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啤酒業:外資新釀入舊瓶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0日 18:26 《華商世界》

  我們把視線集中到一個行業:洋人花大價錢并購國內企業之后,還得繼續用本土品牌,這被專家稱為“外資為我所用”

  本刊記者 劉青松

  有人說,中國大的啤酒企業幾乎全賣給外資,賣得只剩個燕京了。

  2006年1月23日,全球最大啤酒釀造商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以58.8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福建雪津啤酒集團100%股權,收購溢價接近10倍,成為中國啤酒業迄今為止最大的外資并購案。

  在局外人看來,英博此番近60億人民幣收購年產銷量僅為72萬噸的雪津,堪稱天價。對此,北京和君創業營銷顧問公司的資深咨詢師程紹珊認為,對英博來說,從它的中國戰略布局出發,此一大手筆并不是賠本的買賣。而雪津之所以能賣個好價錢,關鍵還在于民族啤酒業自身運作能力的增強!办n女才能先嫁嘛。好多追求者圍著靚女轉,在洋人面前身價照樣高!彼虮确秸f。

  “中國啤酒業正在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理事長肖德潤并不贊成這個行業被外資掌控的說法,“我們的民族品牌沒丟,大旗沒倒,外資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會!

  外資并購潮

  在英博并購雪津之前,還有一例同樣轟動的外資并購案:2004年,百年品牌哈爾濱啤酒被國際巨頭AB公司以51億港元高價收購。

  其實外資早就來了。19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廠商先后進入中國啤酒市場,控股或收購一些大中型啤酒企業。到1990年代中后期,因地方保護、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因素,絕大多數外資啤酒企業悄然退市。

  外資對國內啤酒業的第二次并購潮始于2001年。

  2001年10月,南非米勒以6.1億元人民幣入股華潤啤酒,擁有30.38%的股權。

  2002年3月,比利時啤酒商英特布魯購買珠江啤酒24%的股權。

  2002年10月,青島啤酒向AB公司發行總金額14.16億港元的定向可轉換債券,該債券全部轉成H股普通股后,AB公司最終持有青島啤酒27%的股權。

  2003年12月,蘇格蘭紐卡斯爾啤酒斥資5.25億元人民幣收購重慶啤酒19.51%的股份。

  中國啤酒市場的外資并購案接二連三,全球排在前六名的啤酒巨頭都來了,加速各自在華的戰略布局。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5年底,已有高達13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外資參與我國啤酒行業的股權并購。

  2005年是外資并購國內啤酒企業的高峰年。據肖德潤介紹,當年外資啤酒商在華投入的并購資金是10億元人民幣,而內資企業間的并購金額是3-4億元人民幣。“洋人對我們的市場興趣很大。”他說。

  這確實是一場盛宴:根據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的統計,2005年,我國啤酒業的產量達到3061萬噸,銷售額達到723億元,連續第四年雄踞全球啤酒市場榜首。然而,國內年人均啤酒消費量仍相對偏低,只有23公升,比世界平均水平少了3公升,更難望美國的年人均100公升項背。中國啤酒市場的潛力,明眼人一望便知。

  “外資是否已占到中國啤酒市場的半壁江山?”記者問肖德潤。

  “不能這么說。準確地說,外資已經成為一股重要力量!彼幕卮鸲嗌僮屓擞悬c意外。

  為我所用

  肖德潤解釋說,外資的具體市場份額沒法界定,因為國際啤酒巨頭大多以資本進入為主,選擇與本土啤酒企業合資、控股或者持股的方式,真正完全控股的并不太多。

  目前來看,海外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并購、合資之后很少主推其國際品牌,而仍然以中方企業的原有品牌作為主導品牌,比如AB公司在獲得哈啤絕對控制權后,仍然保留了“哈爾濱啤酒”的品牌面向市場。

  海外啤酒廠商在品牌推廣方面采取更謹慎的策略,明顯吸取了外資第一輪進入時主推國際品牌,最后水土不服而敗退的教訓。對此,肖德潤分析道,啤酒行業的地域性非常強,消費習慣、區域市場壁壘等因素,使得貿然使用新品牌的市場風險較大。對外資企業來說,并購之后的整合過程是一大考驗。

  外資企業不得不尊重本土市場,穩妥行事,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就甘愿停留在資本經營上。在日化行業,外資收購國內企業后逐漸將本土主導品牌淡化的事不止一例。啤酒行業的海外巨頭們同樣會有品牌滲透的野心。將來,業內的民族品牌會不會一個個悄然消失,國外品牌全面開花?

  肖德潤說,“在較長一段時期內都不可能。國外品牌占領市場有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即使真的出現了這種趨勢,也會有相應政策調整加以限制,保護民族品牌。”

  程紹珊的看法是,和當初日化業的盲目開放不一樣,國內啤酒業的產業發展水平和企業自身的運作能力都較強,手中有底牌,在和老外談判時就主動了!瓣P鍵是自強。自強了,才能讓外資為我所用。”

  程紹珊認為啤酒業做到了外資為我所用。肖德潤的話為這一觀點作了注腳:“外資為國內啤酒業帶來了新的技術、設備、管理模式、營銷網絡。市場競爭漸趨有序,企業管理走向科學化,行業經濟效益上升!

  肖德潤舉例說,AB公司參股青島啤酒后,在青啤旗下50多家子公司中,大力推行自己的“口味一致化”戰略,細化到上千道工序。這一戰略卓有成效。

  以我為主

  寡頭競爭格局將在中國啤酒業出現,幾乎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

  據肖德潤介紹,在行業整合大勢下,國內啤酒企業已經減少到300多家,生產廠則為500多家。其中,年產量小于5萬噸的企業約為20%-30%。幾個大集團的年產能分別為:青島400萬噸,燕京300萬噸,華潤300萬噸,珠江100多萬噸。青島、燕京、華潤三強的產量已占到全國的1/3,且仍在不斷通過兼并或新建工廠擴張各自的勢力范圍。

  隨著國內僅存的幾家區域強勢品牌逐漸被各大巨頭控股、兼并,青島、燕京、華潤、AB、嘉士伯、英博等巨頭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重,它們之間的對峙局面日益清晰。

  肖德潤認為,因為產品地域性強、區域市場壁壘等因素,中國啤酒市場不會出現由幾家企業壟斷的局面。隨著海外巨頭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年內外資并購的勢頭會有所減弱,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目前,嘉士伯、喜力等一部分國外品牌已經滲透到中國市場,主要定位在高端。未來,無疑會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分蝕市場。民族品牌面臨壓力。

  “國際啤酒品牌左右不了市場,我對民族品牌有信心!毙さ聺櫿f,“看看燕京吧,堅持不合資,不照樣活得很好嗎?”

  程紹珊也相信民族啤酒工業的發展能力!艾F在是以我為主,利用外資。主動權在我們這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