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奧迪在中國的優勢地位面臨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14:44 《商務周刊》雜志

  □記者 襲祥德

  一旦主角全部登場,好戲就該上演了。

  目前的中國豪華車市場就是這個樣子。奧迪、寶馬、奔馳、凱迪拉克四大豪華車家族先后在中國實現本地生產,賓利、勞斯萊斯、邁巴赫、蘭博基尼、保時捷、法拉利等頂級豪
華車則通過在中國的授權經銷商,也獲得了驚人的銷售業績。

  當然,對于所有企圖在中國這個驚人的市場里掘金的豪華車企業來說,奧迪是無法回避的競爭對手。由于大眾汽車對中國的堅定信心,自1990年代開始,奧迪100就已經在中國生產,奧迪A6、奧迪A4的暢銷更加使奧迪成為中國高檔轎車市場的領頭羊,占領了65%的市場份額,并幾乎壟斷了公務車市場。

  第一個挑戰者是寶馬。2003年10月,寶馬集團與華晨汽車成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寶馬3系和5系成功實現國產。經歷了初期的銷售下滑后,高傲的寶馬逐漸認清中國形勢。看準了對手是誰,寶馬真正出擊的時候也就到了。

  2005年12月,作為新的競爭者,國產奔馳E280和E200K兩款車下線,奔馳國產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后終于如愿以償。

  奔馳的領導者并不認為已經錯過機會,而是自認來的恰到好處。“在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消費者購買能力的提高和審美情趣不斷提升的局面下,正催生出更多的豪華車需求。”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銷售總經理魏德博士指出,奔馳最豪華的S級轎車在中國的銷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

  寶馬同樣印證了這種情況。寶馬代理商北京盈之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瑩告訴《商務周刊》,如果把寶馬車的銷量按照金字塔排列,中國市場金字塔的塔基,是最豪華的寶馬7系,5系處于中間位置,相對低端的寶馬3系只占塔尖很小一部分——而世界平均的寶馬銷量則是正好顛倒的,價格最低的3系銷量最大,位于金字塔塔基,5系在中間,7系是最少的。這或許意味著中國豪華車市場仍不成熟,但對汽車廠來說卻是最爽的,以進口為主的高檔豪華車現在賣得最好,隨著中低端的豪華車在中國實現規模化生產,中國的市場潛力也正好逐漸釋放出來。

  不可忽視的還有另外一支力量。2004年以來,隨著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崛起以及日韓汽車在中國的暢銷,20萬元以內的家庭轎車競爭愈加激烈,利潤不斷下滑,大眾、通用、豐田等企業開始將更加高端的車型導入中國市場。大眾輝騰、通用凱迪拉克、豐田雷克薩斯、豐田皇冠、日產天籟、日產風雅、日產無限都以極快的速度進入中國或者實現國產,這些新的進入者與寶馬、奔馳、奧迪等專注于生產高檔車或豪華車的企業之間,不僅存在著市場份額的爭奪,而且也蘊涵著它們在全球豪華車市場揚名立萬或者反敗為勝的重大機遇。

  實際上,豪華車品牌集體涌入中國市場并非無的放矢,他們看到的是中國奢侈品消費的持續增長。

  美國高盛公司關于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2005年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總銷售額做出近20%的貢獻,豪華汽車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之一。

  該研究報告稱,在未來4年中,中國奢侈品消費需求將達到每年約25%的復合年增長率,在2015年將占世界總銷售額的29%。屆時,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將可與處于第一的日本人相比拼。

  如果是一位社會學家,他一定會從中看出憂患來。但企業存在的第一要務畢竟還是生產和銷售產品。試圖在中國有一番作為的豪華車品牌焉能對如此蓬勃市場視而不見?在經過了2005年的熱身之后,2006年,他們的第一個回合開始了。

  奧迪全線壓境

  2005年,奧迪在中國成功實現了全車系的更新,向中國市場投放了新奧迪A6、新奧迪A4及新奧迪A8L,刺激了奧迪銷量的增長,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銷售5.8萬輛奧迪品牌汽車的業績,比2004年增長9.6%。

  但是,奧迪所面臨的競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在失去獨此一家的市場地位后,奧迪每一種車型都面臨無數的競爭對手,要想保住現有的市場份額已然壓力重重,何況還要繼續拓展市場,奧迪醞釀多時的管理結構調整終于在2006年初水到渠成。

