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畢馬威:中國能源行業機會展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30日 13:13 《商務周刊》雜志

  □翻譯 劉婷 曹原

  2005年是中國作為主角登上世界能源舞臺的一年。隨著中國經濟每年以8%-9%的速度快速增長,中國對能源需求的胃口越來越大,能源領域的投資也在不斷增長,這種投資既包括資金方面的投資也包括技術上的投資。與此同時,中國也開始真正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政府非常強調制定一個平衡的能源戰略,這一點從其成立由溫家寶帶領的能源小組中
可以看出。由于中國對能源快速增長的需求以及越來越強的談判能力,它在結成合作伙伴關系方面擁有巨大優勢。2006年,對于中國的能源企業來說,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有投資機會。

  中國的能源產業發展需要國際化

  今日中國,一切發展都是如此之迅猛。2002年,中國總發電量約為3.5億千瓦,而到2006年底,估計這個數字將達到5.7億千瓦,一年之后更是會達到創紀錄的7億千瓦。在2004年26個省份經歷了電力緊張的局面后,中國的發電量將很快能夠滿足需求。但是,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年之后將再次面臨電力短缺的局面。2006年2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除非中國政府大幅修改其目前的發電量目標,否則到2020年中國的電力缺口將達到2.2億千瓦。而根據中電聯、法國EDF以及咨詢公司Capgemini共同研究的一份報告,在未來15年內,中國必須再投資1800億美元才能滿足經濟增長對電力的需求。

  當然,中國不愿看到這種局面的發生。它一定會不斷地擴大其電力行業的產能以滿足需求,即使所需的投資會超過目前的預期。但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未來的幾年,中國對能源需求的增長可能會遠遠超過目前政府的官方預測——這一預測只強調了中國對電力的巨大需求——而事實上中國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經對世界能源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比如石油,中國擁有占世界1/5的人口,每天的石油消耗量是640萬桶。而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目前石油的日消耗量是2000萬桶——幾乎是中國的3倍左右。當然,由于兩國之間經濟水平的差距,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不會馬上趕上美國,但即便中國的人均GDP只達到美國的1/4,據估計中國的石油消耗量也大抵和美國相仿了。幾乎可以肯定這一情況在2020年前后就會出現。

  所以,要滿足這種需求,首先需要繼續擴大從海外的進口。盡管目前中國大部分的能源供給都來自國內,但在未來的10年中,中國將有40%以上的石油都需從國外進口,從國外進口的天然氣也將超過50%,即使是煤炭也需從國外進口(2005年中國煤炭進口增長了40%,超過2600萬噸)。

  為了滿足能源進口的需求,未來將看到中國的能源公司遍布世界每個角落。而這對其他國家來說恐怕并不能夠輕易接受。2005年,當中海油出價185億美元欲收購美國的尤尼科公司(Unocal)時,就遭到了來自美國政界的強烈反對,最終致使收購計劃破產。而在俄羅斯,中國也必須同日本展開競爭,以決定從東西伯利亞輸出的石油管道路線。面對越來越多中國能源公司的滲透,其他國家也許別無選擇,他們不得不面對事實——中國將成為世界能源市場和能源政治中的一個主要力量。

  但與此同時,在能源領域的各個行業,從在境內外尋找并開采新的能源儲備到為替代能源、核能提供技術,以及減少中國火電廠的污染等各方面,中國也將給外國公司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合作。

  中國的能源需求:

  目前的形勢和未來的展望

  中國的能源需求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公司能帶來什么樣的機會,他們應該怎么做以了解目前中國的情況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首先要了解的是隨著中國的高經濟增長率,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在電力緊缺和電力盈余之間可能出現大起大落。2004年,中國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計,到2020年,中國對主要能源的需求每年將以4%—5%的速度不斷增長,不過,鑒于中國從1980年到2000年的能源需求的年增長率為4.6%,遠遠低于同期9.7%的GDP年增長率,所以此種預測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該報告還沒有出版,中國當年能源需求就大幅竄升,達到14%,之后的2005年為15%。今年,根據該中心的最新預測,增長將有所放緩,達到11%。經過過去兩年的電力短缺之后,中國所有的電廠都被要求全負荷運轉,預計今年發電量將增長0.7億—0.8億千瓦。不過,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盡管中國2005年GDP增長率為9.8%,但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下降了5.3%,這讓許多觀察家大吃一驚,甚至引發人們猜測這是中國為了不讓其他國家認為自己該對油價上漲負有主要責任而有意采取的手段,并沒有公布真實的數字。

