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0日 02:11 第一財經日報 | |||||||||
鄧聿文 1月16日,日本市場的2006年鐵礦石價格談判恢復。去年賺得盆滿缽滿的世界三大礦石供應商再次來勢洶洶,在談判中堅持要提高鐵礦石價格。比如,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因為其本國貨幣升值,提出要漲價40%。而為了應對漲價,以寶鋼為首的16家中國鋼企已于上星期在邯鋼會盟,宣稱對外要保持一個聲音,在更大程度上爭取中方利益。
看來,這回中國鋼企在鐵礦石談判中接受了去年的教訓,擰成一股繩,爭取話語權。鑒于去年高達71.5%的提價和今年鋼鐵市場價格低迷,業界普遍認為今年的鐵礦石價格漲幅會保持在20%左右。最后的結果是不是這樣,中國鋼企在和鐵礦石巨頭談判中能否遂愿,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資源需求國而不能掌握定價話語權,不僅僅表現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一事上,很多方面都是這樣。中國對世界原材料的需求已開始成為世界貿易金融領域中影響價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這種因素,經國際市場反應后往往變形,或者過度反應,結果就是全世界的能源、原材料價格飛漲。而對這些產品有很大需求的中國,實際為此支付了世界市場的最高價格,也就是說中國為全世界經濟復蘇埋單。比如,中國為大量進口的小麥、大豆,就付出了堪稱世界天價的購買成本。所以,真正值得我們反思的是,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拉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但絕大部分代價卻都由中國付出。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我們的企業是國際市場的后來者,對國際金融貿易的知識和規則還不太熟悉,也缺乏這方面的歷練,所以,雖然我們需求巨大,但沒有原材料定價的主導權。另一方面,則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以去年的鐵礦石談判為例,國際礦業巨頭認為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猛增,致使全球礦價不斷攀升,而且中國國內礦價更是高于國際價格。如果在新一年度的價格談判中不實現礦價的較大幅度上漲,礦業巨頭將無法向其股東交代。那么,國內的鐵礦石價格為什么會高于國際市場的價格呢?這與中國企業鐵礦石采購供應體系呈現過于分散的局面有關。 有鑒于此,要想把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真正變成國際市場的話語權,需要解決以下問題:首先,有關部門在制定行業經濟政策時,需要把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動置于視野之內。這樣才能使得中國在入世之后,完成市場對接。其次,改變壟斷型企業的運行機制,讓這些企業能夠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目前,中國壟斷企業在對外決策機制上,存在兩個極端,要么是太大膽,胡亂決策;要么是畏首畏尾,怕決策失誤承擔責任。應該使這些依賴海外市場的大型企業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來完善運行機制,包括決策機制。再次,轉變國際采購模式,構建國際采購聯合體,以整體力量加重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談判砝碼,同時提高采購的透明度,以利于保持供求匹配,這樣,就能在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形成最佳的獲利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