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MP3候鳥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5日 13:43 《商界》雜志 | |||||||||
“報紙上說有近千家MP3生產企業倒閉,那大部分是假的!我隔壁的那一家工廠,前前后后已經‘死’過15次,但人家沒有虧,現在還轉型做起了MP4的生意……其實,我們就是一群沒有固定項目和領域,有錢就賺、擇利而棲的候鳥式商人。” □文/本刊記者 吳奉彬 特約撰稿 袁茂峰
MP3:好大一棵樹 據說MP3是誕生于這樣一次靈感:一個韓國人在飛機上閱讀一份帶背景音樂的文件時突發奇想:能不能把音樂播放這一功能從電腦中獨立出來?能不能用一個小巧便攜的設備就實現音樂的存儲和播放呢?靈感成為最直接的推動力,此后幾經波折,這個人終于在1998年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MP3播放器…… 海量存儲、小巧便攜、歌曲幾乎全免費,很快,小小的MP3取代了隨身聽、便攜式CD等個人娛樂設備,成為大眾數碼產品“時尚”與“流行”的代名詞;而伴隨著短期內的迅速走俏,新興的MP3行業迅速成為了龐大的IT產業中最搶眼的一道風景。 這無疑是一棵綴滿閃閃金幣的大樹——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全球MP3出貨量已經接近5000萬臺,在我國國內的總銷量則突破了600萬臺,銷售額達20億元左右,有人大膽預計,到2007年全球MP3市場將達到500億元的規模。 同時,這似乎也是一棵誰都可以插上一腳的大樹——資金門檻很低,只需要投資幾十萬元,便可投建一條組裝生產線啟動MP3生產項目;技術門檻更低,芯片廠商的參考設計和公模的使用,足以讓人在短時間內迅速站穩了腳跟。 “市場就更不用說了!”在深圳寶安區龍華鎮擁有三家MP3生產廠的楊龍凱告訴記者,剛開始的那幾年,根本不愁什么銷路,只要你的MP3生產出來,立馬就會被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一搶而空。 樹大招風,樹大也招鳥,于是,形形色色的鳥們都在MP3這棵大樹上找到了安樂窩。 2005年初,有人粗略統計,市場上所謂的MP3品牌型號竟然已有幾千個之多。這中間既有三星、蘋果、明基、朗科等國內外IT產業大廠商,更多的則是大群來自于廣東沿海地區,像楊龍凱這樣嗅覺靈敏的中小投資者們。 上千家的生產企業,全國8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讓一直以電子產品加工見長的珠三角成為了國內MP3的生產基地。據了解,珠三角的MP3企業主要集中在東莞、寶安、番禺、南山等地,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從幾個人、幾十人,到幾百人甚至數千人不等,但大多數仍是規模很小的甚至是三房一廳式的作坊式工廠。 然而,紅火背后掩藏著的東西卻很快讓人目瞪口呆—— 2005年8月,隨著某專業媒體爆出“死亡季節加速華南數百家MP3工廠關閉”的新聞,人們才驚訝地發現,盡管市場上仍然存在著大量的MP3品牌,但進入2005年以后,有成百上千的品牌都如流星般很快消失掉——難道MP3這個行業洗牌強度如此之大,大量的生產企業都已經倒閉了么? “怎么可能!正處于上升期的行業內哪有那么多企業倒閉,所謂的‘倒閉’背后藏著不少的玄機呢。”面對記者的疑惑楊龍凱語出驚人:報紙上說有近千家MP3生產企業倒閉,那大部分是假的!準確地說,“倒閉”其實是“裝死”,這是珠三角這群MP3企業屢試不爽的經營策略而已…… “倒閉”即“裝死”, “裝死”即“重生” “MP3企業倒閉的真正情況,不外乎有這么幾種情況。”楊龍凱掰著指頭對記者說:一是配件跌價,比如某企業剛接了數萬臺MP3的單子,結果正好Flash閃存快速跌價,每天20塊地跌,一個禮拜下來,客戶不提貨了,馬上造成資金周轉不靈;二是產能有限,費工費時,成本都打不走;三是質量太差連經銷商都過不了,出貨被退回,幾個來回下來賺錢的單子搞成賠錢。 “絕大部分MP3企業‘倒閉’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不想承擔翻修費用——這類情況至少占倒閉企業的70%以上。”楊龍凱嘿嘿一笑:所謂一死百了,盡管是裝出來的,但企業已經“死”了,什么售后什么維修的自然不關我事了。 據介紹,一個MP3播放器主要由核心部件閃存和主控芯片以及晶振、片感、片阻、耳機等構成,加在一起不到20個元器件。