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思路:建設新農村重在技術支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3日 01:31 中國經濟周刊 | |||||||||
★文/舟野 美國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指出:21世紀世界農業將迎來大變革的時代,全球范圍內將出現“第三次浪潮農業”——人類從工業經濟走向知識經濟時,通過應用高科技成果,使工業經濟下的農業變成一種嶄新的知識產業。面對“第三次浪潮農業”的到來,許多國家不失時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美國在這方面就走在前列,成績顯著。
引導傳統農業進入生物工程時代 美國政府認為,改變農村面貌最重要的政策是推動農業生產與時俱進。21世紀是生物技術大放光彩的世紀,而農業將是生物技術獲得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統計資料顯示,過去20年,美國在開發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的投入年均增幅達15.5%,期間,美國政府的專項撥款達35億美元。 由于資金的轉移和企業家們的高度重視,現代農業已成為美國高科技最重要的買主,精確農業、工廠化農業、觀光農業等在美國經濟生活中呈現出光彩奪目的魅力。電腦業巨頭IBM公司承認,農業部門是電腦業最大的買主,農場主用計算機監測土壤的鹽分、酸堿度、溫度、成分等,識別雜草和病毒,從而準確采取有效的措施。 科羅拉多州的農場主布賴恩由于采用了經過化學處理的轉基因良種,種子不僅抗霉菌,保證發芽,而且產量高,蛋白質含量也高。一袋普通玉米良種(8萬粒,可種2.5英畝)的售價在90至100美元之間,而轉基因良種,每袋要高出22美元。今天的美國農民,普遍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對買主實現按需生產的承諾,將市場風險減至最小。 讓農民與都市農業攜手 在美國,并不單純提倡“城市化”,也不鼓勵農民放棄土地耕種轉向工業生產。而是根據市場運作規律,積極發展都市農業。 都市農業生產一般在都市農業園區內進行,這是一種農場與城市社區聯合互助的組織形式,通過政府部門的協調,在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參與城市農業生產的居民,與農莊主或種植者共同分擔生產成本、風險及盈利,農業園區努力為市民提供安全、新鮮、高品質且低于市場零售價的農產品,也為農民提供了固定的銷售渠道,做到雙方互利。 布賴恩除了耕耘家鄉的土地外,10年前他以30萬美元資金入股進入都市農業園區,目前的年凈收入超過5萬美元。 近20年來,美國都市農業園區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已占美國農業生產總面積的 10% ,其生產的農產品價值已占美國農產品總價值的 1/3 以上。 向農民提供農業信息服務 美國農業基本上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民根據市場信息經營和管理農場,獨立做出生產和銷售決策。由于美國農業的商品率和出口比重大,使得它不但受到國內市場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國際市場的左右,離開了準確、及時、權威的市場信息,美國農業將無所適從。 美國市場信息主要是通過農業部市場營銷局與分布在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報價員配合提供。市場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生都是由市場調查員來完成。這些調查員是市場方面的專家,其對所報告農產品的質量、等級、價格等情況非常熟悉,甚至對沒有劃等的農產品也能用大家都明白的術語報道出其成交時的質量和價格,使不同市場的逐日價格及供求信息具有可比性。這些信息借助于通訊衛星可以在瞬間傳到100多個地面接收站。如在西海岸的消息,幾秒鐘就可在東海岸和其他地方收到。 為確保農民利益,根據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農業部每個月都要對世界農產品的供求形勢進行一次預測。 目前,美國農業的信息化程度高于工業,美國農民與巨大的信息流緊密聯接。借助電話線等方式使計算機聯網,農民在家里就可使用全國各地的政府農業中心、大學、科研院(所)和圖書館里的數據庫,可以獲得關于產品價格波動、品種改良、新型農業機械、動植物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最新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