外收購經驗。盡管政府對國有企業擁有很大影響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命令這些企業從事如此龐大的交易。因為目前沒有一個國內鋼鐵企業有能力進行交易,只有我國的各家企業聯合起來,再加上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才行,但同時還要考慮到澳大利亞的外資審查能否通過。基于這些因素,目前,我國企業不太可能出資2000億美元競購力拓。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鋼鐵工業聯盟日前表示,反對國際礦業巨頭必和必拓與力拓之間的并購交易,認為交易將嚴重損害國際鐵礦石市場的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必和必拓與力拓并購已受到歐洲的反對,我國企業參與競購力拓,歐洲就不反對嗎?雖然我國企業有可能收購力拓的部分資產,但若要全盤控股力拓公司,存在重蹈昔日中海油收購尤尼科公司碰壁的風險。兩年前,中海油意圖收購美國油氣集團尤尼科,在美國引發了憤怒情緒。自此之后,我國企業已避免進行在政治方面具有爭議的大型收購。我國企業有可能走出去收購更多中小規模資產,但在大型交易方面,我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戰略。 那么,是什么原因將我國出資2000億美元收購力拓一事說得神乎其神。分析人士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新聞炒作而已,不值得大驚小怪。我國企業出資2000億美元這個天文數字,其真實性就讓人難以置信。我們注意到,此事的發端是某些媒體以某一“由頭”為切入點,對事件進行夸張渲染或縮小隱瞞的報道,通過由此及彼的炒作,具有明顯的虛假性。而且個別媒體在炒作中運用大量煽情性、夸張性語言,不吊足胃口誓不罷休,冠以十分引人注目的標題。 只要換個角度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當前國內個別媒體為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和發行量,抓住某條新聞大做文章,制造轟動效應。這說明,在一個日益走向信息化的社會里,新聞媒體已經成為當前信息和社會輿論的中心,任何出于商業目的而進行的策劃活動,其根本目的就是制造出適合媒體報道的新聞事件。這種人為的新聞事件不是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而是以新奇性相吸引,使得新聞媒體為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不得不對其加以關注和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