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小天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3日 11:58 《中國企業家》雜志 | |||||||||
當創業元老們連自己的利益都保護不了,小天鵝淪為資本“玩物”的悲劇命運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文/本刊記者 何 斌 3月6日的下午,很多人收到了來自小天鵝集團副總裁徐源的一封電子郵件——“我和
伴隨著人事調整,關于“小天鵝再度易主”的消息,也浮出了水面。作為小天鵝第一大股東的南京斯威特集團,自從傳出“銀行逼債,資金鏈斷裂”危機以來,在2005年末經歷了最難熬的日子:上海科技不保,被迫賣掉中紡機,黯然退出ST長嶺,斯威特系旗下只剩下了小天鵝A(000418)一家上市公司。但斯威特最終還是不得不邁出這一步——嚴曉群出售了小天鵝集團30%的股權,而啖得“天鵝肉”的則是中信信托投資公司(下稱“中信信托”)。 事情發生在3月4日。當天中午,小天鵝集團的中層干部被通知下午4點到公司開會。在4點的會議開始之前,接連開了股東會議和公司董事會會議。在會上,原“大老板”朱德坤提出自己年齡過大,要求辭去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務,獲得批準。隨后,選舉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由中信信托總經理蒲堅接任朱德坤,擔任小天鵝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而總經理一職則由兩年前從斯威特空降到小天鵝的李石生出任。 下午4點10分,當徐源匆匆趕到會場,卻獲悉包括自己在內的與朱德坤同時代的其他4位小天鵝元老:毛素潔、徐源、歐式裕和許仲倫,均因年齡原因已經被宣布退休。此前,毛素潔和徐源的身份均為小天鵝集團的副總裁。不可思議的是,在會前大家竟然都未聽聞任何消息和動靜,就被當眾宣布退休離職。如此“突然襲擊”的行事風格,與過去人們印象中溫和、保守的小天鵝大相徑庭。 誠然,新的資本進入后,由股東變動所引發的企業調整在所難免。但在朱德坤等元老退位后,這些來自資本方的代表,又將如何處置“小天鵝”? 創業者突然謝幕 2004年3月,剛入主“小天鵝”的斯威特從北京、南京和上海抽了很多人,向“小天鵝”派出了財務、營銷、采購三個工作組,進行全面考查。兩個月后,斯威特派出的三個工作組全部撤離,只留下了李石生(原斯威特集團南京管理總部執行總裁)出任小天鵝集團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兼股份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并分別在銷售公司、股份公司和實業公司派駐了3個財務主管。 “當年斯威特入駐小天鵝的時候,并沒有對原有的經營管理層進行大規模更換,并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沒有人,沒有現成的合適人選進行更換。”上海卓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龐亞輝如此評價。 而此次,借著中信的介入,還是把原有的管理班子請下了臺。 其實過去兩年來,李石生與小天鵝上上下下都還相處得不錯,小天鵝企業運行很平穩。“事前一點征兆也沒有。”就在離職的前一天晚上,徐源還在忙于接待幾位到訪小天鵝的朋友,一直到夜里11點多。“如果當時已經提前知道一些訊息,還怎么可能那么平靜。” 28年來,當初的幾位創業者幾乎耗盡了心智創下了小天鵝今天的局面,在轉眼間變得與自己毫無關系。早在1999年,小天鵝就與春蘭、海信等同時制定了經營者持股方案。然而春蘭的改制后來鬧得沸沸揚揚而被迫流產,小天鵝秘密制定的MBO方案也始終沒有獲得中央的通過。2002年,合肥兩大企業榮事達和美菱的靈魂人物——陳榮珍和張巨聲被當地政府宣布退休,還被合肥市政府聘為政府經濟顧問,并給予200萬元的獎勵。相比之下,這次不管是政府、斯威特、還是中信,都沒有對創業者們的退出給出任何說法,不管是感情上、物質上的任何措施。 命懸斯威特 在小天鵝2002年因經營問題導致巨虧4.18億元之后,政府就一直謀劃著為小天鵝找一個好婆家。“當時的考慮是,想要讓小天鵝的股權實現多元化,來改變小天鵝原來一股獨大的國有機制。”現任無錫市政府副秘書長蔣國榮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當小天鵝向外界傳達出資本轉讓的訊息之后,先后和西門子、松下這些外資家電企業溝通過。