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中國彩電業為何缺乏核心技術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7日 07:33 新京報

  “滿足于引進技術的”拿來主義“,不僅使中國廠商產生了心理惰性,懶怠于為技術創新付出艱辛的努力,同時也滋生了模仿甚至剽竊技術的投機心理。”

  中國本土彩電生產商正在經歷著一場痛苦而勝算無望的價格鏖戰。從冬天到春天,不僅平板電視價格一路狂跌,其市場占有率亦連續下跌。然而,面對外資品牌大舉擴張的態勢,即使利潤下降甚至虧損也必須“應戰”,否則即是本土彩電企業的“完敗”。“就算是
火坑,也要往下跳”。在看似英勇悲壯而無可奈何的背后,是中國彩電業長期精于“做市場”,而缺乏核心技術的致命之痛。(4月26日《中國青年報》)

  我以為,中國彩電工業之所以犯了致命的戰略失誤,首先就在于勞動力優勢讓彩電生產商產生了光暈效應,滿足于打價格戰,而忽略了技術的創新。不能不說,在前

平板電視時代,能夠支持本土企業打價格戰的所謂“比較優勢”,即是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中國彩電企業以低于美、日等國數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勞動價格,僅僅贏得了彩電的初級市場,而高端市場始終為技術大國所壟斷。除了“價格戰”,本土企業似乎就沒有了其他更有效的競爭策略和手段。于是,不得不拼命做大規模,以量取勝,以低廉取勝,而且內部競爭過度,內耗嚴重。

  還應該看到,中國本土企業曾經把引進技術奉為圣經,在彩電工業的初始階段無疑是正確的選擇。可是,滿足于引進技術的“拿來主義”,不僅使中國廠商產生了心理惰性,懶怠于為技術創新付出艱辛的努力,同時也滋生了模仿甚至剽竊技術的投機心理。一方面外國彩電巨頭壟斷了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彩電業更新換代步伐加快,長期缺乏技術積累的中國企業,不僅缺乏發展后勁,而且也只能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始終處于落后、被動挨打的境地。

  此外,長期低廉的利潤收入,使廠商將需巨資投入的技術創新視若畏途。按世界平均水平,投入一條第五代的

液晶面板生產線需要15億美元,第七代生產線更高達40億美元。據稱,三星和索尼計劃聯合投資的第八代面板生產線可能要花費上百億美元。這對于年平均利潤僅1億美元的國內彩電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信產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在我國家電制造業平均利潤為0.61%,而廈華、海信、康佳等多家彩電巨頭的企業凈利潤率已不足0.5%。利潤低微的結果只能使中國企業陷入了惡性循環。

  另外,政府的支持乏力,使彩電工業獨木難支。無論是在美國、歐盟,還是韓國、日本,政府都采取了各種方式推動技術研發。20年前,我國政府實施“彩電國產化”重大工程,通過直接出資或發放銀行貸款的形式投入150億美元,打造出一個完整涵蓋上下游的CRT產業鏈,奠定了彩電工業的根基。然而,到了平板彩電升級換代的關鍵時刻,政府在“完全退出市場”過程中,卻放棄了其本來具有的支持產業發展的作用。

  值得憂慮的是,缺乏核心技術并非中國彩電一業之痛。

  □劉效仁(安徽職員)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