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惕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回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4:27 新浪財經
邱 林 2005年,山東在投資總量突破萬億元摘取中國投資總量冠軍的同時,也無奈地拿到了另一項燙手的“桂冠”: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達到23609.8萬噸標準煤,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能耗超過2億噸標準煤的省份。過于粗放型的投資增長是造成山東能耗總量和單位能耗持續攀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長期位居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4月2日新華網) “八十年代看廣東,九十年代看浦東,二十一世紀看山東。”這句一度十分流行的順口溜,說明近幾年山東省經濟在持續“高調”地狂飆突進,尤其是在工業領域,山東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繼2005年超過“龍頭大哥”廣東之后,2006年工業增加值也已同廣東相差無幾。山東經濟的這種增長態勢,從客觀上說,反映了我國經濟重心由南向北轉移的大趨勢。 然而,山東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由于過于依賴投資拉動,對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產生了一種誤解,似乎他們惟一的任務就是增加國內生產總值,而不管這些增加是否為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和整個國家的發展帶來好處。這也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過度消耗資源,造成高消耗、高污染問題的重要誘因之一。資源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是看我們怎么利用這些資源。如果長期生產粗放、消耗高、浪費大,那么經濟效益必然難以增長,資源環境必然受到影響。 我國雖然把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定為了基本國策,但真正把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還有相當距離。在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目標的確定、責任的分解以及監督等方面,大多數仍然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手段,如簽訂責任書。這使得一些污染企業項目的上馬只能說“違規”而沒有“違法”。在這種情況下,單位GDP能耗就不可能有大的實質的下降。 這說明,我們的經濟發展,不能再走計劃經濟時代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老路,要充分考慮能源資源與環境的約束。目前我國正處于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的階段,按照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經驗,這個階段原材料需求非常大,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與此同時能耗也會上升,大約持續10年至15年。因而我們要在這個時期實現降低能耗,的確是一個巨大挑戰。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今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總體是正常的,但是喜中也有憂,主要是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過大。如果經濟增長方式不轉變,結構不優化,過度消耗資源的狀況不改變, 在這種背景下,研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節能降耗的約束性指標,實際上是提出了發展理念的深刻轉型。我國作為后發型工業化國家,我們有后發優勢,現在許多節能和環保技術已十分成熟,可以直接利用。現在降低能耗還有一個有利的條件,這就是一些行業生產能力相對過剩,過剩的項目中有一大批能耗高、污染嚴重項目,各地要趁機把落后生產能力淘汰掉。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各級政府要更加注重加快社會發展,以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同時,發展觀的轉變意味著政府的工作角色需求也要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提高投入產出比,這樣,高消耗、高污染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