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橫亙三大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0日 15:10 中國產經新聞 | |||||||||
——訪全國人大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 本報記者 賈存斗 曾春光福州報道 “從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農業產業化是一條重要的道路。在我國,這一點無論是學者,還是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員都明白”。2006年6月16日上午10點,剛剛做完“第四屆海峽青
針對記者“桎梏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哪些因素”的提問”,陳直奔主題,情緒亢奮,語言急促。他說,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政府要鼓勵搞。但農業產業化問題很多,要因地制宜,切忌行政強迫。同時他表示,農業部的領導告訴他,“扶持農村產業化發展的法律(注:法律名稱不詳)草案起草已經完成,將要提交6月23日召開的人大審議”。 三大障礙催生扶持政策 陳介紹說,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后,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農產品價格的激烈競爭就顯示出了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性。 前一段時間,統戰部組織對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最高的山東省、廣東省進行調研。陳作為考察團團長視察了山東的濟南、德州、東營、濰坊、壽光、萊陽、煙臺、青島等地。考察后得出,山東省的各類農業產業合作企業全國種類最多、企業規模最大。全省農業合作企業達10000多家,有的縣90%以上的農民進入了各種農業合作組織之中?吹降木跋笫寝r業產業化蓬勃的發展。以花生產業化為例,山東的模式是公司+基地+農戶,或者是公司+農戶、基地+農戶,這一點與他在美國、歐洲看到的許多農業產業化模式“很接近”。所以他對山東通過農村產業化大規模出口白菜、大蔥、大蒜等農產品印象很深。另外,廣東蔬菜產業化的效果也令他十分滿意。 陳說,如果一家兩畝地,有的種蘿卜,有的種白菜,就無法將這些農產品出口,也形不成農業產業化。比如,外國定單要求訂購500噸蔬菜,要求蔬菜的品種、顏色、大小都一樣,沒有規模經營,沒有農業的產業化,就無法實現。在這一點上,可以說無任何爭議。 但是,農業合作組織遇到了很多困難:第一,農業合作組織沒有合法的地位。這些組織沒有注冊,一旦注冊成公司就要交稅。很多農業合作組織就是農民一商議就行動了。但是,沒有“番號名分”的農民合作組織就不能貸款;第二,農業合作組織的風險很大。假如一萬家農民合起來種白菜,就等于將一萬家農民綁在了一根繩上。萬一市場不好,萬一天災人禍,損失就會是一萬家農民。這就涉及到農業保險問題。但由于農業組織無名無分,造成了保險公司不做農業保險。可以說,農業合作組織的優點是規;慕洜I,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是風險很大;第三,深層次的問題是,剩余的勞動力如何解決?由于規;洜I,就會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形成集優化農業,就會剩余大量的勞動力。龐大的剩余農民勞動力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所不能承受的。這是很可怕的。農民收入低有活干可以過,但是長期無工作就會產生社會問題。 “我的觀點是,規;洜I,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應當鼓勵。但是,在鼓勵農業產業化的同時,應當有配套的政策。” 陳認為,農業產業化要因地制宜,要有配套政策,特別是國家的宏觀政策和地方的支持政策一定要配合上去,否則,“一定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 陳在多種場合呼吁、要求給農業合作組織一個地位。這個地位是特殊的,它既不是公司,也不是民間團體,它就是農民合作組織。這個組織有權利向銀行貸款,政府要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政府要將這個組織的風險承擔起來。例如,提供農業保險,提供技術指導,制度監督等。 “現在,據我了解,對農民建立合作企業,對農業的產業化政策的起草進展十分快,目的是讓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避免出現問題! 應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待遇 農村落后,農民收入很低,對社會穩定,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是很嚴重的問題。 如何讓占總人口70%的農民買得起高檔商品,答案是提高農民收入。農民收入提高就會刺激市場發展,就會讓中國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因此,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我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的校長,深諳政策背后的背景”。 陳認為,新農村建設絕不是為農民修一條路,為農民拆掉老房子蓋好新房子。有的地方為農民修了樓房,結果是農民拿著鋤頭進電梯的笑話!斑@不是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必然是讓農民收入提高、經濟發展,讓農民自己有錢修路,像浙江的農村發展才是新農村建設的標本。不然,你給農民修了路,蓋了房,農民依然貧窮! 至于如何讓農民實現經濟的發展?他覺得讓農民本身致富才是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而新農村建設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有些地方有一些產業優勢,政府對這樣的農村就應有一定的產業導向,對農民企業應實行免稅、補貼,甚至大規模的貸款,以此來推動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 有些地方適合養豬,有些地方適合種茶,有些地方適合種植煙草,有些地方適合旅游開發,但是沒有錢!盀槭裁闯鞘虚_辦企業就能獲得貸款,農村企業就不可以呢?”他用質問的口吻說。 陳給出的建議是,國家一定要有足夠的政策、足夠的資金來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部門,對農村的發展至關重要。實際上,2005年全國對農村的貸款只占全國貸款總額的5%。將近70%的人口貸款只占5%怎么能夠呢?那么,若國家對農村的貸款提高10%,農村資金不足的瓶頸就解決了。銀行部門常常以貸款給農民風險很大拒絕放貸,這就需要政府的擔保。給農村貸款風險是很大,但無論政府還是金融部門,農村獲得了資金是用來發展經濟。 “現在的關鍵是,政府一定要做,要行動。新農村建設沒有錢辦不成事。要農村發展,就一定要提供資金。另外,農民建立了企業一定要給予全方位的支持。政府對城市的高新企業給予三減兩補,為什么農民企業不能給予這些支持呢?甚至應該這樣,鼓勵農民辦企業將企業的風險由政府負擔起來。這樣農村企業沒有理由不發展,農村的產業化沒有理由不發展起來。可以這樣說,對待農民企業應該給予國內所有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稅收支持,像對待高科技一樣!彼豢跉庹f完上面的話。 依照他的邏輯,會產生這樣的情況:一些原本計劃在城市建設的企業,會自然轉移到農村去辦。農村有了企業,就等于獲得了投資,獲得了就業,獲得了技術,思想觀念也會發生根本變化。農民在企業就業,農業的產業化也就發展起來了。農村的經濟自然很快會發展起來。 現在的企業都往開發區跑,原因是享受各種優惠政策。因此,農村的發展并不在于你給他們多少錢,而在于讓農村具備經濟發展的政策空間。 陳認為,現在對農民不收農業稅,只是減輕了農民每人100多元的負擔,并不能讓農民增加收入。這沒有解決農村經濟落后的根本問題。 “而對農民好的政策包括,貸款的政策,對農村產業化發展的稅收政策,農業保險的政策,這些政策都離不開錢。這些政策如果得到落實,農村經濟一定會發展起來,新農村建設也就獲得了成果。長期困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因素也會煙消云散”。他最后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