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卡特徐州從成立就開始“故意虧損”,直到獲得徐工出讓股份后逐年贏利的發展歷程,一直為人質疑。“定價高,產量低,我們事后分析,故意的成分比較大。”
插語:卡特徐州的一位法律顧問甚至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能說!”
插語:對于卡特彼勒是幕后買家的傳聞,《中國新時代》記者4月5日在徐州市工商局獲得了另一種說法。在記者采訪的工作人員中,有兩位說他們聽到的由來已久的版本是:凱雷把徐工機械買下來以后,再交由卡特彼勒來管理
策劃| 張剛 執行| 見習記者 陸振華 文| 見習記者 陸振華
冰山露出了一角。
在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收購徐工機械85%股權一案中,一切的一切,或許并不像公眾已經知道的那樣簡單明了:2005年10月雙方在南京簽約,年底該交易通過江蘇省審核;2006年“兩會”期間質疑外資壟斷收購之聲漸起,3月份該項目在國家相關部委審批時“被押后”。
這些,或許跟國際工程機械業巨頭卡特彼勒(Caterpillar)有著直接關系,一位在徐工集團服務超過20年的消息人士近日向《中國新時代》記者透露,“凱雷的背后其實是卡特彼勒,是卡特委托凱雷來收購徐工,以達到它壟斷中國市場的目的。這是收購遇阻的真正原因。”
他說,這一消息來自于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特中國”)北京總部的一位高層,該高層在去年凱雷收購徐工交易公布后,對他透露了這個幕后真相。但該消息人士拒絕說出這位高層的具體身份。
這位消息人士表示,國家相關部委對交易審批分外謹慎的態度,與這一傳言或許有著某種關系。
其實,這一說法早已有之。負責凱雷集團媒體事務的博偉公關負責人,幾個月前就曾對《中國新時代》記者否認說:“這個事情(卡特委托凱雷收購徐工),我們已經解釋很多遍了。”
同時,該交易在北京遇阻似乎已經不是“正常程序”問題。凱雷集團香港企業傳訊部董事李艷梅4月6日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表示,“拒絕就這一事件置評”。
而徐州市政府的一位高層領導在4月13日干脆向《中國新時代》記者表示:“我覺得,恐怕難度很大。”4月8日下午,更有消息人士對在徐州采訪的記者稱,有在北京的徐工內部人士傳出,商務部已經否決了該收購案。
記者多次就此聯系商務部,并發傳真求證。商務部新聞處工作人員稱,涉及到企業行為,商務部不一定接受采訪。至記者發稿時,商務部果然未就此進行回復。
4月11日,博偉公關負責人再次對記者回復說,還未聽到這個消息,也不知道消息從何而來,故無法回答記者的問題。
在那位消息人士看來,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或許完全源于卡特彼勒的中國棋局。他認為,從卡特彼勒與徐工集團的初次合作開始,隨著事態的發展,一切就已逐步設計好了。
“卡特極其重視中國市場,因為徐工在國內市場的地位,卡特就是想要吃掉徐工。”該消息人士說。他舉例說,徐工集團與卡特彼勒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就是第一個被卡特吃掉的。
“卡特把中國吃得很透”
從徐州市中心坐車20分鐘,就到了位于市區東北方的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東面的洞山腳下,就是卡特彼勒于1994年與徐工集團成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特徐州”)。
4月6日,《中國新時代》記者來到這里時,整個廠區正沉浸在漫天飄舞的柳絮中。廠區北面約三分之一是辦公樓和生產車間,南面大部分是草地,露天停放著挖掘機、駕駛室等產品。車間外的工人并不多,車間里也沒有傳出想象中的機器轟鳴聲。
卡特徐州人事服務部員工與公共關系經理謝劍并不歡迎記者這樣的“不速之客”,他以工作繁忙為由,拒絕就合資公司發展狀況一事接受采訪。當記者表示近來媒體多有關于卡特彼勒的負面報道時,謝劍表示“會找媒體做這件事”。
一天后,謝劍給記者打來電話稱,請示過總經理馬文•若瑟,公司方面鑒于話題比較敏感,不能接受采訪,建議記者聯系北京總部。
話題的確敏感。據說,卡特徐州從成立就開始“故意虧損”,直到獲得徐工出讓的股份后逐年贏利的發展歷程,一直為人質疑。
卡特中國網站資料顯示,卡特徐州是卡特彼勒公司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于1995 年創建的合資企業,并致力于成為中國領先的一流液壓挖掘機和工程機械的生產廠商。工廠占地面積達17萬平方米,主要產品是卡特300系列挖掘機。
