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林:只有市場化運作才能救老字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3:11 新浪財經
邱 林 上海的老字號、老品牌總體在走下坡路。以商業老字號為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字號還保持著生命力。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品牌正在走向衰落。其中的一半大約處于勉強維持的階段。原在南京西路開店的博步皮鞋和藍棠女鞋也曾名噪一時,像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都曾是藍棠的顧客,但是現在很少年輕人知道它們了。這些正在衰落的品牌中的另外一半,只能用名存實亡來形容了。有的連名號也都已經消失。(4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 目前國內老字號約有10000多家,在這10000多家老字號中,目前已有70%面臨困境,有的甚至被市場淘汰。只有10%通過不斷創新,發展壯大,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從總體趨勢來看,大部分老字號走向消亡是一種必然。如果老字號僅僅只能靠政府才能生存的話,可以預見,將來市場經濟規范之后,這些老字號恐怕還是要面臨死亡的結局。 過去,為扶持和挽救老字號,許多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少政策,如低息貸款,減、免稅收等。但這些措施有多大效果呢?也許政府給政策、給錢,挽救老字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卻違背了市場規律,往往事與愿違。許多老字號面臨困境,甚至被市場淘汰,其原因,首先是產品、服務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需要;其次是機制不活,難以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其三是產品、技術的缺乏創新,經營理念滯后。 其實,國內許多老字號的衰落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淘汰的過程。老字號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境,最為重要的不是得到政府的扶持,而是決定于營銷思想和品牌觀念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能否最終為老字號的品牌營銷,也就是按市場化運作,找到一條發展壯大之路。老字號應是一棵常青樹,品牌越悠久,文化底蘊越深,形象越應鮮亮。例如有203年歷史的“杜邦”,138年歷史的“雀巢”、119年歷史的“可口可樂”發展到今天的成就,完全是按照一種市場化的運作而取得的。 在國內也有通過市場化運作,老字號由衰落走上復興的例證。廣州的老字號寶生園早在1924年就創立,經過80多年的發展,已從最初的一家到現在的200多家連鎖店。而就在2005年,由于房主收回鋪面以及市政建設的需要,寶生園面臨滅頂之災。為挽救寶生園,經營者的策略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一個雞蛋壞了,并不會影響別的籃子里的雞蛋。通過連鎖經營增開分店,大力擴張業務為老字號的突圍提供保障,連鎖經營最終成了寶生園自救和發展的一個撒手锏。 這說明,老字號出現危機并不可怕,危機危機,危就是機,危機中往往隱藏著機會,危機是老字號一次難得的曝光機會,老字號完全可以借此機會,重新樹立老字號品牌的良好形象。現存的老字號能夠走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歷程,并且成為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非易事,從中也可以看出其曾經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頑強的生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老字號應該在新的形勢下發揮其歷史文化優勢,迎頭而上,將企業做大做強。 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字號應按市場化運作,在以下四個方面求生存、圖發展:一是在經營理念上走規模化經營和連鎖經營的路子,讓老字號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得以發揚廣大;二是要對老字號加大宣傳,宣傳老字號的獨到之處,以及獨特的文化沉淀;三是要形成聚集地,老字號由原來的單家小店,變成綜合性的大賣場和一條街,走出規模化經營、低成本經營和特色經營的路子。 不論最終是給予政策傾斜還是讓其參與市場競爭,對于老字號的生存與發展,老字號自身的經營管理才是最關鍵、最根本的問題。當然,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在突出自己的品牌特色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服務質量。關于服務質量,老字號應該擯棄落后的經營方式,借鑒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服務。同時,想辦法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推出新的服務爭取和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