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空調集體喊漲:定價權博弈中的淘汰賽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0日 15:02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郎 朗

  廣州報道

  5月27日,蘇寧電器將所有空調企業要求漲價的通知單擱在一邊,按時啟動了“第9屆蘇寧空調節”,向華北市場投放存貨200萬臺。

  此時,作為一線品牌的格力、美的和海爾至今仍未將漲價轉化為實際行動——今年喧囂已久的漲價是否將成為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欲動未動

  5月19日,囊括了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志高董事長李興浩、科龍空調總經理蘇玉濤等粵系主流空調企業當家人在廣東省順德召開閉門會議,會上一致認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國內空調的價格不太可能有降價空間,空調企業應該繼續統一立場與大型家電連鎖企業謀求話語權。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廣東空調企業的聯合已現出一定效果,2006冷凍年度幾家主流空調企業支付給某些強勢電器連鎖的費用大幅度下降近7%。

  最早跳出來的是一貫以價格炒作著稱的格蘭仕。有消息稱,從今年初開始格蘭仕已連續漲價三次,幅度累積達到15%。

  然而真正把握空調漲價話語權的則是格力、美的和海爾等一線品牌。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格力、美的、海爾等一線品牌合計市場占有率54.5%,為近年來最高水平。

  然而一線品牌也各懷心思。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表示,格力電器提供給經銷商的價格不會上漲,但希望經銷商能提高價格獲得更高的利潤。

  海爾空調業務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但公司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價格將毛利率提高到了15.13%,目前依然是空調單價最高的品牌。有關人士表示,雖然海爾內部會議確立了漲價方案,但是漲價15%絕對不可能,因為本來價格已是最高的海爾可能因此喪失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這次漲價的叫喊聲中,志高、長虹、TCL等二線品牌都提出了回歸“價值戰”的口號,但時至今日,這些企業并沒有確定具體的漲價幅度。

  長虹空調則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緩生產速度,先銷售庫存,對于考慮當期效益的空調行業來說,長虹的做法無疑是其資金吃緊的表現。

  東方證券分析師陳剛指出,目前空調行業的領軍品牌格力等如果沒有做出最后決定,二線品牌誰先漲價就可能面臨出局的命運。

  上游壓力

  據朱江洪介紹,今年5月銅價歷史性突破8.3萬元/噸的新高,同比一季度漲幅達130%;鋁價同比一季度漲幅達50%,而且還有繼續上漲的勢頭;塑料等有機材料的漲價幅度達到40%以上;5月初壓縮機生產企業聯盟集體漲價,平均提價幅度在15%以上。

  這次上漲的核心在于銅價上漲,但圍繞著銅占空調成本的比例,電器連鎖和生產企業卻有不同的看法。美的空調總裁方洪波指出,銅占空調成本大約10%-15%,還導致壓縮機價格上漲,因此必須漲價才能維持空調的利潤。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則認為這一比例只有5%,銅價上漲并不能成為空調價格上漲的理由,而且銅價從2002年的2萬元/噸上漲到今年年初的6萬元/噸,當時為何沒有集體反應?這次只在年初的基礎上增長了30%,空調價格此時的上漲明顯有滯后性。

  有關專家指出,在毛利率在20%-30%之間的時候,空調行業的定價權還掌握在空調制造企業手中,然而隨著持續的價格戰帶來行業毛利率下降到10%-15%,隨著電器連鎖的快速擴張,定價權開始在廠商之間展開爭奪。

  然而2005年以來上游的原材料提供商似乎成為空調價格的最終決定者,去年鋼材價格的上漲使得空調行業結束了多年來價格不斷下降的局面,要不是因為電器連鎖一再鼓吹的繼續降價,也許去年空調業已率先實現小幅度漲價。

  其實2005年空調制造企業還是為沒有漲價付出了代價,除了行業前兩位的格力和美的尚實現利潤增長,處于第三位的青島海爾空調業務的毛利率則下降到歷史最低的10.82%,很多二線品牌甚至出現了較大虧損。

  天助否?

  其實今年一季度國內空調價格已悄然上漲了4.6%,以往那種600元、800元的“特價機”已基本消失,中低端產品成為漲價的主力軍。

  朱江洪就告訴記者,一臺空調僅壓縮機成本就接近500元,整機如果只有600元,那要么是炒作(有價無貨),要么就是質量難以保證的次品。

  然而賣場卻開始跳出來平抑物價。蘇寧、永樂都與供應商協商未來1-2周內保持價格穩定,蘇寧甚至為此將今年3月簽約的600萬臺訂購機用于平抑廠家漲價的要求。

  然而電器連鎖的這次平抑難度很大,五星電器副總裁徐秀賢對記者直言:“經銷商現在所能做的只是盡力通過預先買單的方式為消費者縮小漲價的范圍和幅度!

  志高有關人士表示,家電連鎖紛紛亮出欲平抑價格的數十億元前期訂單,在十天半月、頂多一個月內,就會全部賣空,根本無法扭轉漲價的大勢。至少在8月底前,已經漲上來的價格都會處于相對穩定階段,而不會有所回落。

  更有樂觀的企業指出,在此輪集體喊漲之后,7月份的空調價格還可能會再有一個集中而持續的漲價爆發過程。因為將存貨賣空后,經銷商就必須按照上調后的供貨價來采購新的貨品了,部分被家電連鎖前期囤貨較多的品牌,此輪新上調的價格,很可能直到那時才會真正反映到終端市場。

  然而空調市場的低迷則讓空調廠家感到“天不助我”,繼去年一季度下降10%之后,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空調內銷數量只有482.75萬臺,較去年同期下降5.4%。

  TCL有關人士指出,今年本屬旺季的5月同樣表現不佳,為了消化庫存,廠家漲價的要求可能會打折。為此很多企業調整了生產目標和計劃,美的調整為1000萬臺,而志高400萬臺的目標可能變化。

  行業格局也可能因此發生變化,TCL有關人士表示,對于全國性品牌來講,去年是十二進十的淘汰賽,今年可能就是十進八。“等到一些中小品牌徹底被淘汰出市場,我們將可以牢牢地將定價權把握在自己手中!敝旖檎f。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