  1月12日,一汽大眾奧迪事業部正式成立,全面接管奧迪在華國產車、進口車銷售、品牌戰略等各項業務,并獨立運作奧迪品牌。奧迪事業部部長由曾任奧迪歐洲、中國區銷售主管的安世豪擔任。

  在獲得新的任命后,安世豪表示,奧迪事業部的主要功能是統籌在華業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集中調配,提升奧迪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品牌滿意度與贏利能力。

  奧迪的經銷商已經能夠感受到變化。“幾年前奧迪很少開會,經銷商抓緊賣車,廠家抓緊生產,這是大家的根本任務。但是從去年底到現在,也就是奧迪事業部成立前后,變化已經越來越多。”奧迪經銷商北京奧吉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慶告訴《商務周刊》,原來經銷商和奧迪廠家的溝通很少,沒有反饋,現在每家店每周都要向奧迪提交市場反饋。“原先廠家排產的人是不需要了解市場的,反正當時都能賣得出去,現在市場情況變化了,必須更多注重我們的信息。”郝慶說,奧迪對于經銷商滿意度的考核以及培訓也愈加嚴格。

  一位熟悉奧迪的業內人士向《商務周刊》表示,在激烈的競爭面前,奧迪準備通過打造一個強有力的經銷商網絡和銷售隊伍來保持優勢,這正是把安世豪調到中國擔任奧迪事業部部長的原因。安世豪一向以善于營造優秀的經銷商網絡著稱,據稱奧迪公司董事會主席文德恩博士向一汽集團總經理竺延風介紹安世豪時表示:“我把我們最棒的人給你了。”

  在進行管理結構調整的同時,奧迪對產品的調整也在加緊進行,其中的重點是將奧迪A6的形象由公務車向私人商務車轉變。“支撐任何一個品牌的絕對不是政府,奧迪很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吃政府的老底很容易有一天突然倒下。”郝慶說,“在奧迪公務車市場沒有萎縮的情況下,經銷商正在把銷售領域擴大到私人消費者。與市場銷售相配合,你也能發現,奧迪已經突破了原來含蓄的形象,現在做得很夸張。”

  郝慶告訴《商務周刊》,最近半年多,在新A6的銷售方面已經有70%左右是私人購買,其中有三到四成是純粹私人使用。

  他認為,從經銷商角度講,真正對奧迪有沖擊的品牌目前還沒有,因為奧迪最集中的價格段是35萬-65萬,而在這個范圍內,寶馬和奔馳都沒有足夠多的車型和遍布全國的經銷商網絡。他說:“奧迪在全國的網點有100多家,這是多年衍生發展起來的,寶馬和奔馳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

  但激烈的競爭離奧迪確實越來越近。奧迪在中國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產品線長,這是任何品牌都可以看到的規律,奔馳和寶馬國產化后也會逐步效仿,一方面拉長它的產品線,另一方面把價格降下來。

  郝慶認為,真正的競爭應該在2007年全面到來,“最晚不會過2007年底,就會打得很慘烈了。”郝說,“到時候奔馳和寶馬都將實現量產,并引進更多車型。”

  不過,奧迪準備在2006年就先下手為強,計劃在中國銷售7萬輛奧迪品牌汽車,并向中國市場投放數款新車型,“今年,TT、S8、S4、Q7,歐洲能見到的奧迪都會進入中國,Q7已經列入計劃了,A8會加大供應量,畢竟誰的保有量大,誰后面的工作就好做。”郝慶說。

  據了解,在今年、明年、后年奧迪都會有較大的動作,尤其是新A4、A6,每年都有變化,目的就是為了應對奔馳、寶馬和日系品牌,通過改款和提高現有車型的配置,提高奧迪車的性價比。

  奧迪中國區執行總監何聞山向《商務周刊》透露:“奧迪還將進一步拓展經銷商網絡,覆蓋更多城市,并將繼續致力于包括營銷、生產和服務在內的整體品質的提升。”

  寶馬糾錯反擊

  史登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1月19日,這位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對2005年寶馬中國業務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2005年我們在中國的市場表現非常好。”史登科對《商務周刊》說,“我們超過整體汽車業的平均增速,這一年我們很慶幸。”