但是西門子和松下的家電業務并沒有在中國擴張的欲望,對于中國的國退民進的收購浪潮抱持觀望態度。于是,小天鵝把目光又轉回國內的民營企業。其中最讓小天鵝心動的是格林柯爾和斯威特。 爭奪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顧雛軍敗下陣來,小天鵝最終交到了斯威特的手上,雖然不是此前所宣稱的100%控股。2004年3月9日,無錫市國資委分別按照17%、48%的比例將其轉讓給南京斯威特集團和西安通郵,政府最終還是留了一手,保有剩余35%的股權。但西安通郵的股份中有80%屬于斯威特集團董事長嚴曉群,同屬“斯威特”旗下。朱德坤當時強調說:“斯威特是真心做實事的。” 嚴曉群為小天鵝設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在理順小天鵝集團與上市公司小天鵝股份關系的同時,將組建小天鵝進出口、小天鵝電子、小天鵝實業三個新的公司。除了新組建的小天鵝電子外、其他板塊則是對原有資源的重組整合。 如果要說斯威特入主后惟一最大的變化,就是讓小天鵝摘掉ST虧損的帽子。“斯威特帶動了小天鵝從低谷往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2004年5月12日成功摘帽ST,市場對小天鵝的美譽度、關注度又恢復起來。”在總結斯威特兩年來給小天鵝所帶來的變化時,李石生對《中國企業家》首先提到了這一點。 “小天鵝這兩年的市場表現的確很有起色。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其實虧損前小天鵝是不惜陣痛進行變革,卻帶上了ST的帽子。哪怕斯威特沒有介入,走過2002年的低谷以后,呈現出上升的勢頭其實也是必然的事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刃波對《中國企業家》表示說。 “虧損是多年來的矛盾經過暴露和調整之后的一個結果,更是企業轉向良性的一個開端。”徐源強調說,在決定公布虧損當年,現金流量已經是流進大于流出,企業正開始向逐漸變得健康。 據了解,雖然說一方面有小天鵝前幾年自身調整的因素,這其中更多是由于斯威特方面的“操作”使然。 在2004年4月份,小天鵝發布的2003年年報顯示,在收入、成本和息稅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比2002年大幅減少了7個多億的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于是從虧損4.18億元變成了3599萬元凈利潤盈余。2003年大幅計提壞賬準備接近1.5億元,這樣既減少了本年的稅費,又可以降低來年的費用負擔,為盈利挪出空間。 另一方面,斯威特控股后并沒有注入什么優質資產,也沒有繼續投入資金,倒是利用“小天鵝”的品牌為斯威特做了不少事。比如斯威特在南京成立“小天鵝”電子有限公司,其前身即是南京斯威特新技術創業有限公司,其數碼產品全部由斯威特生產,貼“小天鵝”商標。 在斯威特資金鏈吃緊后,嚴曉群已經主動剝離了很多其他的資產,他曾表示:“我們會重點做好包括小天鵝、小鴨在內的洗衣機業務;在高科技領導,把芯片設計重點做好。其他的比如電力、媒體等方面的投資,都適當收縮。”但是這些措施并沒有給斯威特財務帶來多大的緩解和改善,現金流方面依然吃緊。 誰也沒有想到,斯威特這么快就把小天鵝部分股權賣了出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會打小天鵝這張牌的。在斯威特的所有收購板塊中,賣場、媒體、小鴨等其他投資幾乎都是一個敗筆,只有小天鵝還算是非常優良的一塊資產。除非是出于財務上已經面臨巨大壓力,否則不會輕易賣掉小天鵝。”龐亞輝表示。 從嚴曉群來說,有兩張最終的“牌”可以自保。一是土地,他在南京有一片產業園和相關的房地產業務。另一個就是小天鵝,現在已經賣了小天鵝的一部分股權,雖然說還是實際的控股人,但是至少說明斯威特的局面已經到了十分吃緊的時候。 而部分股權轉讓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斯威特的資金壓力?雖然目前只是對外宣稱股權轉讓,但并沒有確切和正式的公告,轉讓的價格也沒有公布。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時正值斯威特對資金最為渴求的時候,中信出手不可能給太高的價,估計將會是1億元左右。而此前,除了上市公司公報已披露的違規占資和信用糾紛合計6.58億元外,斯威特系至少還面臨著2-3億元的逾期貸款壓力,資金短缺洞高達9億以上。 可以說,小天鵝的命運究竟如何發展,已經由不得自己,還得看斯威特能否成功自救。 