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醫改:什么才是對病人最好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17:31 新民周刊
決策者請關注:什么才是對病人最好的? “重組體系要以病人為中心,決策過程中要關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對于病人是最好的?但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滿足病人的每個需求。相反,一個以病患為中心的制度,其前提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負首要責任。” 撰稿/劉 琳(記者) 美國禮來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陶瑞爾(Sidney Taurel)一頭銀發,看上去風度翩翩。而他那條鮮亮的大紅色絲綢領帶給有些簡陋的北京大學醫學院會議中心帶來了中國式的隆重和喜慶。3月20日,在“北京大學-禮來糖尿病眼病中心”掛牌儀式現場,陶瑞爾接受了記者的訪談。 別有一番 滋味在心頭 “北京大學-禮來糖尿病眼病中心”是國際眼科學會(ICO)在亞洲合作建立的第一個糖尿病眼病專門研究機構。美國禮來公司向國際眼科學會提供了15萬美元用于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糖尿病眼病檢測和防治中心,北京大學眼科中心在眾多國際眼科專業機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個項目的亞洲唯一試點醫療機構。該中心將致力于通過對糖尿病的及早診斷、科學管理控制以及預防和應對等渠道減少或避免主要因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視網膜病方面的視力缺損和失明。 陶瑞爾告訴記者,參加這個儀式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因為他的祖父就死于糖尿病并發癥,而他的父親也飽受糖尿病的折磨,最后視網膜病變導致失明,在黑暗中度過了人生的最后十個春秋。陶瑞爾說,如果當時的西班牙有這樣一個專門中心的話,他父親的視力就有可能得以保全。 陶瑞爾一直是個西班牙人,直到1995年才加入美國國籍。他出生在一個著名的浪漫北非城市卡薩布蘭卡,1971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來到禮來公司。隨后的10多年里,他輾轉巴西、東歐、法國、英國等分公司。1986年,陶瑞爾作為禮來國際總裁來到美國總公司。1998年和1999年,他成為禮來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2006年,商務報刊《機構投資者》依據金融分析家和大項目經理的信息反饋,提名陶瑞爾為全美62位頂級CEO之一,并且將其評為最優秀的大型制藥行業的CEO。 醫改決策中要關注的問題 記者:我知道你最近剛剛參加了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你對中國醫療改革的發展方向有什么見解嗎? 陶瑞爾:我感覺到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現有醫療體系的改革。如今的醫改舉措,尤其是鄉村地區的醫改正在逐步提高人民的醫療水平。我認為,這些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對病人是有利的。 我在論壇上就醫療改革發表的演講表明了我的觀點,我相信任何努力措施都應當遵守一些基本規范。首先,有必要建立起消費者主導的機制,灌輸個人所有制的觀念,打破增加、轉嫁成本的怪圈。其次,重組體系要以病人為中心,決策過程中要關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對于病人是最好的?”這并不是說我們要滿足病人的每個需求。相反,一個以病患為中心的制度,其前提是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負首要責任。醫生們則有責任幫助病人認識到健康生活的好處——減少疾病和降低生存成本。第三,我們應該把醫療保健納入信息時代的醫藥IT體系,以減少錯誤,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并且可以獲得很好的醫護。第四,各級政府應當合作,保留原有體制中保護病人利益的部分,廢除那些超出其真實價值的成本。最后,促進形成一套醫療體系,使所有人都能獲得他們支付得起的醫療保障體系。改革必須允許不同保險商之間的競爭,給消費者更多選擇。 記者:許多中國患者很擔憂藥品的價格問題,普遍認為外資公司生產的藥品價格偏高。你對此有何回應? 陶瑞爾:藥物的研制依靠的是科學知識——知識能夠預防、治療、減輕痛苦。然而這些能夠研發出藥物的知識得來并不容易。發現、開發、測試并且審批一種新藥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我們還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因為一種看起來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研究可能無果而終。一種藥物的研發過程通常需要12-15年,大約需要花費10億美元。 像禮來這樣注重創新的企業需要一定的利潤回報,它們保證我們還有能力不斷進行投資,獲得產品突破、回報股東、保證我們在市場上的生存能力。 另外,我們在給產品定價時還要考慮到一件產品給我們提供的價值。比如,現在,治療一個糖尿病人的確需要花費很多金錢,但是及時治療糖尿病總比在它引起并發癥之后再行治療來得經濟。很多國際性研究都會顯示藥品在特定醫療階段中的成本性價比。比如,最近一項調查表明,有效地治療糖尿病可以為每位病人在一至兩年之內節約685-950美元。 記者:最近,反商業賄賂是一個熱點話題,特別是在醫藥行業。“傳統”的銷售模式慢慢開始崩潰。