  2005年,中國大陸成為寶馬集團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BMW品牌的銷量達23595輛,增長52.4%,其中1.53萬輛由沈陽的合資工廠華晨寶馬生產,增長76.7%,8295輛為進口車,也增長了21.6%。與2004年相比,BMW3系的銷量幾乎翻了一番,5系也售出7054輛,增長62.3%。

  這與2004年的嚴峻狀況截然相反。當年寶馬在中國大陸市場共銷售15829輛,比2003年下滑15.3%,其中國產寶馬僅銷售了8661輛,中國成為2004年寶馬亞洲唯一下滑的市場。

  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是由于國產寶馬初期市場策略失誤。2003年寶馬剛剛實現國產時,并沒有把奧迪放在眼里,但在中國市場盤踞數年的奧迪,則將寶馬視為頭號敵人。寶馬上市之前,奧迪A4先期布局,制訂了一套比奧迪A6還要高的價格體系,這讓認為自家品牌要遠高于奧迪的國產寶馬將價格定得更高。

  寶馬為自己的高傲和對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錯誤判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直銷售不暢。2004年底,受命于危難的史登科出任新組建的寶馬大中華區CEO,開始調整在中國的市場策略,并將奧迪確定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反擊隨即開始。

  2005年初,寶馬首先做出大幅的價格調整,寶馬3系和5系降價5萬—10萬,以便與奧迪競爭,隨后寶馬在中國推出新7系和新3系,并通過非常有效的價格策略和市場策略抵制了奧迪的競爭。

  李瑩告訴《商務周刊》,從經銷商角度看,寶馬公司越來越貼近中國市場。“寶馬在中國是一個新進入者,通過這兩年在市場的磨煉,越來越重視中國消費者,也更傾聽我們經銷商的想法了。”她介紹,經銷商基本能直接把客戶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反映給寶馬,寶馬的很多政策都是在中國經銷商的建議和意見基礎上做出的。

  目前,寶馬的價格已經能夠被中國消費者所認可,比如新3系價格只有33萬多,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盡管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史登科并沒有忽視競爭對手的威脅。“中國汽車市場一直有動蕩起伏在發生,市場的競爭格局在發生變化,奔馳已經開始在中國生產,日本廠商也在中國引入一些高端車型。”史登科說,“寶馬會非常仔細、非常認真的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保持我們成功發展的勢頭。”

  李瑩認為,從市場細分來看,只要寶馬的價格符合中國國情,它與奧迪其實并不存在十分激烈的直接競爭。“寶馬和奧迪品牌的消費群體是不一樣的。”她說,寶馬的客戶是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他們是一個很活躍的群體,喜歡顯示自我,勇于自我挑戰,勇于享受駕駛樂趣的一群人”。

  從世界范圍看,與寶馬展開激烈競爭的是奔馳。“由于國產奔馳的產量還受到限制,與寶馬的競爭還看不出跡象,對市場的影響最好等到今年年底再做判斷。”史登科對《商務周刊》說,寶馬已經為迎接新的競爭在做充分的產品準備和服務網絡建設。

  史登科表示,今年寶馬每季度或者每半年都會有新的車型推向市場,比如會在現有車型上搭配動力更強、更節油的發動機,有些新的技術和配置會引入現有車型。他說:“我們還會到更多更新的城市去拓展網絡,2006年我們在銷售服務方面計劃增加20個網點。”

  事實上,目前寶馬在中國的銷售結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寶馬3系的銷售逐漸成為主流,超過5系和7系的銷售。”李瑩說,無論對寶馬還是盈之寶這都是一個激勵。

  奔馳低調出擊

  2005年12月22日,國產奔馳終于低調上市,首次投放市場的國產奔馳車型分別是全新E280轎車和E200K,既定零售價格分別為人民幣62萬元和52.5萬元,這普遍低于之前業內人士的預期。

  盡管由于首次上市的數量有限,各地國產奔馳出現了熱銷的情況,但多數寶馬和奧迪經銷商告訴《商務周刊》,目前并沒有對他們的銷售構成影響。從目前看,國產奔馳的產品線非常短,一共只有兩款車,據透露2006年的生產計劃不過5000輛。但他們都認為,奔馳這個對手的確厲害,很可能在未來成為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重要博弈者。

