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貿發局總裁林天福
□本刊記者 趙靈敏
不能急,不能與民爭利
《南風窗》(以下簡稱《南》):你怎樣評價服務業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天福(以下簡稱林):服務業對香港經濟非常重要。目前,香港GDP的90%是服務業創造的,這個比例在世界所有經濟體中是最高的。另外,由于服務業提供的多是知識型的白領職位,服務業比重的上升也提高了香港的工資水平。所以,香港能成為人均GDP2.5萬美元的世界第11大經濟體,服務業居功至偉。
當然,香港服務業的地位不是一夜之間奠定的,其間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上世紀50、60年代的時候,香港經濟還是制造業的天下,服務業當時是制造業的一部分,在經濟中的比例非常小;到了70、80年代,內地開始改革開放,香港的制造業開始向廣東等地轉移,與制造業相關的服務業開始在香港發展起來,當時主要服務于香港本地經濟;1990年代,隨著制造業的加速轉移和珠三角經濟的發展,香港的服務業進入發達時期,開始拓展境外業務,服務于非香港的經濟活動。
目前,正處于香港服務業的第四個轉型期,服務業告別了過去為制造業提供支持的地位,開始形成獨立的產業群,成為香港經濟的支柱。
《南》:那么,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在這個過程中,香港政府的作用如何體現?
林:目前,位居世界服務貿易前列的國家大多是發達國家,從迄今為止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各國依次都經歷了從農業立國到制造業主導再到服務業獨大的發展階段,可以說,服務業的發達程度和經濟發展程度是有關聯的,通常,經濟發達的經濟體,服務業的發展程度也比較高。具體到香港,服務業地位的不斷上升,應該說根本上是經濟發展規律使然,同時,香港政府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服務業的發展和制造業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對投資環境的依賴程度更高。制造業要發展,只要有了資金、土地和廉價勞動力,就可以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進行生產,市場也很可能不在當地,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相對要小;而服務業的發展要素則完全不同,它對資金和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更多依賴的是人才和市場空間,而人的才能的發揮程度和市場空間的大小,與外部環境提供的條件密切相關。幾十年來,香港政府在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上一直不遺余力。
說白了,服務業賣的是腦袋里的東西,因此人才和教育的作用至關重要。香港2005年的教育支出達到了580億港元,是最龐大的政府單向開支,占政府開支的23.5%。目前,香港提供9年免費普及教育,凡年齡介乎6至15歲的香港公民,必須在學校接受教育,倘若這個年齡段的子女未有入學,身為家長可能受到檢控。到目前為止,香港有18%的適齡青年能夠修讀學位課程,若加上在港就讀非學位課程及在外地求學的學生,其高等教育入學率已接近30%。另外,香港作為中西合璧的國際化大都會,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致力于市場經濟制度的完善,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政府從中介、碼頭、金融等領域退出,為民間資本提供發展空間,不再與民爭利;并努力營造公開的商業環境和開明的經濟政策,進行適度的監管,提供公正的法律制度。市場之為市場,絕不是哪一個大城市要打造就打造得到,而要有制度上的硬件。目前,全球資本在香港的營運與在倫敦、紐約沒有分別,股票市場、法律體系、公司管治、中介服務、會計制度以及人才軟件,香港一應俱全,完全是國際化的市場。由大企業到中小企業所要求的融資服務,只要公司合乎條件,不管中外,全部可在香港隨心所欲,只需因應自己的要求,問價錢而付費,不必講官府關系,完全體現自由市場之下的交易選擇。
政府思維要拐大彎
《南》:如您所說,內地的市場環境還有很多不利于服務業發展的地方,所以香港服務業的進入,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這個環境,也一定會對內地的經濟環境產生正面的改善作用。
林:內地的服務業還剛剛起步,而服務業所需要的市場環境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必須是內生的,而不能靠買入或引進,這個過程也許需要兩三代人的努力,急也急不來。但如果要想加快這個進程,就必須要更大程度地開放市場,避免對內的過分保護和對外的過分限制。
現時內地對香港服務業的阻力主要來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對港方的法律、會計等都涉及觀念和制度差異問題,很難抱全盤開放態度。另外,來自內地已有的服務業的阻力也很大,很多業者認為,香港服務業的進入是引進了競爭對手,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事實上,香港服務業短期內會對內地同業產生沖擊,但從長遠來看,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對內地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且,服務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來了就跑不掉,因為它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很大,香港早期的服務業很多來自英國,最后也在本地落地生根。
目前內地的經濟主要靠制造業帶動,但未來的發展動力一定是服務業。而香港的服務業進入內地,除了能帶來有形先進的技術,更能帶來契約精神和先進的企業管治理念等無形價值,后者對內地服務業的長遠發展恐怕更為根本。
《南》:有人認為,政府的角色較重,經濟的自由度相對較低,正是內地服務業不易有更快成長的障礙。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林: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經濟學只有生產成本的概念,沒有“交易成本”的概念。20世紀最后二三十年經濟學的突破使我們懂得,總成本是由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兩部分構成的,而且隨著分工的深化,交易就越頻繁,范圍就越來越大,交易成本所占比重愈來愈大。如果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社會的負擔就很沉重。而服務業的發展有一個作用,這個作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服務業主要是處理交易的,所以它的發展能夠降低交易成本。
在香港,律師、醫生等行業受人尊敬,他們的專業服務水平是社會公認的。這些行業是不允許做廣告的,做這樣規定的前提是,只要拿到了政府頒發的醫生、律師執業牌照,他們的基本專業水準就是可以預期的,是沒有分別的,人們不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分辨誰的服務好誰的服務壞,而廣告則會干擾人們的判斷。當然,一些水平很高的律師、醫生,通過服務對象的口耳相傳,會有更好的口碑,生意會更好,但這是另一回事。
依據我們的經驗,在服務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角色不能太多,否則會產生角色沖突。現在內地存在這么一個問題,生產成本很低,交易成本非常高。當然這不光是指流通了,還有包括政府公共服務、社會的誠信等問題,所以交易成本非常高。如果說人們要花很多時間來辨別服務提供者的好壞真偽,那對整個經濟發展都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南》:目前,內地推動服務業發展的典型做法是引進和推動某一行業,把某一行業樹立為支柱產業,您對此看法如何?