你對此有何看法?這對禮來和其他外國公司而言,有什么影響? 陶瑞爾:我們歡迎政府采取嚴厲措施打擊商業賄賂。商業賄賂損害所有人的利益——病人、醫生、醫院、政府甚至企業自身。現在病人和醫生之間的信任缺失正日益加深。這是個不正常的現象,而且很危險,應當有所改變。我們很高興政府正采取行動,改變這種情況,而且從長遠來講,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作為一家恪守職業操守的外資企業,禮來在運營中嚴格遵守政府法令和自律原則。所有員工都必須嚴格遵守這些規定,我們公司內部有專人進行藥品推廣規范審查。違反公司規定的行為會被立刻查處。我們希望進行公平競爭,并且相信我們的產品和員工都是我們競爭的實力所在。 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方式非常獨特 記者:禮來中國公司的業績如何?你對中國市場有什么看法? 陶瑞爾:禮來中國公司在過去兩年中發展得很好。2006年禮來中國的總銷售額增長了26%,而行業的平均增長幅度是16%。2007年到目前為止的發展也讓我覺得很滿意,1-2月禮來中國的銷售增長在30%以上。另外,對于我們公司能夠留住人才,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與同行業相比,我們公司很少出現人才外流現象。 盡管目前中國市場只占禮來全球市場的1%多一點,但中國是個很重要的市場,沒有商家可以忽略它。消費者對于更高級的優質藥品的需求推動著市場的發展。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13億中國人民醫療需求的增長,這個市場還會繼續擴容。據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調研公司IMS估計,中國將會在2010年成為世界上醫療產業的第七大市場。我們認為中國政府已經在知識產權保護和規劃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雖然任重道遠,不過目前的進展還是鼓舞人心的。 我們也一直致力于服務中國市場和民眾。從90年代末起,我們在中國用于制造研發藥物、業務開展、社會投入等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2億美元。我相信,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方式是非常獨特的。比如,在人才使用方面,我們的做法是與中國國內企業合作在上海建立了上海開拓者化學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禮來實驗室大樓(ChemExplorer),而不是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化學研究機構。目前有200多名化學家在那里工作。再比如,我們與衛生部、海正藥業合作,在耐多種藥物型結核病領域展開研究,同時,我們并不只是捐贈藥品治療患者,我們把制藥技術轉讓給海正藥業,使海正生產出優質價廉的藥物,治療中國的耐多種藥物型結核病患者。我們相信這種投資策略對于禮來公司和中國人民來說,都是很合理的。 另外,禮來中國公司以為員工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而著稱。銷售部門大部分的主管都是禮來內部提拔的;中國公司的領導層共有12人,只有3位不是中國人。在中國,我們會繼續保持人力資源發展的高額投資。 記者:目前,全球的制藥工業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禮來在2006年的全球業績如何? 陶瑞爾:2006年,禮來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總額達到157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7%。我們每股調整收益增長率為11%,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而且我們預計2007年銷售額增長幅度會在10%左右。 這種信心來自:過去4年中,我們推出了9種新產品,其中不少產品都取得很好的銷售增長:力比泰,希愛力,Byetta等。所有新產品的銷售額共增長47%,達到38億美元,占到2006年總銷售額的24%,遠遠超過前一年。而且,很有希望成為禮來的下一代重磅產品的研發工作,目前已進行到后期階段。我們的目標是在本世紀初的10年中每年至少推出一種產品,在下一個10年當中,爭取每年推出兩種新產品。另外我們在今后10年不會遇到專利過期的問題,這是相對于大多數競爭對手的優勢之一。 人口老化帶來藥品研發黃金期 記者:禮來在今后幾年中會有哪些重磅產品? 陶瑞爾:禮來已成為行業研發的領軍人物。2005年禮來的研發投資達3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21%,而行業的平均值只有15%。過去7年來,禮來已經投入了近200億美元用于研發。 我們已建成了全行業生產力最高的研發機構之一。今后幾年內,我們的臨床研發規模將達到空前的水平。現在我們已經開發了30多種新式的分子生物藥劑,其中19種正處于二期研發甚至更后階段,另外還有34種現有產品用于新適應癥的研究和產品延展性研究正在進行。吸入式胰島素等6個發展前景良好的項目已處于最后階段。 記者:對于未來醫藥,禮來看好哪些領域? 陶瑞爾:禮來認為,現在是開展藥品研發的黃金時期,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人口老齡化意味著人們迫切需要最好的藥物和方式來治療癌癥、糖尿病、骨質疏松、阿爾海默氏綜合征、心臟病和其他疾病。 但禮來在藥物研發方面將不會只是繼續加大資金的投資力度,而是將目標設定為到2010年把研發成本從原來的11億美元降至8億美元。這個降幅很大,其中的策略包括:使用新型科學技術,比如用生物標記來降低損耗;關注生物科技等。-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