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寶鋼收購G邯鋼 > 正文
 

鋼鐵產業重組背景下的市場智慧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6日 00:40 21世紀經濟報道

  6月5日,有收購和反收購概念的G邯鋼在開盤后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寶邯大戰才一開幕似乎就面臨著冷場的危險。與其說市場擔心其中“有詐”,不如說寶鋼這樣的名門望族突然跟“惡意收購”聯系在了一起,市場還有些適應不了;而邯鋼集團這樣的地方大型國企突然說要拿15億出來增持股票,也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比較普遍的一個疑問就是,寶鋼想要收購邯鋼,讓政府劃撥不就可以了,何必興師動
眾地使用權證、轉債和二級市場增持這些方式呢?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寶鋼系已經合計持有G邯鋼超過10%的股權或相關權利,而后者原來的大股東邯鋼集團在明年執行股改的認購權證后,持股比例可能被迅速稀釋到16%。如此對比來看,雙方的持股差距已經非常小了。

  雖然并購的前景難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以資本的逐利沖動開始的故事,只能以產業整合的邏輯來結束。而資本逐利的過程,也為產業重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我國的

鋼鐵產業政策出臺之后,寶邯之戰給出了最漂亮的一個整合戰略方案。

  按照鋼鐵產業政策的目標,到2010年,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并且同期要形成兩個3000萬噸級的特大型企業集團。說起要產業整合重組,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用行政力量來捏合,典型的如

鞍鋼與本鋼的合并模式,首鋼遷徙河北與唐鋼的組合模式。不過這些模式無法解決跨區域以及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關系等難題。由環境問題所主導的首鋼案例更是不具備復制的可能性。

  就在國內的鋼鐵業整合陷入“行政力量依賴”欲罷不能之際,米塔爾和阿塞洛等國際鋼鐵巨頭卻在我國展開了大規模的并購,其速度和效率遠遠超過了行政性重組。外資并購最大的啟示正是行政力量無法擺平各利益方,通過資本市場的并購卻能將各種無比復雜的利益沖突問題一一化解。如果不是產業政策對外資持股的限制,在鋼鐵業以及股市的鋼鐵板塊上,外資善意或者惡意的并購或許早已經鋪天蓋地了。

  寶邯之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上演了,其意義顯然超出了資本市場的范疇,雖然寶鋼此前一再聲稱自己只是為了財務

理財的需要才持有G邯鋼股份的。作為中國最具實力和野心的鋼鐵企業,寶鋼并沒有等待一紙批文來把哪家外地鋼企劃撥給自己,而是主動使用了外資巨頭們所擅長的市場化并購手段。根據公開的資料,寶鋼不僅僅持有邯鋼,而且還通過二級市場持有了多家地方大型鋼企的股權。

  借助于股改提供的良機,寶鋼不僅僅通過資本運作打開了與邯鋼談判的大門,并且在并購談判開始之前就反客為主占據了上風。不妨假設一下,如果寶鋼持有邯鋼的股份為零,然后在相關領導陪同下去了邯鋼,希望跟對方談并購,那么作為“中國第一鋼鐵大省”兩大鋼企之一的邯鋼幾乎是不可能與之坐下來談的。

  然而,如果拋棄意氣之爭,寶鋼的持股未嘗不是給邯鋼乃至當地政府提了一個醒,建設第一鋼鐵大省還可以借助于更強大的外力。產業政策里面寫得清楚,“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產能低水平過剩,應根據環保生態要求,重點搞好結構調整,兼并重組,嚴格控制生產廠點繼續增多和生產能力擴張!币趪乐厝彼牡胤浇ㄤ撹F大省,走技術升級的路子是最合理的選擇了。寶鋼的出現使得這一選擇具備了更多的實踐可能性。

  無論是寶鋼的持股公告或者是邯鋼集團的增持宣言,或許都只是雙方對談判環境地渲染罷了。雙方必須要談,也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談。這無疑是股改創造的一個奇妙結局。經濟學家科斯認為企業的出現能節約市場交易費用,但寶邯之戰給出的啟示卻是,在制定企業的發展大計之時,如果產業面臨巨大變革,那么千萬不可忽略“市場先生”的智慧。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