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再強勢的品牌也有空間局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16:18 時代信報
據《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報道,比亞迪汽車有意推出新的企業標識,改變傳統的藍白相間的品牌標志。業界認為,這一舉措將有助于比亞迪拓展海外市場。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比亞迪是依靠什么發家的了。這家位于深圳的手機電池生產商,與眾多民營企業一樣,也是在家底殷實之日趕上了造車熱潮,然后義無返顧地投身其中。所幸的是,波導倒了,奧克斯死了,比亞迪卻站穩了腳跟。 然而,在比亞迪進入汽車產業小有斬獲之時,矛盾卻已凸現:汽車和電池兩大主營業務割裂明顯,其在技術、人才和品牌認知上缺乏交集,從而導致品牌風險增大。筆者認同該公司的舉措:在已敲開諸如馬來西亞、哥倫比亞等國的大門之時,比亞迪若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穿上一件國際化的馬甲、再涂擦一點名牌香水,將非常受用———無論對于國際市場,還是以新品牌“反攻大陸”。 事實上,放眼國內,目前尚未有同一品牌在兩個領域同樣成功的案例;以國際品牌高手三星為例,中國人都知道其電子產品牛得一塌糊涂,但很少聽說有三星牌汽車———三星集團的確生產過汽車,只不過在韓國這也是三流品牌而已。 所以,當現有的市場空間已經容納不下其龐大身軀,或者現有的品牌空間已不能滿足眾多產業的分食之時,啟動換標策略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譬如聯想Legend被換成了Lenevo,華旗換成了“aigo愛國者”。這也能很好解釋———在擁有強大的蘭蔻品牌之后,為什么其母公司歐萊雅還擁有薇姿、美寶蓮等多達500個子品牌。 不過反觀大部分國內成長型企業,往往忽視了品牌空間的局限,甚至認為在某行業的一個強勢品牌,其可容量是無限的。 重慶力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一個被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評定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222強的品牌下,不僅有摩托車,還曾推出力帆牌白酒、力帆牌礦泉水;后來,力帆的酒水都“灑”了,如今又有了力帆牌汽車。 雖然尹明善曾以“汽車是4個輪子,兩輛摩托車并起來也是4個”來說明汽車和摩托車的產業關聯度,但畢竟摩托車更多是跑在農村或第三世界的馬路,汽車卻正成為中國中產階級的標志。兩者之間所產生的文化聯想,其實對于力帆品牌的汽車推廣是非常不利的。 同樣,嘉陵、建設等品牌都存在名字問題:嘉陵的地域屬性太濃,而建設的時代印痕太明顯……而這都將危及其品牌空間,為其國際化蒙上陰影。 取名字是一門學問,也可能是迷信———但中國人偏就認這個理兒!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