工商資料顯示,卡特徐州于1994年10月成立,最初由卡特彼勒亞洲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與徐工集團出資經營,雙方第一階段投資額為1990萬美元,卡特認繳1140萬美元,徐工認繳760萬美元,雙方的出資比例為卡特占60%,徐工占40%。
到了1998年12月,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對《關于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及增資的批復》中稱:同意公司增資,增資后投資總額為82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3220萬美元。股權結構為徐工集團15.87%,卡特彼勒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12.42%,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71.71%,同時徐工集團保留今后買回合資公司40%股權權利。
彼時,卡特實際上已占84.13%的股權,徐工集團在這家合資公司的發言權卻逐步縮小。
對于雙方股權的變化,消息人士說,這是因為卡特徐州在成立之后的頭3年間“故意虧損”,卡特徐州在1997年要求增資,但徐工集團“當時連工資都發不出”,無力出資,只好割讓股份。
據卡特徐州1997年度《聯合年檢報告書》顯示,其時卡特徐州投資總額為3540萬美元,徐工集團當年應出資額為710萬美元,而當年實際只出資241萬美元。欠繳出資原因為“國家停止對合資企業投資的貸款,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公司籌資困難。”
該公司當年負債總額為39307萬元人民幣,長期負債137萬元,虧損及非正常生產的原因是“企業初創,費用高,銷售量低,銷售價格競爭使效益受損。”
虧損的狀況在公司成立的第4年并未消除。卡特徐州1998年度《聯合年檢報告書》仍表明,徐工集團籌資困難,而“部分股本轉讓”。虧損及非正常生產的原因是:“1、初期投入大,費用高。2、目前產量未達到生產規模。”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故意虧損是老新聞了,等到徐工集團出讓股權的時候,我們回頭一分析,它(指卡特方面)就是故意虧損。沒人這么說,但它確實是這么做的。”
他進一步分析說:從一開始生產2臺挖掘機,到形成8臺的產量,最高點是14臺,而這個時候每臺賣100多萬。“在95、96、97、98年,這個高價位在當時的中國是無法接受的。”他說,卡特徐州在頭三年以個位數到十位數的產量造成積壓,要用4個地方來庫存。
“定價高,產量低,我們事后分析,故意的成分比較大。”按照該消息人士的估算,一臺液壓挖掘機現在的成本大概在三、四十萬左右;而按照1995年的鋼材市場的價位、人工費用,應該說成本比現在還要低。
據他回憶,卡特徐州同時還以高工資吸引人才,從徐工集團挖走了相當一批人。“當時我當處長,每個月拿600塊錢,他們是拿1200塊錢,比我們徐工集團的中層干部都要翻一倍。”
但是,轉折點也恰恰在1998年。卡特徐州的凈利潤從1998年的“—6273萬元”,到1999年“—4022萬元”,再到2000年時,已是“778萬元”凈利潤,此后逐年增長,到2004年達到“4365萬元”。
“他們把中國吃得很透,而且這是個國際慣例。目的就是大股權。”消息人士介紹說,卡特徐州最初的主打產品是卡特320C液壓挖掘機。“這個產品把中國市場全部打開了,低價位,高質量。”售價也從原來的100多萬一臺,一直降到70萬以下,比同類產品低10多萬;而且還是大功率發動機,連續工作能力強。他還透露說,從現在開始,這個產品已經不再生產了,卡特正以320D代替320C。8月份正式投產。
據卡特中國的公關公司——福萊公關提供的資料,卡特彼勒現在主要通過五家獨立的經銷商在大中華區銷售產品和提供產品支持服務。最大的一家為日本利星行機械有限公司(Lei Shing Hong Machinery),負責上海、江蘇、浙江等7個省份的銷售,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卡特系列挖掘機2004年銷售收入為25.46億元,成為卡特彼勒在中國最大的一塊收入來源。
卡特徐州的場地也讓消息人士感到奇怪,按照他的分析,卡特要在國內大規模發展,必然要買地、建廠房,但卡特徐州的場地卻是租的。
4月3日,《中國新時代》記者聯系到卡特中國公關經理Bill Beddow,要求采訪卡特高層,解釋諸多疑問。福萊公關表示,公司對采訪很感興趣,但目前沒時間接受采訪。
卡特徐州的一位法律顧問甚至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能說!”
“徐工這么虧,凱雷為什么要買?”
