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的興起和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7日 11:33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 |||||||||
◎ 方成 大約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動漫廣為流行。后來不斷出現專畫動漫的“工作室”,出版大量動漫畫冊,受到青少年以至更小的孩子們的喜愛。 其實,“動漫”這個詞兒,以前誰也沒聽過。但這不是什么新東西,而是從日本傳
漫畫開始來自語言。這種畫的形式,很古時就有。中國就有,但那時還沒有“漫畫"這名字,在中國還是以傳統繪畫出現,屬于戲筆之類。在歐洲的德國,16世紀宗教改革時,就有用漫畫諷刺對方的。但漫畫首次公認為一個特殊畫種,卻是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當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擺脫封建專制枷鎖,民間開始可以公開議論時事,對社會問題進行評議。有畫家用畫來表現。做評議為取得動人效果,引人注目,自然會采用夸張畫法,把所議的問題作強化的表現,使人一望而知。畫一經夸張,便出奇象,看來有趣,效果強烈。這正是這種畫的藝術特性,和其他繪畫在藝術上顯然不同。報紙很需要這種動人的評議形式,就將這種畫制版發表在報紙上,廣為傳播,引起讀者的重視。因此為這種畫取名為cartoon,日本人用中文譯成“漫畫”,或按音譯為“卡通”,我們也就沿用這名字了。 由此顯然看出,漫畫的藝術特點很明顯有二:一是用作評議。評議總是說出來的,這種畫自然是有語言功能;二是有諧趣感,看來滑稽可笑。因此可說漫畫是以逗笑的方式作評議,是幽默的。所以畫家就用漫畫作評議,也用漫畫表現畫家的幽默感,畫逗人笑的畫。這種畫通稱為“幽默畫",是用來表現幽默的。 漫畫的表現形式,有單幅,也有多幅的。在西方國家里,多幅的漫畫多是幽默畫。覺得有什么可笑的事,用多幅形式畫出,常是像小笑話一樣,有頭有尾,分幾個畫幅,把連續活動過程連續畫出來,使人看到最后一幅時,引起大笑。笑話總是很短的,說幾句就把人逗笑了。所以這種畫的畫幅很少,常見的用4幅,也有用6幅至8幅的,很少再長的。也有用一幅畫面,把畫中人物的連續動作順序畫出的。我們把這種畫稱為“連環漫畫”。在歐美稱為comic strip. 專畫漫畫的畫家,名為cartoonist,譯為“漫畫家”。 也有用漫畫形式畫成連環故事畫的,相當于我國的連環畫。故事比笑話長,這種畫須用很長的連續畫面表現,有的看來也有趣。但故事總和笑話不同,正如有趣的插圖和漫畫不同,是有所區別的。連環漫畫實際上也是一種評議,把生活中滑稽現象表現出來,逗人發笑。正如說:“瞧啊,這種事情真滑稽!”而連環故事畫卻可以編造種種故事情節,也可畫種種虛構的怪物的活動,也講究畫得有趣。如果漫畫家來畫,會帶漫畫風格,但還是以故事動人,不像連環漫畫那樣明顯是為逗笑。 在創作上也不同。漫畫是以幽默方式作評議。評議都是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意見,創作時自然是從思想到動手畫,都是畫家自己干,不是一人想好,由另一人或兩三人畫出的,所以漫畫創作都是一個人自己動手畫的。世界上幾人合作的漫畫家,我只知蘇聯有三人合作的庫克雷尼克塞,我也與鐘靈合作過,沒聽說過還有。漫畫通用作評議,自然是因為它有語言功能。 連環故事畫常是兩人或更多人合作,也會是由一兩人編故事,由另一兩人或更多人合作畫出。漫畫家創作連環故事畫則容易獨自畫出,也容易帶有漫畫風味,主要還是以故事動人。成立創作室或畫室的,是為創作連環故事畫。這種畫不是作為評議用的,因為它不具有語言功能。 有人學作連環漫畫,畫出的常會像連環故事畫。形式也像連環漫畫,但難逗笑。 