又一個“資本玩物”? “出售小天鵝的股權,斯威特方面的目的無非是想緩解現金流的壓力,并不是針對什么人,因此這次的人事調整應該是來自中信信托方面的意見。但是具體這其中的意圖是什么,現在還不太好理解。”對于幾位創業元老的下臺,龐亞輝表示不解。 讓外人“不好理解”的,還不止這些。完成股權轉讓后,中信信托成為了小天鵝集團的第一大股東。但斯威特集團繼續擁有27.84%的股權,此外由西安通郵和無錫市國資委分別持有的24.38%和17.78%的股權依然保留未動。由于嚴曉群持有西安郵通80%的股權,所以占有絕對控股地位的還是嚴曉群。 這也就意味著,通過這樣的股權轉讓安排,嚴曉群可以在不喪失對小天鵝控制權的前提下,套現一筆數目可觀的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堪稱如意算盤。 但是,中信信托又是看中了小天鵝的什么?作為中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信信托也是中國銀監會直接監管的三家全國性信托投資公司之一。 在解釋股權轉讓時,李石生強調說:“我們很看重中信方面豐富的國際化運作經驗,通過資源的整合,可以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幫助小天鵝實現海外整體上市。”但是,這樣的說法難免有些牽強。以小天鵝目前的實力和行業投資價值,海外上市在短期內顯然并不現實。 李石生還提到了美泰克。“海爾收購美泰克,大家認為理念非常好,動作非常大,但是從各個角度來講也有一定的攔阻,特別是資金的攔阻。但是現在,如果是中信方面力挺小天鵝來進行收購美泰克,我看就沒有人不相信,不管實力還是國際知名度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有業內人士對此評價說“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炒作!” 就在3月21日,《上海證券報》一則“GE有意參股小天鵝集團”的消息又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在目前與小天鵝合資或合作的伙伴有西門子、松下、東芝、日立、富士通、摩托羅拉、梅洛尼以及GE,其中GE是其最大的合作伙伴,雙方之間的訂單曾高達1億美元。2005年下半年,小天鵝集團也剛剛與GE簽訂了一份6000萬美元長達10年的貼牌生產合同。但是作為當初引進GE項目的徐源,卻斷然否認了“GE入股”的傳聞:“空穴來風!根本就沒這個事。為什么?GE有自己的戰略,與小天鵝只是共同研發和貼牌生產的合作關系,絕對不可能投資入股或者自己辦什么工廠,他們沒有這個必要。在多年的合作中,這一點已經很明確。出現這樣的傳聞,簡直就是莫明其妙!” 頻頻曝出的這些“花絮”,難免讓外人“看花了眼”。但是與其競爭的同行,卻看在眼里、心中有數。在采訪中,甚至有幾位業內同行表示:“現在小天鵝的高層已經調整,對中層管理者也會繼續下手。很多對手就在等著這樣的機會。”據了解,由于去年業績增長的慣性,很多企業都大幅調高了今年的市場預期任務。但是從今年第一季度來看,市場的表現很不如意,很多企業出現負增長的局面。如果小天鵝因為股東變動、人事調整的振蕩,他們就可以從中爭奪市場的份額。 對此,李石生表示,在朱德坤等元老退休后,所產生的高管缺位將基本通過內部的選拔來實現,盡量減少外來因素的干擾。 但懷疑的聲音還在繼續。“不管是斯威特,還是中信,都是以資本運營為主,并沒有實業操作的經驗。”“中信的股份轉手是遲早的事,只是看在什么時候罷了。” 又是一場資本游戲?對此,中信信托的蒲堅曾表態:“中信信托入股小天鵝,不是投機,而是長期投資一項前景廣闊的實業。”但直至目前,蒲堅仍然在中央黨校學習,中信信托方面也遲遲沒有入駐小天鵝的實際舉動。 “因為中信有國資委的背景,或許其中有這樣的一種可能:小天鵝當初從國企搖身一變成為民企,現在局面卻不受掌控。或許政府不想讓小天鵝重蹈科龍的覆轍,出于這樣的擔心,讓中信出面繼續將小天鵝局勢穩定下來。”龐亞輝如此分析。 無錫當地政府方面在此時刻左右為難。“任何調整都是出自于需要。”蔣國榮對《中國企業家》的表態很是婉轉,“國資委持有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股權,只能行使相應的權力。作為大股東的斯威特想要轉讓股權,這是市場行為,政府無權干涉。但是中信信托的入股,對于小天鵝的產業運作是否會帶來好處,現在還不好說。”蔣國榮言語中透露出對于小天鵝的懷疑觀望態度。 龐亞輝也表示出了對于小天鵝命運的擔憂:“從以往來看,實業一旦淪為資本運作的‘手中玩物’,很少會有什么好的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