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家電業 > 正文
 

應對歐盟雙綠指令 家電業需環保升級占據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2日 09:23 中國產經新聞

  CIEN記者 魯菲 報道

  限制中國機電產品進入歐盟的兩項指令,讓中國的家電企業紛紛開始行動起來,對自己的生產線進行了技術改造。

  2006年,被我國家電行業稱為“歐盟雙綠指令”的《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
WEEE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簡稱ROHS指令將全面執行。“雙綠指令”將出口到歐盟的家電產品的綠色、環保門檻再度提高,如果在歐盟當地銷售自有品牌,中國企業就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歐盟雙綠指令”直指中國

  早在2003年2月,歐盟就頒布了《廢棄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WEEE指令規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歐盟市場上流通的電氣電子設備的生產商包括其進口商和經銷商,必須在法律意義上按其產品所占市場份額的比例,承擔支付自己報廢產品回收費用的責任。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歐盟市場的電氣和電子產品不得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溴聯苯和聚溴二苯醚等6種有害物質。

  分析人士指出,“雙綠指令”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大型家用電器、小型家用電器、IT和通信設備、消費產品等10大類、近20萬種產品,幾乎涉及所有的電子信息產品,并且多是中國主要的出口電子電氣產品,而中國家電協會的統計表明,中國出口歐盟的家電產品占家電出口量的30%。

  “這兩項指令的實施,將可能導致我國出口歐盟的家電價格上漲10%,成本上升的結果就是與國外產品相比競爭力下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的家電專家陸刃波認為,這是對中國家電企業的最直接影響。

  “一些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生產企業和低技術產品將被排斥出歐盟市場。”另一位業內人士對CIEN記者說。

  中國家電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電向歐盟的出口量已經占到總出口量的32%,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家電出口市場。他們預測,歐盟兩項指令付諸實施后,約120億美元的中國機電產品將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我國家電企業長期以來過分追求成本的降低,環保環節一向薄弱,因此目前面臨的壓力也最大。而多數外資企業本身對環保的控制比較嚴格,和國內的家電企業相比,它們所受的影響要小得多。

  中國企業爭搶先機

  進入2006年,無論從國內外行業發展趨勢還是從政府市場準入的要求來看,節能、環保都已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大問題。然而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下游渠道商實力膨脹,價格戰越來越激烈、行業利潤日趨微薄的背景下,中國的家電企業能否順利完成節能化、環保化轉型,抓住行業機遇,重新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CIEN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針對歐盟的“雙綠指令”,中國的一些家電企業已經積極行動起來。海爾集團投入了近400萬元在青島總廠改造了3條

液晶電視機生產線,推行了“零鉛工程”; TCL也建立了3條符合歐盟要求的無鉛生產流水線,實現在生產過程中的“無鉛焊接”;
中興通訊
為應對歐盟指令,已經在去年年底生產出國產第一款無鉛手機,并開始銷往英國。

  康佳集團質量管理專家劉立在3月17日接受CIEN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05年開始,康佳投入大量資金先后對莞康的兩條生產線、安康的一條生產線和牡丹江康佳的一條生產線進行了無鉛化改造,重點對回流焊、波峰焊等設備進行了升級。”

  截至目前,這4條生產線已經整體改造完畢。“接下來,康佳還會有步驟地對其余生產線進行無鉛化改造,未來的康佳彩電將全面與鉛、汞等有害物質絕緣,最終全面實現綠色生產。” 劉立對CIEN記者說。

  電子產品和生產線的綠色改造是對目前我國家電企業綜合實力的一次考驗。業內人士測算,改造后,整個行業的成本會增加8%左右,而分攤到彩電制造企業身上的成本約有2%-3%。

  對于成本的增加,劉立認為,康佳率先對產品和生產線進行的無鉛化改造無疑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方面順利拿到了彩電產品外銷的通行證,同時也搶得了國內綠色彩電消費市場的先機。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52,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