  “從這次定價來看,奔馳沒有重蹈當年寶馬的錯誤,奔馳非常聰明,比如它的宣傳現在非常低調,越是這樣作為我們的競爭對手就越可怕。”奧迪經銷商北京奧吉通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慶對《商務周刊》分析到,“奔馳本身是這個行業里品牌最響的,它能夠把姿態拉到這么低,而且它的廠址在北京,是行政色彩和行政保護最濃的地方,它的合資公司在北京是最有實力的汽車公司,他的低調表現出來的姿態很可怕。”

  此前,北京奔馳公布的國產奔馳當年上市年產銷計劃是2萬輛,隨后可能擴大到8萬-10萬輛,不過這個規劃顯得有些過于宏偉,畢竟奧迪在中國多年,2005年也不過銷售了5.8萬輛。

  分析師們認為,中國的豪華車市場年需求量約在10萬輛左右,其豪華特性決定了市場難以出現爆炸式增長。因此,國產奔馳進入后,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從寶馬、奧迪杯中分羹。

  有媒體將國產奔馳E級轎車的消費群體形象地描述為那些“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專業人士和社會精英”,其中主要是成功的私營企業主。但問題在于,中國的私營企業主普遍講究排場和面子,按照這個價格,他們似乎更愿意購買一輛頂級的進口S級奔馳,或是原裝的寶馬7系。

  在郝慶看來,現在國產奔馳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幾年內迅速提高銷量,這樣才能實現大批量生產和提高國產化率,否則依靠組裝的方式必須繳納整車關稅,國產奔馳的成本難以降低。汽車的成本高直接導致銷售量有限,銷售數量有限就難以通過國產化降低成本,這勢必形成惡性循環。

  新的競爭者

  如果沒有新競爭者的加入,國內豪華車巨頭之間的競爭其實還算不上激烈,由于寶馬、奧迪、奔馳都有各自的獨特定位和風格,因此所吸引的消費群體也有所不同——之所以中國豪華車市場在2005年開始呈現出白熱化,還要歸功于日系車的加入。

  2004年9月,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最新車型TEANA天籟上市。作為東風日產合資一年的全新標志,TEANA天籟3.5升和2.3升車型售價24.98萬-34.98萬元,與奧迪產生直接競爭。

  2005年3月,國產新皇冠上市,同時發布了多達7種選擇的廣泛級別,覆蓋了從32.8萬—48萬元的價格區間,目標同樣直指奧迪。

  “奔馳、寶馬這些大目標很容易去防,像日系的這些品牌就比較可怕。”郝慶說,2005年天籟和皇冠迅速占領了30萬元左右的市場,這塊市場原來在奧迪中占的比例較大,天籟和皇冠的沖擊可以直接波及到40萬元以下的奧迪車型。

  在歐美市場,年輕的日系車一般不被認為是講究貴族出身的豪華車。例如,盡管奧迪將皇冠和天籟作為競爭對手,寶馬和奔馳也將奧迪作為競爭對手,但歐洲血統的寶馬和奔馳絕不承認皇冠和天籟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寶馬、奔馳顯然認為,日系車的品牌內涵無法與它們相提并論,把天籟、皇冠當成競爭對手,不僅會使自己的品牌價值降低,還會反過來提升天籟和皇冠的品牌價值。

  但在中國這個新興市場,幾乎一切標準都是從頭開始,豪華車與高檔車在混淆之中陷入一場事實的競爭。

  “他們不賣性能,而是賣配置,日韓的車迎合了中國消費者的偏好,國外的車越做越小,但外國的車進來都要放大一號甚至幾號,天籟做的就很大,根本不像日本車,日本可能研究中國人的消費心理比較透一點。”郝慶表示,日本車在迎合了這種心理之后,不斷往里填充一些高科技配備,像奔馳S級和寶馬7系中才有的許多配置都用在這類20萬—30多萬元的車上,“將整個游戲規則打亂”。

  除天籟和皇冠,2004年豐田凌志系列車型也正式在中國更名為“雷克薩斯”。從2004年底開始,雷克薩斯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銷售渠道。2005年3月,運動型豪華轎車雷克薩斯全新GS430和GS300正式登陸中國,售價59萬—74萬元,之后雷克薩斯多個車型陸續進入中國,試圖從中國正在崛起的豪華車市場中淘金。