不善于幽默和不善于運用幽默技法,是不容易作出幽默畫的,但能畫出連環故事畫,也可能畫得相當好。 漫畫是語言的藝術,創作時須用幽默語言方法,才會造成寓莊于諧的效果。漫畫又是評議的藝術,也自然須有一定的學識對所見聞的事物中發現問題,做出合理的評議。所以漫畫創作者多是年齡較大的人。連環故事畫的作者中就有許多20歲上下的年輕人。這樣年輕的人很不容易畫好漫畫。漫畫創作須用幽默技法,而幽默是一種很不容易掌握的藝術技法,很年輕的人生活知識有限更難掌握。 為什么在日本也將連環故事畫稱為“漫畫”或“卡通”呢?是有來源的。漫畫開始是因為用于評議,和其他繪畫不同,才會成為不同的畫種,名之為卡通,漫畫作家稱為漫畫家。在歐美,把連環漫畫拍成影片,使漫畫人物活動起來,成為動畫,名為卡通影片,也簡稱卡通。可連環故事畫也同樣可以拍成動畫,同樣稱卡通影片,簡稱卡通。于是連環故事畫也屬于卡通了。所以日本人把連環故事畫也稱為“漫畫”或“卡通”了。這種畫傳來我國,為有別于漫畫,就不再稱它“漫畫”,改稱“動漫”了。 我有兩種英美出版的《世界卡通百科全書》,我查看發現,凡漫畫作者都稱之為漫畫家,而很著名連環故事畫的作者,如畫《加菲貓》(GARFIELD AND FRIENDS)的作者金·大衛 (JIM DAVIS) ,畫《大力水手》(POPEYE THESAILOR)的作者賽加 (E C Segar),畫《花生米》(PEANUTS)的作者舒爾茨(Charles Schulz),他們名字前都沒有“漫畫家(cartoonist)的稱號,也無專題介紹。由此可知,在西方國家里,對漫畫的作者和作連環故事畫的作者,是多少有點區別的。連環故事畫制成動畫片,其作者稱為animator(動畫制作家或動畫家),他們的作品連環故事畫和動畫,和漫畫一樣,都稱為卡通。 如前所述,在藝術特性上,漫畫有兩套特性,一是諧趣;二是有語言功能,可用作評議。 連環故事畫則以故事情節動人,不必需有逗人笑的諧趣,但還是講求看來有趣。沒見過用連環故事畫作評議的。這是兩者之間很明顯的不同。 有的連環故事畫是漫畫家所作,會帶有漫畫特色,但作品以故事動人,不是為評議。 從美學角度來看漫畫和連環故事畫,也有分別。只要是用幽默技法作出的漫畫,都有它的美感,因為幽默就是一種藝術,藝術都是以美感動人的。即使畫得粗劣,也有一定美感,因為它幽默。畫面粗劣削弱畫的藝術效果。 連環故事畫以故事動人,畫面人物形象須表現生動。倘畫得粗劣,引不起人的興趣,很難給人美感,尤其是故事編得平淡,更難動人。 再講我國漫畫和連環故事畫(今稱“動漫”)的創作情況。 漫畫在歐洲流行,已有三百多年。我們只有在封建皇帝被摧垮后才開始流行,并出現我國的漫畫家,至今只百年,而且流行地區有限,漫畫家人數不多,在藝術上還有所不足,很明顯表現在畫面繪制技巧上。此外,就是表現形式不多。這都是創作經驗尚有不足所致。這是普遍情況。創作經驗多的漫畫家自然不同,但這種畫家人數是不多的。 連環故事畫的興起僅有二十多年,創作人數雖多,但經驗不足,最突出表現在畫面繪制上。此外就是故事動人者少。有的作品畫面很美,多是仿效日本作品,畫俊男靚女的故事,這種畫很受青少年的歡迎,也會仿著去畫。常見有不少畫奇形怪狀人物的“動漫”,繪制粗劣,在報刊上發表。很難說這種東西是什么藝術。卡通原來就是作為藝術品出現和廣為流行的,如法國的杜米埃,英國的大衛·羅,以及我國的豐子愷和張樂平的漫畫,美國狄思尼的動畫,都是令人欣賞的藝術品啊! 目前所見我國動漫的發展情況,使人感到已趨于商品化的憂慮。為了賺錢,能印出拋售,畫什么都行,怎樣畫都可以了。這種東西大量發表在原是美術刊物上,占領美術品的地位,應是引起廣大讀者重視的問題。 自然,這也是動漫藝術開始流行時很難免的現象。讀者需要,但畫的人很多,而藝術水平還很低,一時跟不上。可動漫在我國流行已經二十多年,如果開始畫的是二十歲的青年,現在已達而立之齡,還不見明顯改進,立不起來,就值得注意了。關心動畫藝術的人們,總該積極想辦法促使不斷改進了。如果任其自流,那可不是好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