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體制壟斷運力不足 民營資本對投資鐵路葉公好龍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0:24 中國經營報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柴瑩輝 近日,我國鐵路建設的資金“旱情”得到了緩解。9月7日,鐵道部宣布“十一五”期間將從國家開發銀行獲得2500億元政策性貸款。這意味著,政府支持和銀行貸款仍然是鐵路建設資金中的“頂梁柱”。 而鐵路建設的巨額資金缺口依然存在。根據鐵路建設“十一五規劃”,5年間,我國將建設新線17000公里,初步估算投資規模將達12500億元。 顯然,國開行提供的2500億巨額貸款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零頭。未來5年內,我國的鐵路建設依然有1萬億元的巨大缺口。 鐵路時常被人詬病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壟斷體制和運力不足兩點上。鐵道部逐漸意識到,要想解決運力不足的根本方法就是建立新線路。這里面有一舉兩得的考慮:既依靠新線路擴大鐵路運力,又在新建的線路上引進外來資本,形成鐵路之間相互競爭的局面,改變鐵老大一貫壟斷的面孔。 但是新線路的建立引發了資金難題,鐵道部大量精力集中在籌錢上。目前的融資模式是“三管齊下”,即銀行貸款、上市和吸引社會資本。其中,籌集非公資本成了鐵道部的首要任務。 鐵道部的新招數是,把每一條新建的線路包裝成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面向社會資本進行權益性融資,并且不對投資金額做出最低規定。 但效果似乎不大理想。數據顯示,鐵道部與70多家社會投資機構以及國有、民營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共吸引社會權益性投資440多億元;而原本期望可以占據主體的民營資本只投資了25億元左右。 投資鐵路建設的資本金動輒上億元,這對民營資本是個考驗。一般而言,投資線路后的收益中還要來自兩部分,貨車客票收入和運輸貨物收入。 “無論你投入多少資金,占據多少股份,決策權始終掌握在鐵道部手中。”一位民企老板無奈地表示,鐵路的政策因素變化太大,“比如運價,今天告訴你每噸9毛,明天又告訴你每噸一塊,無法根據市場情況自行調節。”而且車輛的運行、調配都由鐵道部說了算,民營股東只能被動接受。 在客票收入方面,存在著結算混淆不清的局面。目前我國有18個鐵路局,火車客票的銷售收入往往由始發站的鐵路局攬入囊中,之后再根據各個鐵路局機車的工作量進行結算,過程相當復雜。“這種關聯交易混淆了彼此的收入,甚至無法核算清楚某條線路的成本,如何說服民營資本進行投資呢?”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的研究員羅仁堅對此表示懷疑。 更大的問題在于新舊線路之間的競爭。目前,新建的客運專線有很多是與既有的大鐵路平行,一旦客運專線投入運營后,勢必分流了原有線路的客源,進而影響原有鐵路局的經濟收入。新公司與舊線路的利益如何取舍,也成為了民營資本面臨的一個隱憂。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