那些采用較好配件加上專業成熟的焊接組裝技術生產的MP3,穩定性很好,返修率往往控制在百分之幾甚至零點幾的范圍內;而采用低廉配件和低劣技術的手工作坊式生產的MP3,其音質和穩定性就非常勉強了,返修率普遍就在百分之十幾甚至百分之幾十以上了。 顯然,采用低劣配件固然降低了不少成本,三室一廳的手工式作坊也比專業設廠減少了投資,但珠三角的大批選擇低成本道路的中小MP3生產企業,卻無法逃避高返修率與龐大的售后維修的重壓。“怎么辦?與其今后被維修負擔‘逼死’,不如趁早‘裝死’了事!” 調查中記者發現,“倒閉”這個生意人忌諱的詞,對于珠三角這群MP3老板們來說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那些以“倒閉”的名義死而不僵的企業的通常做法非常簡單——直接換一個公司名稱和品牌接著干!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企業似乎“裝死”上了癮,往往是倒騰出一大批MP3上市后,便迅速“倒閉”撒手不管,然后以新公司名義倒騰下一批,再“倒閉”……“我隔壁的那一家工廠,前前后后已經‘死’過15次,但人家沒有虧,現在還轉型做起了MP4的生意。”楊龍凱說。 如果僅僅是為了逃避售后維修,“裝死”無疑是最簡潔省事的做法,然而,為什么現在這些MP3企業“倒閉”得越來越頻繁?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讓售后維修可怕到讓一個企業必須以“裝死”來逃避的地步呢? 家庭作坊的無奈 “事實上,返修的MP3基本上花不了什么成本的,主要就是一些人力和來回的運費,加上部分需要更換的配件,平均下來返修一臺MP3,也就二三十元而已。”曾在東莞某電子企業任渠道經理的陳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那些MP3企業“裝死”,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據介紹,MP3剛在國內興起的時候,即使是一個只有幾個工人的家庭手工作坊,采用暢銷的公模焊接組裝出來的MP3,也可以賣出很好的價錢。比如韓國三星電子的某一款MP3,市場售價在2000元左右,而采用仿制公模在作坊里生產的產品,即使售價低到三分之一,一臺也可以穩賺200~300元。 “那個時候利潤高,誰愿意為了二三十元的返修費去‘裝死’。但現在沒辦法啊,一臺MP3的毛利被做到低至20~30元,如果大量返工和翻修,最后很可能賺不到什么錢,甚至虧得個底朝天。”陳先生苦笑著說,我以前所在的那個企業,就是被返修“拖死”的。 顯然,核心問題并不是售后維修,而是過度競爭導致的行業利潤攤薄——2005年初,國內MP3產能已遠遠超過需求,以致大多廠商的產能利用率不到50%,只得價格一降再降…… 這似乎是一個最無可奈何的“怪圈”:門檻低,讓每個投資者都可以輕易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當一大群人都擁進來后,大把賺錢的好日子便一去不復返了。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經過多方調查,記者發現珠三角MP3的制造商群體主要由幾個部分構成:除了專業的IT廠商外,一部分MP3工廠本身就是以前做call機(俗稱BB機或者傳呼機)的廠家;另一部分則是以前做VCD、DVD等家電出身的廠家;更大的一部分,則干脆就是小打小鬧的家庭作坊,有的做過電腦配件翻新,有的做過電子元件的OEM,有的甚至根本和電子產品不搭邊。 “所謂魚有魚路,蝦有蝦路,只要有點資金有點門路,似乎誰都可以開始做MP3。”深圳南山區某電子廠陸老板對記者說,能夠組裝加工并不等于真正的生產制造,像MP3這種投資少、見效快的組裝模式,實際上不過是賺取加工費。 “我們這群人和北方,尤其是北京的廠商相比,幾乎沒有把‘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當一回事的,大家關心的只是怎么賺錢,拼命接單。”另一位自稱已退出MP3行業的老板則大搖其頭:這樣下來的結果只會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以致于誰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魚還是蝦。 連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魚還是蝦,自然就難以看清長遠的方向,而盲從于大流浮沉,悲哀的顯然就已經不是為逃避售后維修的“裝死”,而是這一群人了。 