  2004年6月,通用汽車也將其頂級品牌凱迪拉克引入中國,這一老牌的美國豪華車希望通過與寶馬、奔馳、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競爭重新獲得光彩。經典車型CTS實現國產后,2005年凱迪拉克又迅速完成了對豪華運動轎車、豪華SUV、豪華跑車等細分市場的全覆蓋,推出的三款車型六個型號,覆蓋了從43.8萬-128萬元的價格區間。

  在成功推出天籟后,日產汽車也將其更多的高檔品牌引入中國,其中包括2004年登陸中國的西瑪和2005年登陸中國的風雅貴士和Infiniti。“中國汽車市場豪華車的銷量近年來有著顯而易見的增長,消費者對豪華車的需求尚有很大潛力,并且對豪華車的綜合要求更高。”日產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口車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泉田金太郎告訴《商務周刊》,這堅定了日產拓展中國豪華車市場的信心。

  把寶馬帶回快速增長軌道

  ——訪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CEO史登科博士

  2004年11月,50歲的史登科博士被任命為新組建的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CEO,該部門負責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業務。其時寶馬在中國形勢頗為危急,是寶馬全球5個銷售區域中唯一出現下滑的市場,國產寶馬不僅沒有成功挑戰奧迪,反而身陷價格尷尬之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史登科帶領寶馬大中華區從逆境中走出,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上獲得了最快的增長速度。他認為,下一步就是怎樣保持寶馬這種增長勢頭。

  《商務周刊》:寶馬2005年的市場業績已經公布,您如何評價去年所取得的成績?

  史登科:2005年,寶馬汽車已經成為豪華車領域的世界第一名,銷量領先于奔馳,對奧迪的優勢也在繼續擴大,寶馬總銷量已經超過奧迪30萬輛以上。顯然,在將來的歲月里,寶馬將成為別人追趕的對象。

  不過,我們對此是非常清醒的,寶馬將盡最大努力去保持這種領導地位,在中國我們還不是市場第一的領導品牌,我們還在追趕別人,但是2005年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進步。

  《商務周刊》:這種進步具體表現在哪里?

  史登科:從銷售業績來看,2005年寶馬主要車型都在中國市場獲得了認可和接受,比如我們X家族車型,X5和X3的銷量增長是57%;我們的7系列在基數比較高的基礎上獲得了差不多20%的增長;我們的3系列盡管中間有車型的更新換代,也獲得了翻番的增長,5系列的增長是63%。

  從數字來看,寶馬的增長高于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長速度。非常合乎邏輯的推理是,在比市場增長更快的時候,我們的市場份額在增加,那就是有別的品牌用戶轉移為寶馬的用戶。總之,2005年寶馬的增長是顯著的,我們對2005年的增長是滿意的。

  《商務周刊》:我們關心的是,寶馬擺脫2004年銷售下滑的陰影并取得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史登科:一年以前我們非常遺憾地宣布,寶馬2004年在中國的銷量比2003年有所下滑,在中國整體市場增長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我們認真思考了當時面臨的情況。

  2004年底,我們開始采取措施把寶馬帶回到一個快速增長的軌道上,以提升寶馬品牌在中國的競爭力。2005年初的時候,我們對本地化生產的寶馬車型進行了價格調整,寶馬3系和5系價格下調了5萬-10萬元,有利地推動了市場的拓展。

  不過,我認為價格調整只是寶馬做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從整體來講,我們當時的價格舉措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那段時間極大地吸引了社會公眾包括媒體對我們的高關注度,在這種時刻我們充分向中國消費者表達了對中國市場長期的承諾:我們不再是一個純粹的進口商,而是已經在當地投資生產與世界其他工廠同樣標準、同等品質的寶馬汽車的本地制造商,這些都證明了我們在中國要持續發展的決心。

  我們也在其他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寶馬經銷商服務網絡區域在不斷擴大,我們在員工的培訓方面也付出了很大努力。綜上因素的成果,就是寶馬品牌在中國得到了更大的接受度,這也正是為什么我們的增長不僅僅是國產寶馬,而是我們全線的產品都獲得了非常好的業績。

  《商務周刊》:不過,中國豪華車市場與國外相比顯然是不同的,您如何評價目前與奔馳、奧迪在中國的競爭?