在那位消息人士看來,凱雷只是個中介,真正買家是卡特彼勒。
“當時媒體報出來是凱雷,而徐工沒有選擇實體企業,我們都感到太意外。”時隔半年,他還是很激動,“徐工這么虧,凱雷為什么要買?很明顯,這不符合市場運作的規律。”
徐工虧損,在當地不是什么新鮮事。而在徐工集團四大主機廠——工程廠、裝載機廠、重型廠、筑路機械廠中,工程廠的情況可能最糟。
知情人士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工程廠近一年來的產量,還比不上以前三個月的產量;最可憐的,春節前一個月的產量不如以前一天的。另一位徐工集團內部人士也說,工程廠的壓路機,在2004年以前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每月產量到800臺,此后開始急劇滑坡。
4月7日,記者來到位于徐州市中心以西礦山東路的徐工科技(000425)子公司徐工筑路機械分公司(原工程廠),該廠生產壓路機,攤鋪機等。徐工科技黨委副書記李貞及總經理助理劉建梅,均不愿就企業虧損狀況接受《中國新時代》記者的采訪。
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工程廠已于1月30日調整完畢,現在分東廠區和西廠區,東廠區在金山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而她所在的西廠區只負責生產和配套。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對記者說,明年可能西廠區也要搬到金山橋去。
記者從徐州市政務官方網站查到的數據顯示,2005年徐州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統計中,壓實機械產量下降,全年為2434臺,比上年下降44.2%。
徐工集團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員對《中國新時代》記者分析說,前些年基礎設施建設過火,壓路機等產品市場上租賃多、購買少,由于租賃的方式就已經能滿足需求,所以工程廠的日子的確不好過。
有消息說,由于工程廠的產量實在太小,現在徐工科技把鏟運機械分公司(原裝載機廠)的部分產品,轉入工程廠去生產,而企業也在靠貸款硬撐。
一位知情人士也提出,工程廠“新品沒開發出來,市場不會打”,而卡特徐州生產的壓路機雖然比工程廠的貴,但從性價比一看,客戶還是買卡特的。據此,他認為,收購交易幕后的買家如果不是卡特,工程廠必然走向終點。
比工程廠幸運的是裝載機廠,它被認為是在走上坡路,因為裝載機不是卡特的強項,所以受到的沖擊不大。而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重型廠)是目前徐工集團唯一贏利的企業,大噸位的裝載機填補了國家空白,且現在還沒有受到國外產品的沖擊。“裝載機廠是在前幾年集中力量換型成功的。現在客戶即使拿現錢都不一定提得到車。”消息人士說。
與上述三家主機廠不同的是,原筑路機械分公司下屬的筑路機械廠則頗顯神秘。消息人士對記者透露,生產平地機的筑路機械廠已經從徐工科技剝離,不參加此次徐工機械的改制,也就是不納入凱雷的收購范圍。
個中玄機,消息人士認為,仍舊與卡特彼勒有關。這次的主角,是卡特在徐州的第二家企業,也是獨資公司——卡特彼勒路面機械(徐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特路面”)。
該公司由卡特中國出資410.6萬美元在2000年3月成立,經營范圍包括制造和銷售路面壓路機、動力平地機及有關工程機械產品零部件、提供售后服務及有關咨詢服務。
消息人士說,雖然經營范圍里有壓路機,但壓路機至今仍在卡特徐州生產,而卡特路面的重點一直在平地機上。他同時介紹說,2005年卡特路面從巴西引進了一套平地機流水線;同時也從卡特徐州抽調人員派到巴西學習,“現在這套流水線和巴西的一模一樣了”。2006年2月中下旬,卡特調來一批巴西老外,在徐州裝了三臺平地機。現在卡特路面尚無法進行批量生產,但到今年6月左右,其預計目標是班產(一個工作日)22臺。
如此,卡特路面就直接威脅著同樣生產平地機的徐工筑路機械廠。“平地機和挖掘機一樣,是卡特的主打產品,性能是相當過硬的。”接近卡特路面的知情人士說。卡特路面看中筑路機械廠的場地、人員、設備和市場,并有一塊幾十畝的草地,可以進行二期建設,“所以卡特始終不投資,不建廠房,就租賃一塊地,你不跟我合,平地機我自己就弄出來了。”
另有消息人士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現在得到的消息是,徐工的筑路機械廠正和卡特中國總部接觸,有合作的跡象。如果消息確鑿,那么曾經被廣泛報道的已經被徐工拋棄的卡特彼勒,其實一直在和徐工保持接觸,并希望開展再次合作。
而早就公開的是,卡特彼勒在1999年就曾經和徐工集團談判,要在繼卡特徐工之后,再合資一家生產平地機的企業,但當時在卡特徐州這個合資公司上吃了虧的徐工集團,理所當然的沒有同意。于是,在談判無果的第二年,卡特中國自己成立了卡特路面這家獨資公司。