  其實這種做法大可不必。因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面對目前不斷上漲的油價,在2004年匆忙上馬的許多燃油發電機的電廠到今年已經停產了。中國公布的進口數據使得如此多的人措不及防只能說明一個事實:中國的能源行業在接下來的幾年都是難以預測的——這無論是對于中國政府還是國外的能源企業來說都是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1993年,中國還是一個凈石油出口國,但到了2005年,盡管進口有所下降,中國還是有40%以上的石油依賴于進口。中國要想扭轉甚至是維持這種局面都是不容易的,目前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雖然仍落后于美國和日本,處于世界第三位,但中國國內的石油產量增長一直非常緩慢——2000年以來只增長了11%,而且根據國際能源署在《2005年世界能源展望》中的預測,到2020年前,中國國內的石油產量將有所下降(從目前每天的350萬桶下降到2020年300萬桶,之后繼續下降,到2030年,每天的石油產量只有240萬桶)。由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中國總的石油消耗量將翻倍,所以國內的石油產量肯定無法滿足其經濟增長的需求。

  從其他趨勢來看情況更是如此。中國的汽車銷售在2005年增長了25%,達到320萬輛,這個數字已經是很驚人了,但是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汽車產量將是其2005年銷售量5倍,到那時中國有可能同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而中國的石油消耗方式很可能也像美國一樣——汽車交通工具占其石油消耗總量的2/3左右。

  這樣,中國所占的石油進口份額只會不斷增長。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份額近幾十年來正逐漸下降:從1970年代末的13%到現如今的不到5%。當然,盡管不斷上漲的油價對所有國家來說都并非好消息,但是油價上漲對于進口份額不斷增長的國家所產成的影響,要遠遠大于那些進口份額較小并不斷下降的國家。

  即使是對于煤炭這種相對來說需求比較穩定的資源,國外供應商所占的份額也越來越大,并且仍然在增長。2002年,中國從海外購買了1100萬噸煤炭,去年這一數字達到了2600萬噸。當然,這一數字與中國去年20億噸的煤炭產量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而且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煤炭在中國能源需求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將從目前的近70%有所下降,但仍然會達到60%以上。

  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煤炭的下降將由天然氣、核能和水力發電來替代。所以預計天然氣的需求將有所上漲,其占發電量的份額也將從3%上漲到7%-9%。到2020年由于將興建30個以上的核能發電站,核能所占發電量的份額也將從目前的1%上漲到4%左右。而隨著三峽大壩和中國西南地區以及黃河上游的西北地區其他一些工程的建成,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水電在中國總發電量中所占的份額也將從目前的16%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20%左右。

  中國的電力行業

  目前中國的電力行業仍處于轉型期。2002年12月,國務院分拆了當時唯一的國家電力公司,形成國電、華電、華能、中電投資和大唐電力五大發電集團,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兩大電網。其中,規模最大的國家電網公司運營區域覆蓋除南方五省以外的26個省市,而剩下的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和貴州五省區屬于南方電網公司的運營區域。

  五大電力集團總體發電量占全國的34%,不過,占中國發電總量最大的并非央企的發電集團,而是來自于地方發電廠,大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1/2以上。

  中國的電力市場改革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深入推進“廠網分離”引入競爭,另一方面“競價上網”,并最終實現一定程度的私有化。

  2003年3月,國務院成立旨在監管電力行業的國家電監會,其職責主要是推動電力行業的體制改革,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促進電力市場的有序發展。

  政策問題

  中國的能源消費趨勢,僅僅是能源行業變化的一部分。最近幾年能源行業的跌宕起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部門的監管措施所致。盡管能源行業的主要公司都屬于國企(即使像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等這些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也仍然屬于政府所有),但是自1993年能源部和1998年電力部相繼撤銷后,中國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監管能源行業。

  從那以后,制定能源政策的責任由不同部門分擔,這一事實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中國在本世紀初出現能源短缺的現象。盡管重建能源部不太可能,但仍有很多跡象表明,未來在行業結構上會出現一些較大變化。

  這其中就包括更大的監管力度和更為寬松的環境,聽起來二者之間似乎有點自相矛盾。更為寬松的環境意味著石油的開采和提煉將會向私人投資者開放。由國土資源部油氣研究院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未來5-10年內,上述措施將作為開放和重組上游石油市場的一部分而實施,目前這一市場由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公司瓜分。