  史登科:的確,寶馬在中國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奔馳和奧迪,奔馳由于其新的合資企業剛剛投入生產,對市場的影響最好等到今年年底再做判斷。

  奧迪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有很強的政府關系,在中國奧迪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寶馬在中國還處于一個投資階段,去年我們做了很大投資安排新3系的生產。不過,我們先要看一個大勢所趨,也就是兩個重要的數字,第一是我們總銷量的增長超過了競爭對手;另一個是集團的利潤也比斯圖加特那家朋友(德國斯圖加特是奔馳的總部所在地)要好。對于豪華車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

  《商務周刊》:目前奧迪在中國已經成立了奧迪事業部,加強在中國的品牌管理和運營。這家因戈施坦塔的朋友正計劃2006年推動全線車型進入中國,向中國市場投放Q7、TT等新車型,他們希望在現有基礎上依靠價格和新車型保持在中國高檔車、豪華車領域的優勢。那么寶馬在2006年有怎樣的計劃拓展中國市場?

  史登科:2005年,寶馬在中國推出的新3系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這是我們去年市場的一個亮點。所以無論從市場營銷還是其他各方面講,我們的新3系仍將是2006年的市場重點。當然,就像所有的汽車生產商一樣,我們都在密切關注產品線的組合,盡量把它擴展和延伸。

  2006年,寶馬每一個季度或者每個半年都會有新的車型推向市場,比如會在現有車型上搭配動力更強、更節油的發動機,有些新的技術和配置會引入現有車型。2006年上半年,寶馬將在中國推出著名的M車系。M車系在寶馬產品中無論從工程設計、操控還是動力來講都是杰出的典范,上半年會推出M5、M6兩款車,下半年也會有新的車型推出。

  《商務周刊》:目前日韓汽車廠商向中國投放豪華車的速度也在加快,特別是雷克薩斯,它在北美豪華車市場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成為市場第一。那么這類日韓新的競爭者對寶馬是否產生威脅?

  史登科:雷克薩斯主要是一個量產的品牌,而寶馬是一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在美國比較成功,也做了很大努力,但在歐洲并不算成功。我們預計他們在中國可以獲得一定增長,但是雷克薩斯的定位不是很清晰,要在中國取得增長,在于他們怎么能夠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市場定位。

  《商務周刊》:之所以逐個來說您的競爭對手,是因為寶馬在中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接踵而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您對未來中國豪華車市場有怎樣的判斷?

  史登科:去年,寶馬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很好的增長,華晨寶馬本地化生產的產品增長達到了77%,每個車型系列都對我們去年取得的業績有所貢獻。在這種良好業績的情況下,我們也清楚看到中國市場格局的變化。奔馳已經開始在中國生產,其他歐洲廠商也在更多進入中國,日本廠商也在中國引入一些高端車型,所以在高檔車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會通過密切關注市場來保持我們成功發展的勢頭,畢竟中國汽車市場一直有動蕩的起伏在發生,未來我們要更加關注市場變化。

  《商務周刊》:這是否意味著在銷量和國產化率都獲得顯著提高后,奔馳、寶馬、奧迪將在未來豪華車市場掀起殘酷的價格競爭?您認為未來豪華車的市場競爭將集中在哪些方面?

  史登科:在市場競爭方面,寶馬和奧迪、奔馳等企業已經競爭好多年了,在國外其他市場競爭的狀況已經顯而易見。在中國,寶馬的豪華車優勢也在凸顯,比如奧迪A8在中國2005年銷售了2000輛,而與之同級別的寶馬7系在中國的銷售量是5000多輛,豪華車的競爭要看這個品牌最高檔車型的銷售。

  未來的中國豪華車市場,品牌價值與服務才是競爭的重點,價格戰并不是主要手段。寶馬只造豪華車,銷量不是豪華品牌成功的標準,豪華車必須講究利潤,越豪華利潤越高。

  《商務周刊》:寶馬要想保持目前的增長速度、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史登科:2005年我們是滿意的,但還不是時候說可以放松自己,哪怕是說已經做的足夠多了,到目前來看我們必須繼續在每一個相關的領域付出更多努力。在中國內地,寶馬汽車整體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到1%,在中國香港我們則高于10%,即使如此,香港人還認為寶馬是豪華車。當然我不是說未來我們能在中國內地獲得10%的市場份額,而是說我們在中國的潛力還非常大,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們在各種活動上面會有更大的投入,我們在每一個業務領域都會加大力度和投資,增強我們的競爭力。