“徐工這樣做,就是要把自己平地機的市場讓給卡特。”有消息人士分析說,“而交換條件,就是作為幕后買家的卡特讓一步,在凱雷和徐工的《合作合同》中規定一項,即在三年內,凱雷不動領導層的人事權。”
徐工與凱雷的合資協議規定,現有員工三年內裁員比例不超過5%。凱雷亞洲基金聯席主管楊向東在去年10月也向媒體明確表示:“我們現在的主要目標是留用管理層,因為他們做得很好,徐工的員工也很優秀,因此我們沒有裁員的計劃。”
事實也是如此,徐工機械的裁員早已開始,但涉及到管理層的裁撤卻并未進行。消息人士認為,之所以約定“三年”,恰恰是徐工集團的主要領導任期為三年吻合。
而在該消息人士分析中,要求享有人事權,恰恰是卡特彼勒在2004年10月徐工的第二輪談判中遭到淘汰的關鍵原因。先前有分析指出,卡特彼勒一旦入主徐工機械,勢必直接掌控經營層面,而這是管理層不愿意看到的。與之相比,以凱雷為首的投資基金們優勢凸現——提供資金,不動品牌,更重要的是承諾不會大規模調整經營班子。
當然,卡特彼勒希望和徐工合作的談判之所以兩遭敗績,與徐州市政府方面沒有同意也有關系。政府反對,是因為一旦卡特入主,徐工集團就面臨著半數人員下崗的難題。如果卡特如愿,那么徐工集團2萬多人,再加上與之聯系的龐大供應商、配套企業和經銷商們,將有數萬個家庭受到波及,“這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不賣,就只能等著垮掉?
4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金山橋開發區的徐工集團總部,卻沒有見到集團經濟運行部部長、凱雷徐工交易聯絡人王慶祝。辦公室人員說,王慶祝“出差還沒有回來”,而記者在王慶祝辦公室采訪另一位工作人員時,他說“王部長正在市里開會”。
“你找他也沒用,只可能得到‘審批還在進行中’這樣的回答。我們現在不接受采訪。”該工作人員說。而對徐工、凱雷及卡特三者的關系,記者采訪的總部其他人員均不予置評。
在消息人士看來,只要卡特路面和徐工筑路機械廠正式合作或是控股,或許就能證明凱雷背后的主角就是卡特彼勒。他分析說,以卡特的一貫作風,是要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它真正看中的不是徐工的品牌,而是銷售網點和市場占有率,以及部分技術人員,“那么和徐工集團合作,就能一步到位”。
對于卡特彼勒是幕后買家的傳聞,《中國新時代》記者4月5日在徐州市工商局獲得了另一種說法。在記者采訪的工作人員中,有兩位說他們聽到的由來已久的版本是:凱雷把徐工機械買下來以后,再交由卡特彼勒來管理。就該傳聞,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說:“也可能卡特派人過來,也可能卡特策劃好,凱雷來執行。”
徐工集團在技術與實力上無法和卡特抗衡的言論也在日益流行。“即使現在徐工集團馬上技術更新,都趕不上,差距太大。如果不合作,卡特今天就在這兒建廠,那么徐工集團的廠子或許就只能等著關門。”
徐工集團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也向《中國新時代》記者表示,徐工集團現在整體處境的確很艱難,廈工、柳工、龍工等重工企業在某些產品產量上(比如裝載機)也早已超過徐工。
有分析人士對《中國新時代》記者說,產量指標就像平衡秤,當徐工集團產量小的時候,出于生存考慮,這個龐大的機構就會轉作為他人服務;現在卡特的市場一旦擴大,徐工的產品如果賣不動,那么配套的企業就都會與卡特合作,其中包括服務也要轉型。“這種市場的轉型,徐工集團是沒有能力剎住的。但卡特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甚至不惜代價通過凱雷。”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8日報道,凱雷收購徐工的交易遇阻,因為中國政府對凱雷投資集團提出了一些嚴格的限制條件。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表示,中國商務部不會批準該收購交易,除非凱雷投資集團這家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允諾未來不會將持有的多數股權賣給外國工程機械公司。
對此,消息人士分析說,現在有兩個可能,即批與不批。但江蘇省及徐州市政府,以及徐工方面都已經執行完了——新徐工機械的辦公機構成立,管理層上任,人員合并,廠區調整,要約收購也在執行。
“不論中央批不批,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如果不批,協議一旦失效,徐工集團將面臨巨額賠償。”該人士預測說,“現在是國家不批也得批,不批,徐工集團就得垮。”
——但愿,這僅僅是個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