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爭奪FDI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11:47 《環球企業家》雜志

  外商直接投資在中國逐月下降,卻在印度、越南等亞洲其他國家直線上升,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經失去了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鄰國經濟的崛起對中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2005年12月中旬,商務部公布了一個讓外界驚訝的消息:去年前11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1.27億美元,同比下降1.9%,尤其是第二季度三個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下降幅度均超過10%——這還是近五年來,FDI在華首次出現下降。

  對跨國公司來說,沒有什么時刻比現在更為微妙了,在集體進入中國二十年間,跨國公司曾為這個全球經濟增長最為迅速的地方著迷,也學會了賺錢,但是現在,他們又不得不再次用全球化的眼光來衡量這個新興市場,在這里除了龐大的消費人群、誘人的市場開放機會外,還潛伏著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如逐漸升高的人力成本、匱乏的高管人員、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不透明的知識產權環境等。而近期國印度和東盟的崛起,韓國、日本經濟的復蘇,以及他們對外資的開放態度,也讓跨國公司在亞洲有了更多的選擇。

  聯想不久前在全球組織結構中就單獨設立了印度區,地位和中國區并列,在集團中國區總經理陳紹鵬看來,印度區的成立更加有助于聯想全球策略的實施。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05年世界投資報告》,2004年作為重要的引資國地區,在亞洲,除中國外,印度、新加坡吸引外資增速明顯。其中,在印度的帶動下,2004年南亞地區外國投資增量達到了31%,報告甚至預測,印度在吸引FDI上趕上中國可能只需要短短的數年時間。商務部官員承認,在中國FDI的減少確實是由以上各種原因綜合而成,但“這不意味中國在吸引外資方面失去了吸引力”,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語氣肯定的說。

  比如思科,其在中國生產制造的產品約占其全球合約生產制造的25%,這一數額近50億美元,而未來思科要把產品中國制造的比例提高到40%,“中國市場對思科的重要性仍大于印度,但印度的潛力我們同樣看重”,公司中國區總裁林正剛對本刊說。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在加入WTO后,政府對外資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明和理性,不少跨國公司在經過了最初的艱難時刻后,已經初步掌握了在中國做生意的游戲規則,“這些對中國和跨國公司來說,都是利好的一面”,英國《金融時報》的專欄作者約翰·加普(John Gapper)說。

  市場依然在放量,同時也在表現出理性的一面。《中國消費者崛起》(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nsumer)一書估計,中國消費者目前在全球消費量中僅占3%的份額,一旦消費者的潛力爆發,跨國公司將會受益無窮。而經過數十年的市場變化,消費者也開始慢慢將民族情感與做生意分開,以越來越開放的態度接納跨國公司的各類產品和服務。在不少跨國公司眼中,盡管在亞洲市場挑選的余地越來越多,但中國依然會是帶動自己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目前對任何企業來說,放棄中國市場簡直就是瘋了”,維珍集團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更重要的是,中國也在盡力擺脫“世界工廠”的烙印,而向創新中心嬗變,在研發環境、設計思路、創投方式、營銷戰略上,都開始和國際接軌,同時也顯示出自己的特點,而這也是真正能長期吸引跨國公司的關鍵所在。接下來的問題還是留給了跨國公司自身,對他們而言,除了要更加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外,還需要對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策略重新考量,畢竟亞洲其他國家市場的壯大同樣要求他們進行合理調整。理性的看法應該是,亞洲各個市場的崛起意味著機會總量的增加,而非顧此忘彼的資源重新分配。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