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中國產權市場正在進入新階段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4日 14:37 上海國資

  ——上海聯交所總裁蔡敏勇專訪

  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產權市場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春天,在我國國資國企改革和資本市場建設中發揮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現階段我國產權市場的基本狀況和下一步的發展趨勢,日前,《上海國資》專訪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蔡敏勇總裁。

  《上海國資》記者 易山

  《上海國資》:請蔡總談談當前我國產權市場的基本狀況,它在整個資本市場以及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如何?

  蔡敏勇:產權交易和產權市場在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伊始,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獨特的積極作用,事實上已成為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中的重要一極。較之西方市場經濟體系,我國的產權交易和產權市場更直接、更具體地參與到了經濟結構布局、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并購重組、國企規范改制等市場行為當中,形成了全球獨特的直接以產權市場面孔出現的類似二、三、四板市場。我國產權市場的誕生與國資國企改革密不可分,同時,又會按照資本市場內在規律運作,逐步向綜合性多層次資本市場過渡。

  完善市場經濟的根本出路在于生產要素的資本化、產權化。盡管存在不少阻力,現有制度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但產權市場已經在制度創新和完善過程中找到了發展方向,拓展了發展路徑。我國產權市場經過10多年的努力,已經渡過相持階段,進入到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我國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國資有序流動、國企規范改制、產業調整的重要資本平臺。

  《上海國資》:請您談談當前我國產權市場的基本發展趨勢。

  蔡敏勇:目前,我國產權市場正在發生四個重要轉變。

  一是全社會從完善市場經濟、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高度重新認識產權市場,視產權為所有制的核心,為產權市場的大發展奠定了認識和理論基礎。發展產權交易市場,大力促進各類產權的合理有序流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二是產權市場正在由一般性要素市場向綜合性資本市場轉變。在制度創新和完善過程中,產權市場以其特有的規范、靈活、方便、實用等特點,在國企改制、外資引進、民資發展、科技創新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拓寬了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成為覆蓋各個領域、服務各類投資主體,橫跨所有產業的綜合性權益性資本市場。

  三是產權市場的資源流動正由地方性向全國性流動轉變。資本流動的本性要求產權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流動,在流動中體現價值,實現其最優配置。

  四是區域合作、互利共贏成為各產權交易機構健康發展的主要方式。各產權交易機構一改以往相互隔離、惡意競爭的狀況,結成區域共同體,在合作中求發展,發展中求合作,自覺將本機構的利益與區域共同市場相結合,南北兩大共同市場更緊密聯動,形成區域合作、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產權市場在這些新的轉變過程中實現了新發展。這種新發展不僅表現在市場交易的數量上,更體現在市場運行的質量上。市場交易對象從單一企業產權交易,發展到包括物權、債權、股權和知識產權等各類產權在內的并購重組;市場交易主體從單一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發展到國資、民資、外資等各類投資者進場交易;市場交易方式從單一協議轉讓,發展到可供不同類型項目選擇的多種競價交易方式;市場交易領域從單一制造業,發展到文化、衛生、現代物流、現代服務等產業;產權交易的流動地域從一地,發展到全國各省市互動。

  這些新發展表明,產權市場正在成為我國國企規范改制、國資有序流動、各類資本有效配置、企業并購重組、產業結構合理調整的主要資本市場平臺。

  《上海國資》: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上海產權市場的發展情況如何?

  蔡敏勇:2005年,上海產權市場成交金額連續11年健康增長,達到825億元,為各類企業直接融資突破600億元,達到658.97億元,已成為各類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通道。

  上海產權市場已形成了本市、中央和以長江流域為主的異地并購三足鼎立的格局。

  上海產權市場已成為上海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中的重要橋梁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平臺。

  《上海國資》:推動我國產權市場健康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哪里?

  蔡敏勇:中國產權市場的發展空間廣闊,驅使中國產權市場加速前行靠三個輪子:一為創新,二為合作,三為規范。

  大家都知道,創新能夠推動事物的發展,同時創新也是應需要產生的。產權市場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產權市場的建立,其目的就是為了使產權流動起來。我們搞了好多年的資產證券化,表面上看是讓資產流動起來,實質是為了使這些資產的產權易于轉讓,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我國產權市場的建立就是為了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而進行的重要創新。

  近年來全國產權市場的發展源于不斷的創新,包括制度創新、觀念創新、技術創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創新。沒有制度創新,就沒有產權市場發展的新動力。

  要創新,首先載體要有創新。相比在單個項目交易中尋找創新亮點,交易載體的創新更重要。一大載體即是信息網絡的建設,它延伸了產權市場的服務平臺。上海聯交所負責運行的產權交易共同市場信息網“Ma-China”自建立之后就不斷升級。目前,信息同步發布已從長江流域擴展到其他地區產權市場。市場信息溝通的即時性,使得在外地掛牌的項目可以很容易地轉至上海掛牌,還能在交易競價中實現資產的翻倍。這一增值效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異地項目來滬尋求交易。