我們這群鳥 “其實,準確地說我們這群人更像候鳥——沒有固定的領域和項目,哪里有錢賺就往哪里飛,哪個行業利潤大就在哪個行業棲息!” 說這話的董文賓(化名)對外的公開身份是深圳華強北電腦城的一個普通小老板,有一個柜臺出售閃存、MP3和攝像頭等產品,不過,他的大部分收入來源卻并非是依靠這個柜臺,而是另一項業務:生產MP3。 我那邊算不上什么工廠,不過是兩三條槍罷了。說到自己生產的MP3,董文賓表現得非常“謙虛”。他告訴記者,工廠其實就他一個“正式職工”,另外十來個人是從勞動市場上找的,大概三四個月就要換人。平時,董文賓要照看自己的柜臺、進貨,晚上則“組織生產”,為此,他花800元錢在南山區租了一套房子,下班就從華強北坐車過去,和工人一起組裝MP3,順便驗收他們白天的成品,“一天也能做出兩百多個吧。” “你問我‘裝死’過沒有?這還用問,不‘裝死’我早就真正死掉了。”記者“不具真名”的保證讓董文賓非常坦誠,他哈哈大笑著說。 從1995年辭職下海后,董文賓剛開始是在廣州做著服裝生意,后來轉戰深圳,便一直做著電子產品加工的生意。從CALL機到VCD、DVD影碟機,盡管他并沒有創造出自己的品牌,也沒有把生意做大,但民工潮還是讓他順利地賺到不少錢。 “做那些東西我沒怎么‘死’過,因為主要是做訂單和貼牌。最后沒有繼續做下去,并不是因為企業的倒閉,而是那些行業沒‘錢途’了。”董文賓不以為然地說,大家都遷徙到MP3、PC配件等市場中,我自然也就隨大流。 在董文賓眼中,他打心眼里佩服的是他隔壁陳老板——入行比他更早,最早“論斤賣”的電子表生意就已經大賺了一筆;做起MP3生意后,人家租了兩套200多平米的房子,工人有六七十個,“生產線”也初具規模,每個月的出貨量都在2萬臺以上。 “陳老板真是會做生意的人,特別靈活,幾乎每一個項目都能讓他狠狠地賺上一筆。”董文賓無不羨慕地對記者說,陳老板既看得準那些新項目賺錢,更有許多規避風險的招式,最關鍵的是,他能在眼看大勢已去時,漂亮地抽身撤離,轉戰到下一個“金礦”…… 在董文賓的介紹下,記者見到了陳老板。出人意料的是,這位矮小精瘦的陳老板身上并沒有多少暴發戶的痕跡。說起自己這十多年的經歷,他搖著頭說:要說賺錢,我確實賺了一些,但時間久了心頭總是感覺空蕩蕩的。 “說我們這群人是像候鳥一樣的生意人,有些意思,我們確實是像候鳥一樣在不斷遷徙中生存下來,但像候鳥一樣沒有固定領域和穩定的項目,什么事業成就,什么生意做大,我們都沾不上邊……” 山寨廠與中國制造出路 在珠三角,像楊龍凱、董文賓他們這樣的加工企業,業界有一個調侃的稱謂:山寨廠。據了解,目前中國MP3市場上充斥著的幾百個品牌,絕大部分就是出自這樣的“山寨廠”,其中僅在深圳一地,這樣的“山寨廠”就有數百家。 然而,盡管投資常有回報,但生意難做大,只能徘徊在二三流的行列中,已經讓越來越多候鳥式老板開始了深思——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候鳥的命運呢? “最大的根源,其實是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積習!”深圳社科院院長樂正指出,10多年一成不變的產業結構和經濟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珠三角的前進步伐,而在粗淺加工制造的群體慣性中,自然很少人能走出“山寨廠”的宿命。 在2005年首屆中國工業(長沙)論壇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高級副會長孫樹義大聲疾呼:不走出“山寨”,不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我們將很難打破阻礙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堅冰! 的確,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制造業何嘗不也是活在“山寨”中呢——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只能基于龐大的廉價勞動力資源,賺取著微薄的加工制造費而已。以致連日本人都說,中國制造是一種組合型制造,盡管產業規模上去了,但產品性能、質量、核心技術皆難掌握,只能處于世界制造業的底層…… 究竟如何才能走出“山寨”?究竟應該如何改變命運?事實上,需要認真思索這些問題的,并不僅僅是珠三角的候鳥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