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購買多套房首付將提高 > 正文
 

買多房買好房 首付多付款之各方反應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7日 17:02 金羊網-羊城晚報

  銀行:何為高檔好難拿捏

  呼吁:盡快出臺清晰界定和操作細則

  26日,銀監會要求各商業銀行大幅提高對高檔商品房、別墅商業用房等投資和投機性房產按揭的首付比例,并嚴控授信。對此,廣東多家銀行都表示擁護,認為該措施會在一定
程度上打擊通過銀行貸款炒樓的行為,但也有不少銀行人士認為,監管部門應盡快出臺此類房產的清晰界定和操作細則,相關政府部門也要進行配合,否則單靠銀行,執行起來會有一定難度。

  一位銀行房貸部門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對于能夠發現的炒樓行為,銀行肯定會按照銀監會規定,嚴格控制信貸發放。但現在對高檔房的界定不清晰,造成銀行在判斷時難以拿捏。

  “以前按揭申請人提供的

房產證等文件上,都會注明房產性質,比如別墅等,對是否屬于高檔房也從價格、面積等量化指標上有個判定,但現在這些判斷方法都有些失靈。標注已經沒有了,廣州的樓價又已經比較高,8000多元一平方米的樓比比皆是,放在以前這個價格絕對屬于高檔房,可現在大多數都只是普通住宅,根本不能按照高檔房來算。這樣,如何判定高檔房成了一個問題,銀行在具體操作時只能根據具體情況對待。”省內某銀行一位房貸部經理透露,不少銀行為了爭奪房貸市場,大部分住房按揭都是按照普通住宅發放的,除了比較明顯的別墅按照別墅房放貸外,高檔房貸占的比例很小。

  至于提高多套房按揭首付比例的做法,是否能夠打擊到炒樓行為,銀行方面也認為,這只是從銀行房貸渠道加以控制,單靠銀行的力量還不行,必須有其他部門如房管部門的配合才能徹底實現。

  “通過人行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確能看到一個人在其他銀行的貸款情況以及關聯人如直系親屬貸款情況,但是否為房貸還要進一步考察,判定成本比較高。如果房管部門能夠將個人擁有的房產情況列明并提供給銀行,這樣的政策實操性會更強。”對于用自有資金炒樓的行為,銀行則顯得無能為力,該人士認為,此時政府部門必須有相應措施出臺對此進行打擊,“因為真正炒樓的很多并不依靠銀行貸款”。

  業界:新策堪稱精確“制導”

  看法:對遏制房價上漲影響不大

  本報訊 記者趙燕華,實習生黃羨羨、張憬淳報道:“對多套房屋以及對高檔商品房、別墅、商業用房等投資和投機性需求,要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針對銀監會的新要求,廣州房地產業界普遍認為是好消息,專家們表示,“國六條”不搞“一刀切”,已首先表現在新的首付方面。

  普遍認為精確“制導”

  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表示,這是比較好的“國六條”細則,首先它不會“誤傷”到有真正需求的首次置業者,同時也能抑制眼下無序的需求。

  廣州市寒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世同認為,該措施指向性強,體現了“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這樣的做法把首次購房的老百姓和炒房者做了明顯的區別對待。而且提高的幅度由各地掌握,既有彈性,又有可操作性。

  作為開發商,光大地產副總經理陳洪志形容“清晰看到政府已在科學調控樓市,政策精確‘制導’有利于房地產業長期發展”。

  單提首付難調樓市

  政策出臺的同時,人們更加關心的是如何真正落實。比如說如何區分一個人購買了多套房屋?如果借用親人的身份不也可以照樣炒房?對于這種擔心,合富輝煌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市場研究部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認為,這些界定并不是很難,因為房管局都有檔案。至于“高檔商品房”的標準,相信也會明確下來。

  黎文江分析,這樣的政策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意義,但對遏制房價上漲影響不大。他解釋,首付提高了,進入門檻難度是大了一點點,但不等于整個購房成本提高了。購買第二套或以上住房的人,有一部分是高收入人群,他們自有存款量大,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專家建議“溫和調控”

  韓世同指出,就廣州而言,樓價已經偏高了,目前支撐樓市的,自住型的消費已不是核心主力,主力是投資或投機需求,這已經與一般工薪階層消費需求拉開了距離。韓世同提醒,正是基于這點,在平抑的時候需要溫和一些,如果打擊力度過大,主力(即投資或投機)受挫,就會重創樓市。“對于處在高危下的樓市要謹慎,不可以出手過重,以免過猶不及”,韓世同認為,適宜采取一點一點地“加碼”調控方式,不要使樓市陷入有價無市狀態,避免走極端。 

  羊城晚報 記者 劉薇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