  加大能源監管力度一方面是出于對石油勘探和資源獲取(尤其是海外)戰略規劃的監管需要;另一方面,盡管中國主要的能源公司都是國有企業,但實際上國家對其運作監管很松,這就導致出現很多問題。但加大監管力度也會帶來不少問題,尤其是在控制和協調方面。

  比如中國最近發生的電力短缺現象,致使政府不得不在2005年成立由溫家寶領導的能源小組,來協調能源發展政策。根據2006年1月份媒體的報道,中國正在起草《能源法》以監管電力行業的發展,同時強調發電企業必須更加注重環保和消費者的利益。其中很可能詳細描述了私人投資如何在能源行業的各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后是市場解決方案。中國政府很久以來就允許市場力量介入能源行業,因為從長遠角度出發,這將提高資源的使用率。正如亞洲開發銀行2005年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這樣做既能夠促進可替代能源的發展,同時又有利于節約能源。

  將環境成本計入能源成本的問題有些棘手。中國最終也許會朝這個方向發展——目前它已經制定措施減少生產排放,但前提必須是用戶擁有選擇權,讓價格發揮調節作用,這樣才能鼓勵電力生產企業開發出更高效、更環保的資源。

  中國政府已經進行了廠網分離的改革,目前國家擁有幾大電力供應商,這顯示了政府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決心。

  但它還必須面對一些挑戰,即在確保電力供應的情況下允許競爭。然而,即使在電力市場非常發達的國家,如美國仍然需要面對這一難題。所以考慮到目前中國在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情況下,電力改革取得這樣的成績應該是值得稱贊的。

  目前,中國對于電力傳輸系統的投資要遠遠落后于對發電系統的投資。不過,據說中國兩大電網公司之一的國家電網公司將在2006年—2010年投資約1050億美元用于電網改建工程,而南方電網集團也將投資約290億美元。

  合作解決方案

  一旦中國《能源法》頒布后,外資企業對中國能源產業的走向將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但是,這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其他行業相似的法律如《電信法》,醞釀多年至今仍未出臺。所以目前對于海外投資者而言,要了解并進入中國能源行業關鍵是要掌握其行業體系,知道推動變革的主要力量。除了一些石油巨頭和向中國出售能源的海外企業,能源發展的其他領域潛力也正在顯現,這不僅對中國十分重要,也為外國投資者的參與提供了機會。

  ● 提高燃料利用率。中國的能源利用率十分低下,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發電企業每生產一度電要多消耗18%的煤炭;中國的石油密集度,即單位GDP石油消耗量是發達國家的兩倍多。中國的目標是在2006—2010年,單位GDP消耗的能源要減少20%。

  為達到這一目標已經實施了很多方法。亞洲開發銀行指出,中國正在試驗不同的節能創新方案,比如或者使用更多的水力發電,或是根據不同區域的需求差異,在11省旱季和雨季制定不同的電力價目表。

  ● 可再生能源。要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離不開中國的合作,中國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達到世界第二位,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該數字將從2003年的38億噸增長至2020年的72億噸——幾乎相當于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06年2月,世界銀行批準了一項8600萬美元的貸款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不過即使是最樂觀的觀察家也認為,到2020年,這些可再生能源占總體發電量的比例不會增長太多。但好在中國政府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 幫助中國走向世界。雖然2005年中海油試圖收購美國尤尼科受阻,但是由于中國自己無法滿足能源供給的目標,所以中國能源的首要問題就是在世界各地尋找能源。

  由于世界其他國家意識到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尋求此類機會,所以這將使得中國的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可能性變得更大。此外,中國企業自身也認識到,在能源這樣敏感的行業中進行談判,要想獲得成功,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量的金錢。

  不過,從將要進行的交易中可以略知端倪。比如液化天然氣(LNG)。2006年4月,隨著從澳大利亞運來的液化天然氣到達深圳新近建成的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公司,中國開啟了首個LNG進口項目。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公司最大的兩個股東是中海油和英國BP公司,分別占股33%和30%。

  LNG的接收站和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總額約為9億美元,包括長達334公里的輸油管道,將為5個發電站以及深圳、東莞、廣州、佛山、香港這5個城市供應天然氣。位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海南、河北、遼寧等省市其他的LNG項目也在建或待批。在此交易中,澳大利亞的西北大陸架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將在未來25年向中國每年供應約300萬噸液化天然氣。

  這一項目僅僅是中國LNG計劃的開始。據《中國日報》報道,到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耗總量預計每年將達到2500億立方米,其中約有一半需要進口。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