  上海聯交所與全國各兄弟產權交易機構合作,也進行了有益的創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建立了一套規范的交易體系。聯交所擁有的交易品種多達十幾種,包括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聯交所還創造了十幾種交易方法。其中包括首創的3種新方法:評審競價;一次報價、電子競價。尤其是電子競價是產權交易領域里重要的也是最為先進的交易方式之一。交易方式不斷出新,是上海產權交易額大幅度上揚的因素之一。

  第二,是建立了一張覆蓋面廣、反應快速、內涵豐富的信息系統。上海聯交所產權交易信息系統是一個集信息采集、篩選、歸類、推介、掛牌、舉牌、詢價、報價、競價、統計、分析及預警機制為一體的信息網絡體系。擁有2個公眾網站,7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和11個專業數據庫,7個子系統是由信息處理、項目掛牌、項目舉牌、電子競價、合同成交、分析統計及項目預警構成。在做到信息全、輻射廣的同時,強調流程規范、內控嚴格。

  第三,是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內外結合的監管系統。建立了溝通順暢、監控嚴格的網絡監管系統。比如,我們使用的交易系統具有我們首創的(紅、黃、綠燈)預警功能,進入交易系統的項目,如果亮的是綠燈,就是資料齊全,能夠在系統內競價,參加交易;但如果被系統亮了黃燈,交易可繼續進行,但必須是在補充基本資料之后。至于被亮了紅燈的項目,那整個程序就會被擱置,由于全電子化交易,所以整個過程無法作假,除非把電腦系統改變。

  第四,是建立了一個遍及全球的產權投資網絡。我們與全球500多個產權交易機構、投資機構、中介機構等都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第五,是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制度管理體系。我們有多達300多個的規章制度,科學地規范了日常運行。我們同時還建立了檔案異地保存制度。

  第六,嚴格考核,優勝劣汰,建立了一支忠誠于事業的專業敬業的管理團隊。

  第七,我們堅持理論創新。理論指導實踐,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理論最終會轉化為成果應用于實踐。我們有一支領先的產權理論研究隊伍——上海現代產權研究所。重要的成果不僅是產權界的,也是經濟界的,我們的理論研究人員首創的“相器說”,系統解釋了現代經濟和產權市場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經濟學和產權理論界是一種創新和發展。

  下一階段,全國產權市場的發展要加大創新力度,拓展交易領域和創新交易品種,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一是進一步創新產權交易的競價方式,提高競價率; 二是繼續探索交易新品種,研究債權交易新方式,為國有資產戰略性調整探索新途徑;三是創新非標準化的中小企業并購業務模式,推動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并購和資產重組;四是進一步加大科技與各種資本結合的力度,加快科技資本市場建設。

  《上海國資》:產權交易機構如何合作才能共贏?

  蔡敏勇:盡管產權市場近年的蓬勃發展業界有目共睹,但制約的瓶頸仍有不少,比如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等等。產權市場的繁榮取決于產權交易成功完成的速度和質量,這就要求產權信息在盡量大的范圍內發布,這樣才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產權交易通常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就能完成,而是跨地區、跨國界、跨所有制和行業的流動。

  上海聯交所與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北京產權交易所的結盟,標志著全國產權市場新一輪合作發展的開始,不僅是這三家,事實上,上海、天津、北京已經與全國各地地級以上的交易機構都建立了全面的業務合作關系,使全國產權市場第一次形成全國性的合作網絡。雖然還很初步,但已經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促進了產權市場的發展。

  上海聯交所與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北京產權交易所等兄弟交易機構一起,要牢固樹立“兩個大局”的指導思想,堅持服務全國,積極開展區域合作,拓展異地產權交易,努力走出一條通過服務開展合作,通過合作實現共贏的路子。

  《上海國資》:產權市場應如何防范風險,規范運作?

  蔡敏勇:風險防范,規范運作,是產權交易機構生存發展的底線和立足之本,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產權交易機構要下大氣力做到“三個牢固”:一是要在全體從業人員中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做到意識領先,警鐘長鳴,把風險防范建設列為頭等工作;二是要牢固構筑風險防范的制度陣地,建立覆蓋產權交易全過程的風險防范制度;三是要牢固建立風險防范的監控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動態監控、全方位監控中把交易的風險降到最低點。

  要在規范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規范。要在積極貫徹3號令上下新的功夫,嚴把產權交易主體資格、交易條件和交易程序三道關,嚴格公開掛牌、信息披露和競價交易三項制度,規范履行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內部決策、行為審批、清產核資、財務

審計、資產評估和產權交易等各項規定程序,通過規范運作,實現制度創新、操作到位、監管有力、服務真情,進一步提升產權交易的質量,確保企業國有產權進場率、掛牌率、競價率和增值率等指標的領先水平。

  通過創新、合作、規范,我堅信,中國的產權市場大有可為,也必有可為。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