  從銷售服務網絡來說,以北京為例,2005年我們服務的網絡和能力獲得了很大擴展,這種發展勢頭會在2006年和2007年得到繼續保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給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售前和售后服務。我們還會到更多更新的城市去拓展網絡,2006年我們在銷售服務方面計劃增加20個網點。

  現在寶馬的客戶大多數是第一次買寶馬,我們要留住他們,讓他們成為我們忠實的用戶,這方面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們希望通過對服務的加強去保留這些客戶。比如,2005年12月我們推出了寶馬信息服務熱線,我們正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調試,我們的顧客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去問,有些問題可以直接得到答復,有些問題會轉給相關負責人去跟進,未來在這方面我們會做得更多。

  除了改善硬件設施,我們零部件供應和服務效率都會付出很大努力,使各方面更加具有競爭力。

  奧迪對中國豪華車市場充滿信心

  ——訪奧迪中國區執行總監何聞山

  《商務周刊》:2005年是很熱鬧的一年,除了與寶馬的激烈競爭,奧迪還面臨奔馳、雷克薩斯等更多競爭對手,您認為奧迪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何聞山:在過去的2005年中,盡管奧迪面對著更激烈的競爭和產品替換,但還是超額完成了銷售目標,同時在品牌形象和客戶滿意度等各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2005年的業績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在中國高檔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進入市場;但是我們仍然充滿信心,隨時準備應對這種挑戰。在全球,奧迪習慣于競爭,并一直在競爭的環境中不斷發展。我們歡迎且鼓勵競爭,并將繼續借鑒過去10多年在中國建立的品牌、產品、基地和網絡優勢的成功經驗——生產、進口和銷售頂級高檔汽車,提供相關服務,以滿足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

  《商務周刊》:那么未來奧迪將重點發揮哪方面的優勢來參與競爭?是側重于推出新車型來維護豪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還是通過價格競爭調整等其他方式?

  何聞山:奧迪是中國市場領先的高檔汽車品牌,我們將努力鞏固和擴大這一領先優勢。要做到這一點,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將繼續借鑒過去10多年的成功經驗,采用先進技術制造一流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商務周刊》:2006年,奧迪有哪些已經準備或者在實施的計劃,哪一些細分市場將會成為重點?

  何聞山:在2006年,奧迪在中國市場將推出更多的包括奧迪Q7、全新奧迪A6L 06年型、全新奧迪A4 06年型在內的新產品。我們會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在中國推出奧迪的首款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奧迪Q7。對于新產品的引進,我們的原則是只要市場達到一定的需求,我們就考慮引進。

  《商務周刊》:普遍認為,未來豪華車市場必然出現多元格局,奧迪也很難維持特別高的市場占有率,只能在某一細分市場建立優勢,您對此怎么看?對于中國豪華車市場未來的判斷是怎樣的?

  何聞山:對奧迪而言,2006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我們的優勢,以應對激烈的競爭。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但是必須承認沒有人能真正預測中國市場的發展,因為她實在是充滿了太多變數。

  《商務周刊》:奧迪已經進行了管理結構方面的改革,并成立一汽大眾奧迪事業部,那么在管理運營上奧迪在新的一年還會有哪些變化?

  何聞山:奧迪事業部是一汽-大眾下面的一個部門,是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的一部分,負責國產、進口奧迪車的營銷。奧迪中國把原有的進口車業務委托給一汽-大眾來做,奧迪事業部將負責整個奧迪品牌中國國產以及進口車的業務。奧迪中國更多專注奧迪的品牌推廣。

  《商務周刊》:2005年在推出新奧迪A6、奧迪A4后,奧迪在中國已經全面完成了更新換代,奧迪的消費者構成是否有變化,您期望取得怎樣的成果?

  何聞山:產品決定著我們的目標客戶定位,我能說的是我們的目標客戶群是那些對生活滿懷激情、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成功人士。2005年12月,全新奧迪A6L單月銷量超過8000輛,全新奧迪A4的銷售數據同樣非常出色。新產品的面世總能觸發進一步的增長勢頭,我們有信心這兩款車型能取得成功。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