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行業專題--石油業 > 正文
 

民企采油局部合法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0日 10:17 《中國企業家》雜志

  民營企業通過“從外資接盤”或其它隱秘的方式大規模介入石油上游開采領域,數年來已經成為吉林油田人所共知的現象

  文/本刊記者 王志強

  “在當前炙手可熱的高油價時代,擁有一塊總儲量高達4000萬噸原油的整裝油田,對
一家國內的民營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是在吉林油田采油的某民企代表反問記者的一句話。這家民企去年剛剛拿到上述開發前景誘人的區塊。

  吉林油田是國內的第八大油田。在這里,民營企業通過“從外資接盤”的方式大規模介入石油上游開采領域,數年來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現象。

  據吉林油田公司合資合作處提供的一份材料,目前聚集在吉林油田周圍的民營石油公司有41家。2005年,這41家公司的原油開采量達到100萬噸(另一種說法為200萬噸),占到吉林油田總產量的20%。

  然而,就在一年以前,遠在數千里之外的陜北油田和新疆油田,數以百計的“油老板”被紛紛強行清理、整頓,至今尚在“老鼠躲貓”的窘境中(詳見《中國企業家》2005年第15期《中國石油開采灰色地帶揭秘》)。

  為什么民營企業在吉林油田能夠活得如此“滋潤”?“吉林模式”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中國企業家》記者近日赴吉林油田展開了調查。

  億陽的石油版圖

  五輛裝滿了鉆機、井架和發電設備的大型卡車沉甸甸地壓在蓬松黝黑的沙質土地上,紅黃色相間的起重機將卡車上的鉆井設備吊卸下來,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在周圍方圓數公里范圍內,十幾部高達20多米的鉆機正在不分晝夜地工作——每一部鉆機大約能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開鉆出超過1500米深的油井來。

  這是記者3月23日在位于嫩江與松花江交匯處的吉林油田“民114”區塊開發現場見到的景象。一個多月以前,來自大慶油田、中原油田和吉林油田的5家鉆井隊就已經開進這塊油田。“今年內的目標是打100口新井,加上原來的舊井,今年進入爭取130口井順利出油。”徐洪寶說。

  徐是“民114”區塊采油作業區的經理,他目前負責開采的這個區塊是一家名為“香港億陽實業有限公司”于2005年收購的整裝油田。該區塊總面積超過120平方公里,據稱擁有超過4000萬噸的原油儲量,是迄今為止國內民營企業獲得的最大石油區塊。

  2005年初,該區塊的前主人——香港中亞石油公司經過數年開采后,由于油藏地點分散、油層低滲透,開采投入費用較高,萌生退意。2005年4月28日,香港億陽能通實業公司通過數輪談判,以1億人民幣的價格將“民114區塊”攬入旗下。

  據大慶石油勘探局和吉林石油勘探局組成的專家組給出的報告稱,“114區塊”遠景資源量為4000萬噸,具有較好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及經營前景。”以此資源量,如果按照目前國際標準7.5桶/噸計算,該報告所指“民114區塊”的石油儲量的市值將高達180億美元!吉林石油勘探公司對“民114區塊”的出油率評估系數采用的是0.1左右,即便如此,“民114區塊”最終可采價值也在18億美元以上。

  據記者多方了解,擁有“民114區塊”的香港億陽實業有限公司實際的控制方是在內地民營企業界頗有名氣的億陽集團。這家成立于1988年的民營企業以做電信軟件起家,今天已經成為國內實力不菲的多元化企業集團;去年5月發生的那場深圳航空控制權爭奪戰,更是令億陽在國內資本界名聲大噪。在交通建設領域,億陽集團也因擁有南京長江三橋的收費權而令業界印象深刻。

  億陽集團通過注冊香港億陽實業有限公司進入國內石油開采領域是最近發生的事情。《中國企業家》記者獲知,億陽石油產業的海外布局其實已具相當規模。近三年來,它與中國石油一起開發烏茲別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氣市場,合作進行三個地區十余個區塊的開發評價。

  據了解,由于在基建、交通領域的投資占用了大量資金,億陽集團在2005年上半年收購“民114區塊”后并沒有立即投入資金進行開采。直到最近,得到英國匯豐銀行的投資之后,億陽才啟動整體開采工程。據億陽集團一位高層透露,億陽今年在“民114區塊”的目標是打100口新井和10萬噸原油,到明年,將增加到開采200井和年產量20萬噸原油的規模。

  “吉林模式”來由

  目前,在吉林油田的41家民營石油公司中,規劃年產原油10萬噸的億陽公司并不是規模最大的一家。據介紹,2005年,吉林油田合資合作生產單位年產原油達10萬噸的有三家,年產1萬噸的有21家,在所有的合資合作生產單位中,規模處于前列的6家公司原油產量占到了總產量的60%以上。據了解,目前,吉林油田的MI、JOG、京源等公司都在加大新區塊的整體開發力度,這三家公司今年的鉆井數量和原油產量規劃比去年高出50%。

  在原油年產量僅為大慶油田1/10的全國第八大油田——吉林油田,為什么周圍聚集了如此之多的民營企業呢?

