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在華并購提三個必須 警惕外資斬首并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1日 11:16 中國經營報 | |||||||||
安邦視線 一些跨國公司在華并購的基本要求是三個“必須”: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必須超過15%。這種高要求一方面體現了外資在中國并購的“進攻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到處充滿了便宜的收購對象!
去年以來,國內出現了多種反思潮流——有對改革方向的反思,有對外貿的反思,也有對引進外資的反思。如此多的“反思”集中出現,實際上折射出當前中國社會經濟轉型過程的復雜性。 在今年兩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并購提出了強烈質疑。李德水強調,如果聽任跨國公司的惡意并購自由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的自主品牌和創新能力將逐步消失,國內龍頭企業的核心部分、關鍵技術和高附加值就可能完全被跨國公司所控制,甚至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體——一大批骨干企業也將不復存在。那樣,我們將會出現核心技術缺乏癥,在國際產業分工的格局中,中國只能充當打工者的角色。在這種發展模式下,中國的GDP增長很快、規模很大,但卻是“虛胖”。 作為國家現職高級官員,李德水對外資并購提出如此強烈的意見,十分罕見。雖然跨國公司來華并購是市場行為,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必然組成部分,然而,對于中國正在涌現的外資并購潮,的確需要進行反思。 據了解,一些跨國公司或基金在華并購的基本要求是三個“必須”: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必須超過15%。這一策略被稱為外資并購的“斬首”策略。在我們看來,這種高要求一方面體現了外資在中國并購的“進攻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外資對當前中國并購市場的形勢判斷:這是一個剛剛涌現的冒險樂園,到處充滿了便宜的收購對象! 對于相當一批外資來說,現在是收購中國企業的最好時機,收購價格正像中國的勞動力一樣,與歐美市場相比十分廉價。在國內啤酒行業、日化行業、膠卷行業、電池行業的并購,外資都有經典的并購與出售案例。 面對外資的并購,國內雖然不能動輒拿出“民族工業”的招牌來進行抵擋,但從國家經濟安全和產業發展來說,進行合理的管制并非沒有道理。事實上,這種管制也是國際慣例,許多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面對關鍵行業的收購時,都會無一例外地“講政治”。以美國為例,對外資并購美國企業的行為,在國會、政府層面都有多種限制和審查規定。對于某些行業,即使允許外資收購,也會有股權比例的限制。 與之相比,國內在外資并購方面缺少足夠的制度和管理。坦率而言,中國的并購市場就像一個籬笆稀松的“菜園子”,是一個缺乏法律和規章、缺乏流程限制的粗放市場。外資不抓緊這個時候來快速“收割”企業,更待何時?因此,參考國際規則與慣例,建立與完善中國并購市場的規則,是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