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政府須轉變政績觀 閑置體育場應向市場要答案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7日 10:35 深圳商報

  隨著第13屆世界拳擊錦標賽5天賽事的結束,一座耗資1.5億元、占地面積405畝的體育場館“人去樓空”。四川綿陽九洲體育館的這種閑置命運,在全國數萬座體育場館身上都或多或少能看到影子。

  近年來,在一些大中城市里,豪華體育場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當地政府紛紛借重大賽事的機會,集中興建大型體育場館。結果“賽會經濟”沒有發展起來,高級場館也
因遠離老百姓生活而閑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有60多萬座體育場館,其中很大一部分在賽后得不到充分利用。要改變這種閑置困局,有關部門在體育場館建設和管理中,從指導思想、審批程序到日常運營,都需要觀念的改變和制度的完善。

  首先,政府部門必須改變修建政績工程的“指導思想”。

  主管部門應該意識到,體育場館不是紀念碑,其功能不是用來展示和紀念,而是用來承載體育比賽及日后“民用”。從前者來看,在重大賽事舉辦期間,市場對體育場館有巨大需求;賽事結束后,場館利用率下降,供大于求。要平衡這種反差,國際上通行的辦法是使用臨時建筑。如雅典奧運會、愛知世博會都使用了大量臨時場館,悉尼舉行運動會的大部分場館用完就拆掉。從滿足“民用”功能來看,場館設計要更適應平時運用于群眾體育中。

  思想轉變后,就應該在具體操作中貫徹執行。在這方面,

北京奧運會場館頻頻“瘦身”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在最新一輪奧運場館設施規劃優化調整中,“降低成本”、“節儉”是關鍵詞。國家體育場“鳥巢”去掉“活動屋頂”、五棵松籃球館造價減幅過半、游泳館“水立方”壓縮投資0.9億元等等,一系列的舉措充分體現出節儉辦奧運的理念。

  隨著

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取得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機會,必然還會有修建大型體育場館的需要。如果我們今后在體育場館建設中,都能先確定節儉、實用的原則,然后不斷優化建設方案,最后完善審批程序,那么最大限度降低場館成本、提高使用率也不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

  體育場館建成后,最考驗管理部門的是日常運營,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就是走向市場。

  多年來,類似大型體育場館這樣的“樓堂管所”,都屬于國家的行政事業單位管轄范疇。但是隨著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陸續展開,對大型體育場館的運營管理也需要新思路。從根本上說,要把投資主體與管理者區分開來。國家是修建體育場館的投資主體,帶著較濃的行政色彩;而管理者負責日常運營和維護,更多應按照市場規則運作。在比賽之余如何使用體育場館,如何在多功能、多用途、多變化上下功夫,這些就是管理者要向市場要答案的地方。

  作者 袁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