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資源價格改革應穩步推進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8日 08:16 人民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 郭建宏

  2005年底,中國資源部門的市場化改革呈現全面加速的態勢。在2005年10月28日和29日,由國家發改委主導召開了“資源價格改革研討會”,相關部門對水、電、石油、天然氣、土地、煤炭等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進行了研討,為資源部門全面改革進行準備。2005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一份特急文件決定上調天然氣出廠價格。根據不同油田不同供氣情況
,各油氣田供工業和城市燃氣用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50元人民幣;化肥用天然氣出廠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50至100元人民幣。同時,正式啟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12月28日,發改委下發了另一份特急文件,宣布2006年將取消電煤價格臨時性干預措施,電煤價格走向企業自主。這些舉措似乎預示著我國資源部門的價格改革將在2006年全面展開。

  資源部門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部門,進行市場化改革是必然的選擇。由于資源部門的特殊性,為了保證經濟改革的穩步推進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資源部門的市場化改革長期滯后。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

十一五”期間我國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進行資源價格改革,理順資源產品價格關系,使其能夠真實反映資源產品的價值和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助于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但是,當前我國資源價格進行全面市場化改革的經濟和社會條件并不成熟,不宜全面鋪開,急速推進。首先,資源價格改革可能會破壞

宏觀調控的成果。我國宏觀調控雖然取得了成效,但目前仍處于穩定消化階段。資源價格的放開將會直接導致作為經濟源頭和基礎的資源產品的價格上漲,從而增加下游產業的生產成本。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的作用,但是卻會引發資源開發和生產部門的投資擴張,從而在上游部門產生新的投資過熱。而資源產品的價格上漲,通過價格傳導機制的作用,將會直接推動下游產品的價格上升,形成通貨膨脹的壓力。

  其次,資源價格的上漲有可能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近年來,我國的國內需求一直徘徊不前,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資源價格上漲將會進一步抑制本已疲弱的國內需求。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消費者在水、電、氣等公共資源產品上的支出,另一方面通過價格傳導提高了其他消費品的價格,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這不僅直接降低國內的總需求水平,而且也會降低消費者的實際生活水平。而且,資源價格上漲還會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2005年下半年,

人民幣匯率已經發生了較大幅度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出口產品的成本。由于匯率變動對貿易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時滯,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出口的影響將在2006年開始顯現。資源產品價格的上漲,對于出口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第三,資源部門自身對于市場化改革的準備還不充分。資源價格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使資源產品的價格能夠真實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使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消耗的資源成本在產品價格中得到體現,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然而在資源部門自身的改革進程滯后的條件下,單純放開資源產品價格,將會使資源價格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眾所周知,由于資源部門的特殊性和歷史原因,資源部門大部分仍然是壟斷經營。在許多資源性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沒有體現在價格中,外部成本沒有內部化。通過價格改革使其內部化也是政府的一個目標。但是,在沒有破除行業壟斷,形成充分競爭的情況下,貿然放開價格,壟斷廠商將會毫無疑問地制訂壟斷高價,攫取高額的壟斷利潤。而政府希望通過價格改革使資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成本內部化的良好愿望也不可能實現。由于壟斷企業可以通過壟斷價格將這些成本轉嫁給下游企業和消費者,價格放開并不會對壟斷企業產生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激勵。結果將是使資源價格改革變成一次資源部門向下游產業和消費者攫取壟斷利潤的利益再分配。

  此外,相應的社會保障和補償機制尚未到位。資源價格改革不僅直接導致資源產品價格上漲,也會引起其他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從而增加了消費者必須的生活成本。對于低收入群體和貧困群體而言,價格沖擊更為劇烈。因此,在進行資源價格改革的同時,必須同步建立相應的保障制度或補償機制,保證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不會惡化。這不僅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也是資源改革成功的保證。

  在當前形勢下,資源價格改革不宜全面鋪開,而應采取分類進行,逐步推進的策略。一是資源部門自身的改革深化應當先行。資源部門大多是國有企業在壟斷經營,比如石油部門,從勘探、采掘、煉油、進出口到零售,基本是由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家壟斷。資源部門應在進一步明晰產權、轉變企業經營機制的同時,適當放開資源生產環節的經營權,引入競爭,提高資源部門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二是對于不同的資源產品逐步進行分類改革。資源產品包括土地、水、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資源,位于產業鏈的上游,如果眾多主要的資源價格同時上漲,將會形成推動價格全面上漲的合力,使宏觀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因此,資源產品價格不宜同時放開,而應漸次進行,避免對價格水平產生合成沖擊效應。有些資源部門由于自身具有的產品特性或戰略意義,易于形成自然壟斷或行政壟斷,如自來水和燃氣。對于這些部門,完全放開價格的方法并不適宜,只有通過政府的干預才能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第三,必須建立有效的補償機制,保證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5,5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