林: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一個觀念上的變化。要發展制造業,可以建一個工業園,引進一些企業在里面進行相對封閉的生產,工人是外地的,原料也是外地的,市場也許在海外,企業和外部環境打交道的機會很少,生產者還是永遠在閉塞的廠房里勞作,要打交道的,是自己的老板或工頭,市場環境的規范對企業的影響不是很大。
制造業的工人夜以繼日地為外國的消費者生產產品。這在經濟上很開放,但在文化上卻并不開放。因為一雙鞋制造出來,并不能使生產者和使用者之間有任何交流。內地的相關部門,可能已經習慣了這樣一種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模式,但問題是,服務業的發展所要求的環境是不同的,服務業是一個頻繁和外部發生關系的行業,它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服務業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和不同文化的匯流之上的。外部環境的開放或封閉、人際溝通的順暢或阻滯,法律體系的完備或廢弛,對服務業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服務業的界限
《南》:您怎樣評價CEPA對香港服務業發展的意義?服務業的轉移,是否會很容易造成香港服務業的“空殼化”?
林:香港經濟體系和投資一直以來都是外向型的。作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沒有方法也不應該把本地的投資困在香港。擔心本地投資流向中國內地而導致產業空洞化的問題,日本、韓國也都曾提出過。
但服務業的轉移,并不像制造業一樣把一個工廠搬到新的地方,而是通過建立網絡的方式,通過設立投資機構,從而擴大其營銷面。CEPA自2004年1 月開始以來,多數港制產品可以零關稅輸入內地,同時將香港的法律、會計、設計、建筑、物流、管理顧問等服務業帶到內地開業,客觀上降低了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門檻,擴大了香港服務業的活動范圍。另外,CEPA對香港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走出去”,還有一個“迎進來”的作用:把內地企業吸引到香港上市或開辦分支機構,也從另一方面拓展了香港服務業的市場空間,豐富了香港的經濟網絡。
從歷史經驗來看,第一輪加工業的北移,并沒有造成香港的“空殼化”。事實上,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已有915家香港注冊企業取得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可以以CEPA優惠條件進軍內地。
當然,也有一些企業遭遇到程度不同的運轉困難,這主要是兩地的經濟制度不同造成的。香港的公司規模普遍比較小,專業程度比較高。如要承攬一個工程,一般會以一個企業為主,再臨時集合幾個相關的公司進行投標,這樣能降低成本。但在內地則不一樣,內地有設計院,里面有門類齊全的各種人才,所以內地在招標時往往要求企業擁有各種牌照和資質,這對香港企業來說往往很難做到。
另外,香港本地的經濟環境比較自由,政府的監管很嚴格,但審批環節很少,但在內地做生意,則往往要花費很多時間蓋章,少一個都不行,很多香港企業對此很困惑。這些問題,都不是準不準進入所能解決的。內地目前吸引制造業非常成功,那是因為了解了制造業的需要,現在,也應該多想想服務業投資者需要什么。坦白地說,內地在這方面還有差距。
《南》:近些年,香港周邊經濟體,如新加坡等地的服務業發展很快,他們是否已經對香港服務業產生了競爭與替代的作用?
林:對周邊服務業的發展,香港樂觀其成。服務業的有效服務范圍,和服務者與被服務者語言、文化、制度等的銜接程度是成正比的,這就決定了任何一個服務業中心都有特定的服務范圍和區域。
縱觀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的服務業,無不通過對城市周邊、所在國乃至鄰近國家提供服務,才發展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日本東京的服務業很發達,但它基本上不能跨越日本的界限;很多服務企業想到泰國去開展業務,但泰語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同樣,文化上的相近讓很多公司選擇了本地的服務企業,這就是文化語言因素的影響。這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在未來很長時間里,香港服務業的活動范圍主要在廣東等內地區域,而新加坡的服務范圍則主要在東南亞,香港與新加坡總體上講是不同的服務中心,不可能完全替代。當然,隨著交通、通訊等客觀條件的完善,它們各自的輻射范圍會不斷增強,會有重疊的區域,重疊的區域還會不斷增多,但不存在誰完全取代誰的問題。
《南》:香港貿發局在推廣香港對外貿易方面如何發揮作用?
林:香港貿發局是受香港政府委托,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半官方機構,致力于為香港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全球締造新的市場機會,協助他們把握商機,并推廣香港具備優良商貿環境的國際形象。
貿發局通過提供商貿配對服務業務,實現信息互通、匹配,給技術方和投資方免費提供供求信息。貿發局在世界范圍設有40多個辦事機構,在中國內地有11個,其中廣東有2個。香港政府通過立法規定了貿發局的工作范圍,貿發局則向政府和公眾出具年度的工作報告。
貿發局的經費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從依據企業進口額抽取少量的從價稅,這一部分大概占20%;另外80%則來自于貿發局舉辦各種活動收取的費用。如2006年1月10日到11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世界上第二大玩具展,參展商就要交一定的費用。每年貿發局要辦19個這樣的展覽,這是我們經費的主要來源。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活動是收不回成本的,比如我們多次舉辦過的針對內地各級政府官員的培訓活動,其收費就完全是象征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