  這還得從中石油上世紀90年代后期引進國外石油投資者說起。1997年12月,準備海外上市的中石油為降低勘探和開采成本,將旗下13個“低品位油田”區塊進行國際招標,尋求外資石油公司合作開發。所謂“低品位油田”,是指在當時勘探水平下,經分析和評估而定低滲透、低豐度和低開采的油田。據了解,13個對外合作區塊分別分布在遼河、大慶、大港、四川和新疆油田。吉林油田的5個區塊也包括在內,這5個區塊分別是位于新民采油廠附近的“民114區塊”、紅崗采油廠的廟3區塊和大安北區塊和長春采油廠的莫里青等區塊。吉林油田公司合資合作部一位高級工程師稱,吉林油田地塊的油質特點與陜北油田極為類似,都屬于稠油,一般采出率不會超過10%。

  當時,大批中小型外資石油開發公司應聲前來競購,注冊地位于香港的中匯石油公司(現改名為中亞石油公司)與中石油簽得其中的“民114區塊”。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合作時間為30年,合同期間由香港中亞公司負責勘探和開采的全部投資,吉林油田合資合作部進行布井和設計開發方案,產出的原油由中石油按市場價終一收購,收入雙方進行分成——吉林油田兩成,香港中亞公司八成。目前在吉林油田采油的41家民營公司,大部分都是以這種“二八分成”的原則與中石油合作,少數企業甚至有“一九分成”原則。

  記者從中石油內部網站查到,中石油發起的此類區塊的對外合作開發從1996年開始,到1998年達到頂峰。進入2001年以后,由于國際油價漸漸走高,中石油在系統內部一度喊停了這種合作開發方式。

  據不完全統計,中石油在此期間拿出來與國外石油公司合作開發的區塊在30個以上,但合作期間,由于考慮到開采成本和投資回報率的問題,以及多數外資石油公司不適應中國的投資環境,造成大部分合作區塊原封未動的現象。

  自2001年以來,中石油集團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引進的數家外國石油合作者開始相繼從合作項目中退出。到2004年,這種撤資的現象達到高峰。除了這些中小型國際油公司從合同區塊撤退以外,連殼牌、意大利Eni和美國阿帕奇石油公司這樣的國際石油巨頭也紛紛退出其在中國的合作區塊。

  一位駐上海的某國外石油公司的勘探工程人員告訴記者,“中國新探明的石油儲備質量一般都較差,開發成本高、風險大,而外資石油公司對投資的穩定性要求是相當高的,他們每做一個項目,要經多方論證和充分的信息了解之后,知道肯定能賺錢以后,才會投資。”

  據了解,當時中石油引進的多元化能源巨頭——必和必拓、澳大利亞環球公司和加拿大艾芬豪能源集團旗下的泛華能源公司均在數年前退出了中國部分區塊石油勘探開采,這些退出的區塊,有的被中石油回購,有的再度進行了開采權的轉讓。

  外資在中國投資石油上游業務的停滯和退出,成為國內民營資本進入石油開采上游地帶的天賜良機。

  披著“外資”外衣的民營資本

  《中國企業家》記者在大慶采訪調查得知,當地最大的民營石油開發商——香港中亞石油公司的“肇13區塊”就是2001年從加拿大泛華能源公司手中接過來的。中亞石油公司注冊地在香港,總部實在北京。其老板王樂天,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下海后曾從事商業地產開發。早在1995年,他就注冊了一家名為吉林華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石油開發公司,該公司與當時吉林省油田管理局共同投資興建了JOG石油公司。而他位于黑龍江省肇州縣西10公里的大慶油田“肇13區塊”是目前的主力油田,面積達100多平方公里,目前年產原油40萬噸。記者在中亞石油公司采油現場看到,該公司擁有一幢現代化的8層豪華辦公大樓,看起來實力不俗。

  據了解,在買下該區塊之后,中亞公司并沒有立即大規模開采,直到2003年,油價漲至35美元以上,“肇13區塊”才投入到整體開發當中。目前,中亞公司已經開采400多口油井,加上2001年在吉林油田的“乾安130區塊”和“民47區塊”,該公司目前一共具備近50萬噸原油的年開采能力。

  吉林油田合資合作部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除億陽和中亞公司外,在吉林油田具備較強實力的還有一家名為MI能源的石油開采公司。該公司注冊地為百慕大群島,但公司總部也位于北京,其創始人張瑞霖來自國內。目前,MI能源公司擁有大安、莫里青、廟3和勝利油田的義64等四個大型區塊。這四大區塊以地處吉林省大安市境內的大安油田的儲量最為豐富,其經國家礦產委員會油氣專委會審查批準的探明儲量達1億多噸。2005年1月,在高油價的刺激下,大安油田已經進入全面開發階段。據MI能源公司大安采油廠一位負責人透露,大安區塊目前共投產新井200多口。自投產以來,該區塊已經累計生產原油30多萬噸。

  MI能源公司目前擁有的四個區塊同樣來自當年中石油在1997年12月引進的外資石油公司——美國微生物采油公司,只不過合作方式與中亞石油公司略有不同。據MI能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介紹,2001年,MI能源公司通過與美國微生物采油公司合資的方式進入石油開采地帶。合資后,外資所占的股份漸漸被MI能源公司買下。目前美國微生物采油公司在中國的項目已完全交給MI能源公司操作。

  民營油企在吉林油田“登堂入室”,比之處在“灰色地帶”的新疆和陜北采油民企,可謂“冰火兩重天”。為什么?中石油集團對外合作部一位負責人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說,在新疆油田和陜北油田開采原油的民企營被勒令清退的原因,在于承攬開采項目時沒經過中石油同意。不過,記者通過調查得知,在中石油提供對外合作的區塊中,有相當部分至今沒有做任何登記。

  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在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廠附近的松花江上存在一個無政府收費管理的“黑渡口”,每天晚上都有數十輛原油運輸卡車通過擺渡運往對岸的黑龍江省肇源縣,而對岸同樣有大量石油運往松原進行“異地處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原油大部分產自吉林油田和大慶油田沒有登記的邊緣區塊。這些區塊由于面積小,油層厚度不夠,往往被中石油的油田公司所忽略。

  披著外資“外衣”的國內民營資本,雖然能夠堂而皇之地在國有石油公司的眼皮下打油,但似乎依然存在難以說清的“灰色地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9,35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