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能否走出不景氣困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3日 10:09 上海國資 | |||||||||
汽車行業能否走出“不景氣”困局 量增、價跌、利減,2006年汽車行業將繼續“不景氣” 朱學東/文
告別了2002年-2003年的“井噴”,汽車行業2004年增長速度降到15%,到了2005年增長速度又進一步下降。2006年汽車行業將繼續維持量增、價跌、利減,景氣下降的局面,受二、三級市場啟動以及油價高企的影響,小排量汽車將成為一個亮點。 2005年:增收不增利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05年1-11月累計產量完成514.47萬輛,比同期增長10.24%;銷售完成513.76萬輛,比同期增長12.07%。全年產銷量在560萬輛左右,增長速度在10%左右。(見表1) 與銷量和產量的增加相反,由于價格下降,汽車行業增收不增利。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05年1-10月汽車行業銷售收入9397.14億元,同比增長7.69%,實現利潤總額403.85億元,同比下降36.62%。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利潤下降幅度趨緩:上半年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225.53億元,同比下降48.16%。一至三季度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61.35億元,同比下降39.29%。(見表2) 在行業增收不增利背景下,各汽車企業的表現可謂冰火兩重天。今年南北大眾產銷量大幅度下降(30%-40%),而東風日產增長近兩倍,夏利、奇瑞、神龍等增長迅猛,豐田穩定推進。(見表3) 2006年: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2006年,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這為汽車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汽車市場的增長動力,主要源于三個方面:一是GDP依然保持較高增速;二是二、三級市場開始啟動,有統計數字表明,浙、粵、蘇、魯等二級市場的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逼近轎車普及水平;三是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國家鼓勵自主創新和發展自主品牌,企業普遍加大研發力度,自主開發車型增多,質量不斷提高。 但影響汽車行業的不利因素也有不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產能嚴重過剩。 2005年全年汽車銷量在560萬臺左右,增幅在10%左右,預計今年增長率不會超過15%,也就是在640萬輛以內。 由于預算軟約束存在,各地在2003、2004年投資汽車項目紛紛投產,目前國內汽車產能為1000萬輛左右,還有近1000萬產能的項目正在建設。2006年產能利用率將保持在55%-60%的低水平,低于國際上70-75%產能利用率。根據美國的經驗:產能利用率低于66%行業就虧損,雖然中國具有成本優勢,但過低的產能利用率將導致行業虧損。(見圖1) 其次是油價處于高位。 原油價格的上升,從生產和消費兩方面對汽車行業產生負面影響。首先是高油價間接作用于汽車生產的上游行業,引發汽車行業成本提高,比如鋼鐵、橡膠等行業,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上漲促使行業利潤空間變窄。其次是高油價引發汽油價格上漲,汽車消費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雖然油價上漲對消費者轎車購買行為不起決定性作用,但不可避免地使部分潛在消費者推遲購車,影響了當期汽車銷量。 目前,雖然原油價格從高位有所回落,但依然高于前兩年。隨著油價持續上升,國內相關部委正在制定各種政策引導國內汽車消費,如《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節能中長期規劃》等。消費稅調整以及燃油稅的推出,必將增加小排量和節能型車輛的需求。 第三,汽車銷售價格仍將下降 雖然2005年汽車價格下降幅度有所減小,但降幅也有5%左右,考慮到今年產能嚴重過剩以及趨勢的延續性。價格繼續下降不可避免,這將大大降低汽車行業的盈利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